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道路就地冷再生试验及检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6
/ 3

沥青道路就地冷再生试验及检测

丁志向

320902198606200019

摘要:道路工程是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城镇化背景下,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城市道路工程的发展,并对沥青道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道路工程运行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沥青路面损坏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开展道路工程沥青路面养护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会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很容易连带出生态环境的污染。因此,需要做好再生技术应用。沥青道路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能够针对旧的沥青路面进行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处理,然后在科学比例下将其同新的沥青材料、再生剂等进行搅拌,从而保障路面性能。实践中,为达到更理想的技术应用效果,还需做好沥青道路就地冷再生试验与检测。

关键词:沥青道路;就地冷再生;试验及检测

引言

目前,就地冷再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旧路处理中,包括旧路维修、旧路改造、旧路升级等。在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对现有旧路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然后在旧路资源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资料,包括一定量的骨料、稳定剂、水等。之后,自然环境与温度,在满足施工条件的基础上,由专业施工人员对旧路的材料进行铳刨、破碎处理,在这之后加入此前准备好的新材料进行搅拌。再之后,对其进行碾压成型,观察其强度等各项参数指标,以此来建设成新型路面基层。

一、沥青道路就地冷再生技术概述

目前,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就地冷再生技术被应用到了更多领域中,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尤其是在道路工程中。道路工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我国完整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镇化背景下,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区域联系日益紧密,这对道路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通过合理应用就地冷再生技术,更有利于对道路工程进行维护、保养和美化。具体来看,应用就地冷再生技术来战沥青道路处理期间,一方面会对旧路资源进行利用,减少资源的损耗。另一方面也会加入一些新的材料和稳定剂,在完成沥青道路维修养护后可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实践中,应用就地冷再生技术主要是针对旧路进行破碎和搅拌处理,然后在破碎与搅拌处理期间适当加入准备好的新材料和稳定剂,并对其进行混合搅拌,之后可进行碾压成型。经过就地冷再生技术处理后的沥青道路能够达到更理想的质量和强度,形成新的道路路基。

二、沥青道路就地冷再生技术施工组织与检测

就地冷再生技术是现代道路工程维护检修中的关键性技术,我国就地冷再生技术仍然处于推广和研发试验阶段。因此,我国交通部门尚未针对就地冷再生技术出台相关的标准。在开展就地冷再生技术试验检测工作期间,需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和道路工程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考量,以此来针对性进行就地冷再生技术的优化与调整。同时,在应用就地冷再生技术的过程中也需要把握好柔性原则,以此来把握沥青碎石的检测标准开展检测工作。之后,结合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半刚性原则,开展水泥稳定砂砾检测标准开展检测与研究。

三、试验与检测方法研究

沥青道路就地冷再生技术试验检测中需要把握好旧道路的材料强度情况,对其进行检测。同时,在检测的过程中也需要针对沥青道路的原有沥青材料成分做好全面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原有沥青、大量石灰等。因此,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开展沥青强度检测的过程中,能够切实把握好其中的差异性情况,以此来提升旧路沥青检测的质量以及施工的质量。其中,在开展检测工作期间,对检测样品进行选择需要以水泥剂量大的样品为主。同时,在开展就地冷再生技术样品配置检测工作期间,同样需要针对实验检测的频率做好适当增大,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开展检测实验,以此来在就地冷再生技术中应用最优的配比。

(一)施工中实验

工作人员在针对旧道路应用就地冷再生技术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好道路工程施工期间的实际水泥用量和含水量,然后开展测定工作和控制工作。具体来看,在开展道路工程含水量控制实验工作期间,往往会涉及到多种实验处理方式。其中,为针对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中的含水量进行更快速地检测,一般会选择应用燃烧法来完成测定。其中,分析施工现场中的水量测定结果,一般会大于实际情况下的含水量。由此可见,结合工程实际工作开展,便可以发现存在于沥青材料中的水分便很容易受到燃烧法的应用从而出现分解问题。不过,在实际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含水量进行大量实验分析,以此来完成检测。除了对燃烧法进行应用外,也可以对烘干法进行应用。在此基础上,一并对低温烘干的方式进行利用,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检测测定效果。

(二)施工结束后检测

组织开展道路工程中旧道路的检测工作,检测人员可选择在完成施工后进行。在此基础上,重点针对道路中各项情况进行检测,包括道路强度检测、道路弯沉检测、道路压实度检测等。通过开展以上检测工作,获取关键数据信息。其中,在针对道路的弯沉进行检测以及针对道路的强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常规检测内容。在进行压实度检测工作期间,应当把握好旧材料的数据。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压实度的高低变化影响,进而连带出检测数据方面的变化。因此,在开展道路的压实度检测工作期间,同样需要把握好控制技术,以此来开展对压实度的测定。之后,开展多次试验工作,针对多次试验所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并同时安排专业人员针对道路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取样处理,开展分析比对,以此来保证所获取到数据信息更加真实、更加精准。

