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6
/ 2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实践研究

王晓倩王迪王刚赵阳*(通讯作者)

大连医科大学

摘要:高校是培养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思想引领,完善顶层设计,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手段打造线上线下宣传、工作平台,组织创建高质量的党建活动。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走深走实,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增进创新意识,激发开展党建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党建工作质量,落实高校基层党支部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实践研究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教育的工作中心,该工作的良好开展对于高校组织工作、教学工作以及育人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202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体制,创新工作方式法,努力推动高校党建与教育事业深度融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是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在完善思想制度与顶层设计中引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基层党建引领是高校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也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引领。因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必须要坚定党的政治立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打造一支系统完善、又红又专的高校基层党建组织队伍,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紧抓思想建设,筑牢基层党建思想阵地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格外重视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领作用,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发展的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牢固树立“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理念,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认真学习高校基层党建业务知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关注时政热点,结合实际,组织党建宣传讲座、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入党动员会、红色文化专题讲座等,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政治立场,筑牢思想阵地。

(二)完善制度体系,拉紧基层党建制度防线

制度建设是保障高校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石。要使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各项育人工作取得实效,必须建立长效可行的制度建设工作机制。结合学校特点以及现状制定关于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教育、思想政治建设、党内关爱互助、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制度体系,确保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建立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机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性,确保党建工作的规范性、政治性以及严肃性,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提供制度引领以及制度保障,从制度上保证、巩固和固化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成果。

(三)优化队伍体制,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首先各二级学院要配备、配强具有党建和专业业务工作的党支部书记,不断提升支部发展的理论水平、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其次要发挥教师党员的思想引领作用,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要明确育人意识与责任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党建活动,将党教与育人相结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各项具体工作。最后要发挥学生党员的“领头雁”作用,发挥学生干部的组织领导作用,发挥党员寝室辐射作用学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党建活动,向党组织靠拢的思想意识,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顺利开展。

二、在平台建设与活动践行中保障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大数据智能分析,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效率

高校基层党组织通过搭建线上党建工作平台,利用大数据进行信息采集与分析,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让基层党建实现信息的瞬时传送和全面共享,用数字化管理方式逐渐代替传统的纸质化管理方式,为高校基层党建研究工作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与此同时,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高校党建工作时间不足、空间场地不足的问题,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完成高校党建工作。

(二)线上线下联动,构建高校基层党建宣传平台

高校基层党组织应积极构建“党建+”的网络化创新平台,借助于钉钉、党建论坛、微信公众号以及党建网站等途径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拓展党建宣传途径。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充分利用网络阵地、优质资源做好宣传教育,用好党员在线学习平台、党建微信公众号平台,持续做好学院党建活动和党员先锋模范的宣传。虽然线上宣传优势明显,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线下宣传,在校园内设置宣传栏、海报、展板等,宣传高校基层党建的工作内容和活动安排,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筑牢党建宣传的线下阵地。

(三)党建活动先行,提供高校基层党建物质载体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访红色文化基地活动以及医疗卫生进社区等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积极引导师生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除组织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之外,校园内的各种小型党建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干部以及学生党员要积极组织各种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红色文化演出活动、相关竞赛活动以及校内志愿服务活动等,积极鼓励党员教师进宿舍,走课堂,加强师生交流,增强高校党员与群众的密切联系,营造良好高校基层党建氛围。

三、在推陈出新与自我建设中长促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要以改革创新、自我革新的精神推进党建工作,不断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活力,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高校育人水平。

(一)坚持推陈出新,培育高校基层党建新模式

突出理念创新,转变传统的党建工作观念,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注重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将党建工作与高校中心工作相结合,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推动形成党建与育人工作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切实保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和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二)树立品牌意识,打造高校基层党建好品牌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将基层党建工作与专业特色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具有院校特色的党建活动,打造独居学院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品牌,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自身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提升育人水平,构建适应国家发展进程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特色党建活动品牌。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动融通,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密切结合,实现理论学习常态化、长效化。积极拓宽工作路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等党建工作团结师生,构建自上而下的扁平化、全式品牌建设格局。

(三)紧抓队伍建设,组建高校基层党建好队伍

首先,要完善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成员的选举、监督与考核评价办法。同时建立健全学生党员与学生干部的考核制度,开展学生民主会议,保证学生党员与学生干部队伍纯洁性。其次,要强化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培训。通过业务培训班、组织经验交流会、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帮助党务工作者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最后要加强对团员以及群众学生的培育,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提供优秀的后备军力量。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基础性工程。牢牢把握改革创新主旋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葛爱英,周贤群,伏燕军.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实践研究——以南昌航空大学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为例[J].吉林教育,2022,(35):13-15.

[2]戚蕊.科学管理法引入高校基层党务工作的实践路径[J].化工高等教育,2023,40(03):152-156.

[3]张春萍.强化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高校院系高质量发展[J].北京教育(德育),2023,(09):27-30.

作者:王晓倩(2001-),辽宁大连人,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王迪(1995-),辽宁省大连人,大连医科大学,助教

王刚(1986-),辽宁省大连人,大连医科大学,副教授

*通讯作者:赵阳(1988-),辽宁大连人,大连医科大学,讲师

基金项目:1.2023年大连市社科联课题:深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23dlskzd113)

2.2023年度大连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DYLXZX2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