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2

中医药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李怡冉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约占体重的16%,总面积可达1.2~2平米。一旦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患上皮肤病,就不仅是身体表面的不舒服,最重要的是会在心理上带来很大的负担,严重的皮肤病还会造成社会恐慌。因此,皮肤病的治疗成了刻不容缓的事。目的:讨论中医中药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 100 例我院在 2017 年 1 月到 2019 年 1 月治疗的皮肤病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中医中药治疗。在对照组中使用雷夫努尔溶液湿敷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预后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

皮肤病在中医医学里的类型和成因

皮肤病常见种类为:过敏性皮肤病、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传统中医认为,不管是感染过敏还是季节因素,皮肤病都与人体内部有着不容忽视的联系。而主要的致病因素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的邪气入体,又叫做“六淫邪毒”。主要是与天气变化有关的,夏天的暑热,秋天的凉燥或温燥以及冬天的寒气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从而对皮肤产生影响。第二是沾染了不寻常的毒素,包括被毒蛇、疯狗或者昆虫咬伤,吃了不能吃的食物等意外引起的,这样引起的皮肤病大都来的非常急,而且具有一定传染性。第三是因为跌打损伤、被热水烫到、被火烧到等造成的局部血液凝滞而发生静脉炎。第四就是情绪不稳定导致了气血不活。因为情绪郁结多发生在乳房、两胁、颈之两侧等肝胆经部位,在皮肤上表现出来就是肿大,有的囊肿非常软,有的却是硬梆梆的。不过这样的肿胀不会导致皮肤颜色的变化,但是会感受到剧烈的疼痛,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精神状态,从而引发咽喉的问题。

关键词:中医中药;皮肤病;临床疗效

1、皮肤病的辨证

皮肤病的辨证和内科病的辨证一样,同样是应用八纲、脏腑、气血津液、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等辨证方法。考虑到上述辨证方法在中医学教材中均有介绍,这里仅就皮肤病的自觉症状和皮肤损害的辨证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1.1痒

痒由多种原因引起,它是肾脏的一个主要症状,痒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风邪多表现为干性皮损,遍体作痒,游走不定,有时是密集的小丘疹,抓破出血,随破随收。湿邪表现为水肿、小水泡、易渗出,向四周蔓延,病程长。热邪皮肤红肿、灼热。或发全身,或在局部。如毒热炽盛,有化浓及浓性结痂。血虚皮肤干燥脱屑,或皮肤增厚,失润而痒,多无渗出,慢性经过。虫淫如虫行皮内,浸淫蔓延,瘙痒无度,夜寐不安。

1.2.痛

祖国医学认为痛的病机是“不通则痛”。痛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气血壅滞、阻塞不通的一种临床表现。痛有虚实之分,虚证喜按,按之痛减;实证拒按,按之痛剧。皮肤病中的痛以实证为多见。实证中也可分寒、热、气滞、血瘀等。寒邪所致之痛经热则缓,遇冷则剧,皮色苍白或暗紫。热邪所致之痛遇冷则轻,经热则剧,皮色焮(xin)红灼热。气滞所致之痛常因心情抑郁而加剧,心情舒畅而缓解。血瘀所致之痛固定不移,皮色青紫。

1.3继发损害鳞屑可分干性及油性两大类:干性才如为慢性,多为血虚风燥,肌肤失养;发于急性病后者则为余热未净。油性者则多为湿蕴肌表所致。

2.治疗

皮肤病的中医治疗也可分为内治和外治。一般说来,限局性皮损,外治即可收效,但是皮肤病常和整体休息息相关,因此除了上述各种辨证之外,尤应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病情变化,标本、缓急等,证治结合、灵活掌握处方用药,才能收到较好疗效。

皮肤病的治法,也是根据“八法”,或从八法变化而来,但吐法、和法和温法不常使用。即为解表法即汗法、通里法也叫下法、清法是使用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等寒凉药物,清除热邪的一种方法、补法此法是使用补气血、补阴阳的药物,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补法应用时应先注意脾胃,如脾胃不能运化,任何补剂也没有疗效。另外邪盛必先祛邪,应注意不要误补实证。

中医学防治皮肤病

3.无病先防

中医讲究预防和控制,运动是建立良好身体的重要基础,因此最应该记住的方法是饮食清淡辅之早晨运动。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皮肤病,都要着眼于其本质,首先要做的就是清内火,除去身体内的湿气,经常在自己和家人的饮食里加入一些豆类,比如红豆,绿豆;还有一些维C含量高的蔬菜,比如丝瓜、水芹、胡萝卜等。要切记不能吃油脂多、或是滋长湿气的食物,例如动物油制品、海鲜,

运动排汗有助于减少皮肤病的发病几率牛皮癣、荨麻疹等皮肤病,都是由于体内汗液无法排出,热烈的阳气在体内无法排出,集结太多,聚成了火,时间久了就会觉得皮肤烧灼,在皮肤表面上会有白屑出现。这就建议大家要多运动,多出汗,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也能有效预防皮肤病。值得注意的是,运动也不能盲目,应该了解日出日落与人体相关的规律,依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将运动集中在早上完成,补足阳气。运动项目也不用太过激烈,主要以一些简单的有氧运动为主,像是慢跑,打太极都是非常可行的。不要觉得要把自己搞的大汗淋漓,那样的效果反而不好,皮肤微湿就是最好的状态。这就决定了要控制好运动时间,在运动的时候即使补充水分,喝一些常温的淡盐水或绿豆汤等。运动结束后,不能贪凉用凉水洗澡,温水才是最好的选择。

4.内服药物

中医在用药上多温和,对于皮肤病,专家认为麻黄是非常有效果的。慢性荨麻疹、银屑病、湿疹等皮肤瘙痒类疾病,都是因为邪气入体得不到疏通,麻黄疏通肺气,清除肺里的郁结,荨麻疹、牛皮癣等皮肤病使用它都可以有很好的疗效。近年有新闻报道有中医用麻黄治好42例经年的癣:麻黄15克,加清水一小碗,用大火火煎沸五分钟,分成两份早晚各喝一次,连续这样喝十剂,皮肤恢复如初,不再复发。不管报道有没有夸张的成分,麻黄对于皮肤病的效用确实是有目共睹。

结束语

结论:在治疗皮肤病的过程中使用中医中药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预后的评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中医临床治疗理论的形成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支撑,在长期临床经验的积累中形成的,可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皮肤科中临床思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其对于疾病的认识主要依靠直观来归纳分析和判断,导致对疾病的个性和本质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待于在今后中医临床思维不断的建立过程中,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加以提高及创新。

参考文献

[1]皮肤病诊断的基本原则与步骤[J].陈世菼.人民军医,1965(02)

[2]中医对皮肤病的辨证施治[J]..武汉新医药,1973(03)

[3]治疗皮肤病的中医特色[J].杜先生.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