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双等边三角形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3

专题----双等边三角形的探究

雷彩艳

西安市第十四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综合运用全等三角形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问题,在复杂的图形中能识别出基本图形,并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深入探究。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双等边三角形中隐藏的知识,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层层深入,由浅入深,发现问题;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图形旋转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细心观察,并养成相互合作,乐于探究的好习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全等三角形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探究双等边三角形有关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    法】

    讲授、讨论

【学    法】

合作交流、独立思考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师生合作

已知: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ABE、△BCD是等边三角形。

探究一:

问题:图△ABD与△EBC全等吗?


分析:因为△ABE和△BCD为等边三角形,则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B=BE, BC=BD,∠ABE和∠DBC都为60°,又因为点A、B、C在同一直线上,则∠ABC为平角,从而∠EBD=∠ABC-∠ABE-∠DBC=180°-60°-60°=60°故∠ABD=∠EBC=60°+60°=120°那么由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的判定定理可以得出△ABD和△EBC全等。

证明:连接AD、EC。

      ∵△ABE和△BCD为等边三角形

∴AB=BE,BC=BD,∠ABE=∠DBC=60°

又∵点A、B、C在同一直线上

∴∠ABC=∠ABE+∠EBD+∠BDC=180°

∴∠EBD=∠ABC-∠ABE-∠DBC=180°-60°-60°=60°

∴∠ABD=∠EBC=60°+60°=120°

在△ABD与△EBC中

AB=BE

  ∠ABD=∠EBC

  BC=BD

∴△ABD≌△EBC(SAS)

探究二:

问题:在图中AD与CE相等吗?

(方法1)分析:由探究一的结论知道△ABD和△EBC全等,则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D与CE相等。

    证明:∵△ABD≌△EBC(由探究一可知)

          ∴AD=C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方法2)分析:图中,我们也可以把△EBC看作△ABD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的图形,右旋转的性质可知AD=CE。

证明:∵△ABD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EBC

      ∴AD=CE (旋转的性质)

【设计意图】此部分主要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边相等,三个内角都为60°,再通过等量代换得出角相等,关键是三点共线组成一个平角,意在引导学生多思考、巧发现,并尝试解决问题。探究二的方法1利用探究一直接得出结论;方法2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结论,激励学生一题多解,开放思维,把知识融会贯通,达到教学预期的效果。

第二部分:小组合作

在上面的图中,根据所给条件,我们经过研究探索发现了以上结论,那么除了以上结论,我们还有其他发现吗?小组活动,积极思考。

探究三:


如图,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ABE、△BCD是等边三角形。

问题:上图中△AMB与△ENB全等吗?

分析:由探究一可知∠ABE=∠EBD=60°,又由全等三角形性质可知AB=BE,∠1=∠2,从而可以得出△AMB与△ENB全等。(学生给出证明过程)

     证明:∵△ABD≌△EBC (由探究一可知)

           ∴AB=BE,∠1=∠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又由探究一中可知∠ABE=∠EBD=60°

           则在△AMB与△ENB中

              ∠1=∠2

              AB=BE

              ∠ABE=∠EBD

           ∴△AMB≌△ENB(ASA)

探究四:

如图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ABE、△BCD是等边三角形。


     问题:图中△BMN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由探究三可知△AMB与△ENB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知BM与BN相等,从而得到△BMN是等腰三角形。(学生给出证明过程)

  证明:∵△ABM≌△EBN (由探究三可知)

        ∴BM=BN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BMN是等腰三角形

探究五:


问题:上图中△BMN是等边三角形?

分析:由探究四知△BMN是等腰三角形,由探究一可知∠EBD=60°,因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则△BMN是等边三角形。(学生给出证明过程)

      证明:∵△BMN为等腰三角形(由探究四知)

            又∵∠EBD=60° (由探究一知)

            ∴△BMN为等边三角形

探究六:

如图,点A、B、C在一条直线上,△ABE、△BCD是等边三角形。


问题:图中MN∥AC吗?

分析:由探究五可知△BMN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性质可知∠1=60°,又由探究一可知∠2=60°,则有∠1=∠2,从而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线段MN与AC平行。(学生给出证明过程)

  证明:∵△BMN为等边三角形(由探究五知)

        ∴∠1=60°

        又∵∠2=60°(由探究一知)

        ∴∠1=∠2

        ∴MN∥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探究七:

如图,点A、B、C在一条直线上,△ABE、△BCD是等边三角形。


问题:能求出图中∠AFE的度数吗?