(三)配合比设计

在应用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沥青道路维修施工的过程中,分析施工现场就地冷再生机的取样情况,其中铳刨料呈现出了更明显的变异性特点。同时,在对不同取料点进行分析时,最终所取出的试样级配也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如此一来,这就在开展配合比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和挑战。针对这一问题,对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应用,工作人员可以选择适当增大取样的频率,然后采用多组筛分的处理方式,从而在级配选择中选择出更具代表性的部分,之后可进行下步设计。

(四)强度

在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分析,往往会涉及到部分原沥青料,存在大量二灰。同时,对制备试件进行分析,其本身强度也会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伴随着较大的强度差异。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这就需要针对水泥剂量比较大的一组进行选择。对此,在当前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于沥青道路维修施工的过程中,开展就地冷再生技术的试验与检测工作,重点便是要思考如何对更具代表性的试样进行选择,如何对其中的强度波动进行控制。实践中,可选择在实际施工操作期间,对试验的频率进行适当增加,然后组织开展多组试验工作,以此来对适合的配合比进行确定。

四、沥青道路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保障道路正常运行

传统模式下开展道路维修工作和养护工作,往往需要组织工作人员针对旧道路进行挖除处理,然后再对其进行回填处理。在应用该种处理方式的过程中,需要组织人员针对道路工程进行全面性封锁。如此一来,便很容易连带出道路实际运行中的负面影响和居民出行中的负面影响。其中,在面对一些宽度比较狭窄的道路时,便会带来更大的道路负荷,甚至是加剧道路的损坏,造成了道路使用中的负面影响。对此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合理应用就地冷再生技术,便能够确保道路的正常运行,也能够实现道路维修质量的提升。

(二)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在组织开展道路维修工作期间,往往会因为受到道路工程原有材料的影响,在组织维修工作期间出现大量废弃材料。如此一来,这就造成了道路工程周边环境的不同程度污染和破坏。同时,道路工程中废弃材料本身也有着较大的规模,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处理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这就造成了社会发展中的不同程度影响。对此,通过合理应用就地冷再生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应用就地冷再生技术开展道路维护工作期间,可有效避免大量废弃材料的产生,能够针对旧道路中的材料进行循环使用,确保旧道路中资源能够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减少传统模式下开展道路维护中所造成的材料浪费。之后,通过对新材料运输施工建设方式的应用,一方面实现了废弃材料产生的减少;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保障道路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三)有利于简化施工程序

就地冷再生技术在沥青道路施工中的应用,更有利于对旧道路中的材料进行循环利用,以此来减少沥青道路维修处理中的材料质量浪费。同时,通过采取利用旧道路原有材料利用的维修施工方式,同样可以有效避免对旧材料进行破碎和运输处理,减少对新材料的运输和使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运输的压力,从而实现了沥青道路中维修施工中工期的加快,也能够环节道路运输中的压力,简化施工的程序。

(四)有利于减少道路施工成本投入

应用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沥青道路维修施工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施工程序主要包括集合搅拌与铺设。通过采取该种施工处理方式,更有利于达到一次性完工的效果。同时,在对该种施工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同样可以提升沥青道路再生成中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以此来对工程施工的成本支出进行减少。另外,应用就地冷再生技术同样减少了沥青道路中的其他环节,如沥青道路挖掘环节,沥青道路建设环节等,通过环节的控制实现资金投入的控制,整体上减少了项目的总投入,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五、社会效益分析

沥青道路工程维修施工中,如果延续传统的维修施工处理方式,往往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在传统维修施工处理中,需要工作人员针对旧沥青道路中的结构层、沥青混凝土进行全部挖除处理,并进行运输,一方面是会造成周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大量耕地的占用。对此,通过应用就地冷再生技术便能够有效避免这一问题,不会产生任何废弃物,具有更好的环保性,达到更高的社会效益。同时,开展沥青道路维修施工在应用传统方法的过程中,也会造成交通的中断,并涉及到较长的工期。如此一来,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便需要进行绕行,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对此,通过合理应用就地冷再生技术,便能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具体来看,在应用就地冷再生技术的过程中,对比传统技术应用其工期能够缩短50%以上。由此可见,就地冷再生技术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研究,提高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越来越多道路工程沥青路面维护保养与美化中会应用到就地冷再生技术。对比传统技术应用,就地冷再生技术可在保障道路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以及同时简化工程施工流程,并控制成本支出。实践中,要求结合工程项目具体情况,针对性做好就地冷再生试验与检测,达到更理想的技术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勇.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用于市政道路改造的实施要点分析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1, (08): 151-152.

[2] 巴兴强,苏强.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道路交叉口养护中的应用 [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1, 28 (04): 60-62.

[3] 陈海明. 旧路全深式就地冷再生底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9, 42 (07): 51-52. 

[4] 许敬,唐浩桐. 市政道路改造中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 [J]. 四川建筑, 2018, 38 (04): 244-245.

[5] 杨永平. 城市道路改造中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的运用 [J]. 山西建筑, 2018, 44 (35): 124-125.

[6] 刘强.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道路大修工程中的应用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1, (29):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