农业综合执法改革背景下推进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6
/ 2

农业综合执法改革背景下推进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的思考

张广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省松原市,131500

摘要:农业综合执法改革是优化监管结构、提升执法效率的关键举措。改革影响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多方面,包括整合监管部门、提高执法透明度及公众参与。针对挑战,更新法规、专业培训、公众教育及信息系统建设成为提效对策。河北省案例显示,改革促进了执法队伍建设、执法方式现代化、责任明晰和信息透明,提升了动物防疫监督执法水平,保障了畜牧业安全。

关键词: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动物防疫;监督执法

一、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对动物防疫监督执法的影响

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在动物防疫监督执法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这一改革的核心是优化监管机构的结构,实现职能整合,提升执法效率。在此背景下,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农业综合执法改革通常伴随着不同监管部门的合并,减少重复职能和资源浪费,这种整合有助于形成统一、高效的动物防疫监督体系,但同时也可能带来短期内的职能重叠和管理混乱。通过整合资源,提高了执法部门的整体能力,尤其是在技术和专业知识方面,综合执法框架下,更容易实现资源共享和专业知识的交叉培养。随着执法范围的拓宽和职能的整合,既有的法规和政策可能需要更新以适应新的执法框架,这种更新有可能使动物防疫法规更加严密,也可能暴露出新的法律空白或执行难题。综合执法改革通常伴随着对执法透明度的提升要求,这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也能够促进执法过程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在农业综合执法体系下,跨区域的执法协调变得更为重要,这对于应对跨地区的动物疫情尤为关键,有助于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综合执法机制可能带来更加科学和合理的资源分配,尤其是在动物防疫领域,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于及时响应疫情,减少经济损失至关重要。

二、推进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的对策建议

在推进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中,针对当前的挑战和需求,有几项关键的对策建议可供考虑。这些建议旨在提高动物防疫监督执法的效率和有效性,确保动物健康和公共安全。

(一)更新过时条款

法规和政策的及时更新是确保动物防疫监督执法适应时代发展的基础。随着科技进步和疫情演变,一些现行的法律法规可能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挑战。因此,定期审查和更新这些法规至关重要。更新的过程应该考虑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国际标准、以及实际防控经验。例如,针对新出现的动物疾病,应当制定或更新相关的法律条款,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此外,更新法规也应考虑到实际的执行可能性,确保法规既严格又可操作[1]

(二)专业化培训

随着动物疾病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动物防疫监督执法人员需要具备更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化培训成为提升执法人员能力的关键手段。这包括定期的疾病识别、防控策略、以及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方法,可以增强执法人员对复杂情况的应对能力。同时,鼓励执法人员进行持续学习和技能提升,以适应快速变化的领域要求。

(三)公众宣传教育

公众的理解和配合是动物防疫工作成功的关键。因此,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多种渠道,如媒体、社交平台、社区活动等,普及动物疫病知识和防控措施,提升公众的防疫意识。这不仅有助于防止疫情的发生和扩散,也能够提高公众对执法行为的理解和支持。宣传教育内容应该简明易懂,贴近公众生活,增强其实用性和吸引力。

(四)信息化系统建设

信息技术在现代动物防疫监督执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一个全面的信息化系统对于提升防疫效率、加强数据分析、促进决策制定极为关键。这样的系统应包括疫情监测、数据收集和分析、资源调配、以及应急响应等功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更有效地预测和分析疫情走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应对速度和准确性。同时,系统的建设也应重视用户体验和数据安全,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保密性[2]

三、案例分析

为了具体分析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对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的影响,选取了河北省的一个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大省,也是动物疫情的高发区域之一。在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前,河北省的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存在以下问题:执法队伍建设不完善,执法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执法方式单一,执法手段落后,执法监督缺失。执法对象不明确,执法范围不清晰,执法责任不明确,执法协作不顺畅,执法冲突不断,执法效率低下。执法信息不透明,执法数据不准确,执法记录不规范,执法公开不及时,执法信用不建立,执法公信力不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河北省在2021年启动了农业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将原有的动物防疫监督执法机构和人员整合到农业农村综合执法局,实现了动物防疫监督执法的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队伍、统一平台。通过改革,河北省的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效: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人员数量增加,素质提高,专业能力强化,执法方式多样,执法手段先进,执法监督有效。执法对象明确,执法范围清晰,执法责任明确,执法协作顺畅,执法冲突减少,执法效率提高。执法信息透明,执法数据准确,执法记录规范,执法公开及时,执法信用建立,执法公信力提高。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对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提升动物防疫监督执法的质量和水平,有助于保障动物健康和安全,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和繁荣。

四、结论

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对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显著提升了执法效率与质量。河北省的实践证明,改革推动了法规的及时更新,执法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提升,公众的参与度增加,以及信息化系统的有效运用。这些成效共同增强了动物防疫法规的严密性和执法的透明度,促进了公众对执法行为的理解与支持,为动物健康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应继续深化改革,强化跨区域协调,确保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与时俱进,适应新挑战。

参考文献:

[1]王静.农业综合执法改革背景下推进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的思考[J].畜牧业环境,2021,2(2):36-37.

[2]李昂.农业综合执法改革背景下推进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的思考[J].中国动物检疫,2019,36(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