(方法1) 分析:在△EMF和△AMB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1+∠EMF+∠4=180°,∠2+∠AMB+∠3=180°;又由探究三可知△AMB与△ENB全等,则∠1=∠2;而∠EMF与∠AMB为对顶角,故∠EMF=∠AMB,所以∠3=∠4;又由探究一中可知∠3=60°,最终得出∠AFE=60°.(学生给出证明过程)

证明:∵在△EMF中∠1+∠EMF+∠4=180°

          在△AMB中∠2+∠AMB+∠3=180°

        又∵△AMB≌△ENB(由探究三知)

∴∠1=∠2

∵∠EMF=∠AMB(对顶角相等)

∴∠3=∠4

∵∠3=60°(由探究一中可知)

∴∠4=60°

即 ∠AFE=60°

(方法2)分析:此方法主要利用三角形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再通过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学生给出证明过程)

证明:∵在△EMF中 ∠4=∠2+∠5

          在△AMB中 ∠3=∠1+∠5

        又∵△AMB≌△ENB(由探究三知)

        ∴∠1=∠2

∴∠3=∠4

        ∵∠3=60°(由探究一中可知)

∴∠4=60°

即 ∠AFE=60°

探究八:

如图,点A、B、C在一条直线上,△ABE、△BCD是等边三角形。

问题:图中BF平分∠AFC吗?

分析:要证明BF平分∠AFC,即要证明∠AFB=∠CFB,那么我们就需要构建全等三角形,则需做辅助线BP⊥AF与点P、BQ⊥CF与点Q,再寻找条件证明Rt△BPF和Rt△BQF全等即可。

      证明:过点B作BP⊥AF与点P、作BQ⊥CF与点Q则有


            ∠BPF=∠BQF=90°,∠APB=∠EQB=90°

            在△ABP与△EBQ中

∠APB=∠EQB

∠DAB=∠CEB (由探究三知)

                AB=EB  (由探究一中可知)

           ∴ △ABP≌△EBQ(AAS)

           ∴ BP=BQ

           在Rt△BPF和Rt△BQF

BP=BQ

BF=BF

           ∴ Rt△BPF≌Rt△BQF(HL)

           ∴ ∠AFB=∠CFB

           ∴ BF平分∠AFC

【设计意图】第二部分总共分为六个小部分(探究三----探究八),这六个小部分相互关联,步步深入,逐步解决,前面证明的结论后面可以直接用,不用重复证明,节省了时间,提高做题速度事半功倍;也可以把每一小部分单独分出来,作为单项训练,意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的逻辑思维意识,关键是培养学生们自主研究和互相合作相结合的能力。课堂中先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所探索的结论全部罗列出来,再小组讨论自己是如何得到结论的,积极分享彼此的成果,进行讲解、记录、整理、补充,达到提高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分享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第三部分:延伸拓展

探究九:


如图,△ABE和△BCD是等边三角形,点A、B、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试探究上述结论中哪些依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此部分意在延伸知识面,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变一定的条件,继续探索前面的结论是否成立?成立的给出证明过程,不成立的说明理由。鼓励学生单独完成,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另外探索问题对部分同学来说存在困难,故不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有能力和兴趣的学生可以完成所有结论。

此题也可留作课后作业,在课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做到融汇贯通。

第四部分: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哪些内容?

    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ABE、△BCD是等边三角形,有以下结论:

      (1)△ABD≅△EBC

      (2)AD=CE

        (3)△AMB≅△ENB

        (4)△BMN是等腰三角形

(5)△BMN是等边三角形

(6)MN∥AC

        (7)∠AFE=60°

        (8)BF平分∠AFC

     2、你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有什么疑惑?

【设计意图】学生及时回顾所学内容,查漏补缺。

第五部分:作业

1、探究七、探究八的证明过程整理在作业本上。

     2、探究九有能力的同学完成。

【设计意图】分层作业,本节课的内容充实,有些问题对部分同学来说存在困难,故留作业是要全面考虑,不能一刀切,以免挫伤程度弱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