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总反复?你应该关心这些问题!

/ 2

胃病总反复?你应该关心这些问题!

陈秋林,何智

武胜县中医医院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 638400

有句话说得好,十胃九病。胃病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胃病的主要原因。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应酬多,许多人或多或少都得了胃病,特别是45岁之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等胃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反复发作,包括胃痛、腹胀、反酸、消化不良等。胃病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小毛病,但若不及时治疗,就很有可能发展成胃癌。

大部分胃病患者与不良习惯相关:第一,不洁饮食会感染幽门螺杆菌。由于生活、工作等习惯发生变化,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在外面吃饭,有的会去饭店吃饭,有的则喜欢去户外大排档、街边摊等,吃饭环境没有得到保证,吃的东西也很难保证。时间长了,吃了带病菌的东西,就会引起胃部的炎症,甚至会导致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还有,不注意饮食卫生,容易滋生病菌,比如与家属一起吃饭又不用公筷,就有很大概率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在胃里大量繁殖,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引起胃炎,也有可能是胃溃疡,出现反酸、胃灼热、发热、口臭、上腹痛、呕吐等症状。我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9%,居世界之首。因此建议大家,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不在外面的饭店里吃,如果一定要去饭店,应该到环境比较好的饭店就餐。第二,烟酒伤胃黏膜。抽烟、饮酒都会对胃黏膜造成很大的损伤,这两种物质早就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质。烟草中含有一百多种有毒有害物质,而致癌物质就有70余种,而酒精含量过高,就会引起剧烈的腹部疼痛和胃部出血。酗酒的人更容易得胃病,喝酒对胃黏膜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如果长时间喝酒,就会对胃黏膜造成伤害,导致胃溃疡,严重的还会引起胃出血。要保持健康,一定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第三,食用高盐食物会导致癌症。如果爱吃味道过浓的食物,不但会影响到血管的健康,还会引起高血压,对胃也有一定的损害。当盐分过高时,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食用过多的盐就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比较咸的,比如咸菜、豆瓣酱、酱豆腐、烧烤、麻辣烫等等。辛辣刺激的食物有辣椒、生姜、大蒜、洋葱等。这些东西经过油炸之后,会进入到我们的胃里,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伤害,如果吃得太多就会导致慢性胃炎。所以无论有没有胃病,尽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有胃病的人吃了刺激的东西,会引起胃部的压力,从而导致胃出血。第四,一顿饱一顿饥对胃的损害更大。胃病是因为长时间不规律,经常一顿饱一顿饥,在年轻的时候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日积月累下来就会出现胃病。吃得太多容易引发胃病,毕竟人的消化容量是有极限的,如果长期保持饱腹状态那么胃就会受到很大的损伤,胃黏膜就会变得非常稀薄,胃的弹性就会降低,很容易出现胃病。另外,有些女性为了好看和苗条而节食,但是这将导致她们的体质下降,并影响到胃和消化系统。另外,有些中年人,因为工作太忙,吃得不规律,也容易造成胃病加重,经常出现胃痛、食欲不振、反酸、消化不良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第五,药物副作用很大。胃不舒服的时候,最好不要乱用药物,因为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会对胃产生二次损伤。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以免小病变成大病。第六,频繁食用生冷食物。夏季气候炎热,冷饮、西瓜、冰激凌都成了人们的最爱。胃喜欢温暖而不喜欢寒冷,生冷食物会对肠胃产生刺激,已经有胃病的患者如果再不注意饮食,比如吃没有煮熟的凉拌蔬菜,冰箱里冷冻的饮料,冰镇的西瓜、啤酒等,吃了以后可能会出现胃痛、消化不良等情况,都有可能加重肠胃的损伤,因此脾胃虚弱的人必须减少进食生冷食物。

在中医看来,胃病也叫脾胃病,对于慢性胃病,尤其是老年胃病,一定要把握住主要的原因,进行辨证论治,同时还要注意脾胃的整体治疗。“脾”并不是指脾脏,而是指五脏中的一个。“脾”负责运输,食物在肠胃中的消化、吸收,都要靠“脾”来完成,因此,“脾”就像是一个“推动器”,为人体提供养分。“脾为里,胃为表。”所以,在治疗胃病上,中医讲求“脾胃同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慢性胃病的患者,往往病情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患者都有“脾虚”的症状,而“脾虚”的患者,往往会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隐痛、灼热等症状,大部分患者在吃完之后,还会出现食欲减退、反酸、恶心等症状。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一般都是通过健脾益气、行气止痛来达到治疗效果的。

脾胃虚弱者在日常饮食上应“精挑细选”,尽量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品。就拿冬季来说,本来就是凉的,再加上一些生冷的东西,那就更加的凉了。特别是在饮用冰镇啤酒的时候,极易导致寒气入体,导致脾胃运化能力受损。火锅和羊肉串虽然辛辣,但也会伤及脾胃。由于这类“火气”过盛,容易损伤脾胃。有规律地饮食是调理脾胃的关键。《千金方》曰:“饮食以时”,指的是按时吃饭。调理脾胃要注意三餐定时、定量,不要吃得过多,以素食为主,荤素搭配。每日饮用一杯三联青枫茶,可去除幽门螺杆菌,消除腹胀,修复胃黏膜,改善肠胃功能。胃不好的人,大部分都会消化不良。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有氧运动,这样可以增加胃动力,加快食物的消化速度,同时也可以将食物及时排到十二指肠,增加胃动力,防止十二指肠里的食物倒流到胃里。

胃病怎么治?要想治好胃病,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胃病的患者要有规律生活,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复发。因为在过度疲劳的状态下,会对大脑皮层产生不利的刺激,导致胃肠道黏膜上的血管出现痉挛,引起黏膜供血不足,从而妨碍了食物的消化,从而影响溃疡面的完整愈合。要注意控制饮食,戒烟戒酒是预防胃病复发的重要措施。协助患者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膳食结构应以无刺激性,营养丰富,易消化,高热量等为原则。在胃病高发期,或易反复发作者,宜多吃碱性、中性食品。要注意避免饮用有刺激性的饮品,例如:浓茶、咖啡等;不要喝酒。(二)遵循医嘱,按医嘱服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促进胃病的彻底愈合,避免复发引起的副作用。如果患者的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那么就不能停止使用药物或者更换药物,如果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一般来说,一个治疗周期是4到6个星期。一般需要1—3个月的巩固治疗,如果病情好转,则需要坚持更长的时间。另外,容易导致溃疡复发的药物应该安排在餐后服用,并且要注意泼尼松、双氯芬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三)心态放松,保持心情愉快:从本质上来说,胃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如果情绪激动,心理上出现了过分的焦虑,或者是长时间的焦虑,都会对大脑皮层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从而导致丘脑一下亚区中枢的调控功能失去或者减弱,从而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调,从而影响到溃疡的愈合和进食。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学会自我调整,才能起到治疗的效果。(四)季节性防范措施:由于胃病反复发作的特性,具有季节性,所以需要对季节和气候的改变给予足够的关注。对于一些有周期性复发倾向的患者,需要在疾病没有复发之前,制定合适的预防措施,并且向患者介绍一些关于胃病的健康知识,从而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防止复发。(五)加强自律:要系统地了解胃病的相关知识,就必须了解诱发反复发作的原因,特别是要注意饮食。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出现上腹部疼痛等不适,需要及时就医。

胃病是一种折磨人的疾病,大部分都是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造成的,想要打好“保胃战”,就不要养成坏习惯。患者自身需掌握自我护理技能,主动对风险因素进行规避,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以在促使病情好转的同时,改善机体基础状况,增强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