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5
/ 2

数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邓一超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竞晖学校 330100

摘要:在新课标数学教学创新工作中,重塑数学工具的教学功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议题。本文针对数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讨,并且指出了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教具使用问题。

如何巧用数学工具来辅助教学的进行,正是小学数学教师提升自我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科学合理使用数学工具实施的小学数学课堂更具备趣味感和互动性,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故此,本文从下述几个层面针对数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着讨论和剖析。

关键词:数学工具;教学过程;逻辑思维;实践操作;新课程创新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工具的作用

随着教育在不断的创新,如今的数学教学教材也正体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学生所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大幅度提升,然而这也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出极大的考验。迎面这样的挑战,教师不光要在教学策略上变革,还必须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利用教学工具的辅助,将原本生硬的图片、文字转化为立体的可视模型,进而大大减少学习难度。以小棒、圆规、直尺、几何平板等数学工具为例,这几种数学教具可以在对应的单元教学中充分发挥着的作用。教师能够借由相应的数学工具直观的呈现知识中的概念,依靠教学工具的介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

1.数学工具促进课堂教学合理化

小学数学学科在新课标中呈现更为全面化和社会化,这样的改革能让学生累积更多的知识。但是这样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尽管如此,很多教师还未意识到当下教学的严峻,对新课标下的知识没有做好全新的准备。如此以往,繁琐的课本知识未得到更直观的理解,学生面对没有彻底掌握的信息时难免会处于迷茫的状态。这种措手不及往往表现为不自信,学习时的注意力不集中。与此同时,在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让原本就枯燥的抽象知识变得更乏味。

2.数学理论概念抽象,学生难跨理解门槛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远远不止计算这么一点,数学学科中蕴藏着的各种理论概念可谓五花八门、抽象且难懂,还有各种数学公式理解难度甚高,仅靠教师的唇争舌斗和书本上生硬的文字解释,想让学生理解掌握这些抽象概念更是困难重重。

且因有些教师的教学方式古板和传统,使其课堂内容也跟着受影响显得更无趣。这样一来,原本就很难被理解的各种数学公式反而更会让学生感到头疼。很容易就产生抵触和抗拒心理,导致学习效率下降。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基础知识不牢固,以后就算想要查漏补缺,也只会无从下手。

3.教学效果被模式限制,学生实践能力欠佳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在课堂中占主导权威地位,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所有知识,这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受限,自主学习能力也随之减弱,积极性也很难提高,这样一来,学生就不愿主动去探究数学奥秘,教师也很难培养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常见问题的能力。如今,很多教师不愿意主动提升自我修养,不接受新鲜的教学方法,还秉持着陈旧老套的教学模式。这是对新课程实施的巨大磕绊,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引领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从传统的教学模式看,教师更多的是考虑学生是否朝着教师的标准答案走,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数学工具应用策略

1.借助数学工具开展趣味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与教师口述和板书相比,数学工具无疑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使用教学工具能成功的将学生的数学兴趣转化成对学习过程的专注,因此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很有必要借助数学工具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营造一种游戏的氛围。摆脱了课堂教学的枯燥严肃,在较为娱乐化的数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激发,较大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积极的配合完成教学任务,在不知不觉中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图形的认识“这一课,教师就需要用到几何平板来辅助讲解。通过实物,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辨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几何体”这些基础概念,并且教给学生分辨它们的方法。然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在教室里,学校中寻找几何图形。最后让学生认识到几何图形和生活紧密相连。

2.通过数学工具,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概念较为抽象、复杂,即便是精致的图片展示也很难体现出它们的真正模样。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运用数学工具,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具现化。做到由难化简,从而让学生对抽象难懂的知识形成直观的理解。运用数学工具的介入和展示,使数学中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立体化,让学生克服抽象思维的障碍,简单直白快速地掌握到其表象背后所蕴含的理论知识。

例如,在讲解“认识平均分”这一课时,学生很难理解这个词汇,教师就可以通过工具小棒带领学生一起来分一分,理解概念。教师可以先拿出小棒给学生演示:将6根小棒分给两位同学。然后提出问题“如何分才公平?”如果将6根小棒分成了几人?每人分得几根?并让学生用小棒自行尝试。通过这样简单的尝试,学生可以对于“平均分”有个人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此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加大难度的问题,帮助学生去加深这种认知。接下来,等学生都能快速完成教师提出的任务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小棒去自行尝试解决一些练习题,强化学生对于平均分的理解。最后,则由教师帮助学生将这种认知总结成可以普遍应用的理论概念,使学生真正掌握到这一课的内容。

3.教学模式渗透工具,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应当是活泼,趣味的”由此可见,学习过程的实践尤为重要。而数学工具的使用也是重要一环。科学合理地使用,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效率,还能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转化成直观的实物。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让工具替代教师过多的口述,把知识内容交给学生去摸索,探讨。发展学生之间合作的机会,由单向的个人思考转变成多向的、多层次的交流。这样更能锻炼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借由这些数学工具依循教师所讲内容继续探索,深入思考课本知识背后所隐藏的更高难度的理论概念,自己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和求索。

4.根据数学工具实现逻辑通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代名词,它很难用语言去表达描述。它是探索,研究,讨论,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探索中遇到困难,停滞不前。利用工具,它能展现出数学逻辑中的蛛丝马迹,是那把打开大门的钥匙。对于数学思维逻辑初步形成的阶段,教师不妨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教学工具操作,进行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学得知识,让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中,“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这个问题,学生面对空洞的图形,总显得束手无策,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平行四边形的木头架,让它变形成长方形,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可变形为长方形。有的学生脱口而出“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是一样的。”教师此时让学生操作工具,寻找平行四边形的长和宽。通过工具和学生深入进行探索得出结论。

总之数学工具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数学工具的应用上,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合理的应用教具渗透,助力学生稳扎基础,学习能力更好更全面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晓利.互动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5):41-42

[2]杨逢春.浅谈交互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建议.时代教育2017(20):170

[3]刘文玉.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工具的应用[1.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1):26-27

[4]何杏茹例谈可视化思维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文理导航(下旬)2019(05):13-14

[5]邢立桂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工具的应用探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