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课堂实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2

《陈太丘与友期行》课堂实录

尚倩倩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天王学校 

师:同学们,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其实,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时已为他们分类盖章,像谢道韫入选《言语篇》靠的是才华,而陈元方入选《方正篇》,则离不开他的家风传承。他的父亲陈太丘是当时的道德模范,受到各界人士的追捧,颍川陈氏也逐渐发展为一个大家族。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去读一读别人家的孩子陈元方的故事!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题目,从题目中,大家能获取到哪些信息呢?

生1:陈太丘,原名陈寔,曾任太丘长,故名陈太丘。

师:是的,结合注释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信息。老师给大家补充一个文学常识,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你可以给大家列举几个吗?

生1:孟浩然,又名孟襄阳;杜甫,又名杜工部。

师:不错,你的文学知识积累很丰富,请坐!

生2:“期”是约定的意思。

师:请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联系“不期而遇”这个成语判断的,不期而遇指的是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重逢。

师:非常不错!同学们,其实很多成语的字义保留了其文言含义,大家也可以借用此方法来理解一些文言字词。同学们,解析了题目,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请大家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圈点勾画出文中的疑难字词。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

师:同学们声音洪亮,感情饱满。但是,老师发现有几个字的读音个别同学读得还不够准确,我们一起来看一下PPT。

尊君在不(fǒu) 非人哉(zāi) 友人惭(cán)

    师: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给大家讲讲这三个字的读音和字义呢?

    生3:不,同“否”,这是一个通假字,通假字要读所通字的读音。尊君在不, 理解为:令尊在不在?

    生4:尊君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文中指的是元方的父亲。

    师:看来同学们对课文后面的谦辞和敬辞已经做了预习,那么文中还出现了哪些谦辞和敬辞呢?

    生5:君和家君。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今天的“您”。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君是敬辞,家君是谦辞。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准确。同学们,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我们要明确对象,敬辞是对别人,谦辞是对自己。千百年来,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体现出个人的文化修养,也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特点。

    生3:非人哉的哉,是个语气词;友人惭的惭,是惭愧的意思。

    师:看来同学们的文言基础知识都掌握的不错,接下来老师要加深难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PPT。

与友期行(约定)    太丘舍去(舍弃)     去后乃至(才)

    生1:“与友期行”的“期”是约定的意思,这句话我的理解是陈太丘与好友约定同行。

    生2:“太丘舍去”的“舍”是舍弃的意思,这句话我的理解是陈太丘舍弃友人离开。

    师:同学们,大家发现了吗?刚才两位同学在翻译的过程中分别补充了主语(陈太丘)和宾语(友人)。老师要强调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句式省略句。在翻译省略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补充作者省略的内容。谁来挑战一下最后一句“去后乃至”。

生3:我认为这句完整的表达应该是“(太丘)去后(友)乃至”,陈太丘离开后,友人才来。

师:同学们,掌声送给他,是不是翻译得很准确呢?

(全班鼓掌,课堂气氛活跃)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解决了文言字词障碍。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文本去研读。请大家思考: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是什么关系?

生4:文中一共出现了3个人物:陈太丘、友人、元方,陈太丘是陈元方的父亲,友人是陈太丘的朋友。

师:按照人物的出场顺序,我们来看一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吧?

生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生6: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但是友人没有遵守约定,以至于激化了矛盾。

师:那么从陈太丘的做法中,我们能够读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1:他很有原则!面对迟到的友人,他并没有妥协,而是按照规定时间去做计划好的事情。我很佩服陈太丘,因为在生活中,我是一个不太会拒绝别人的人,容易妥协。

师:这位同学给我们分享了他的看法和感受。的确如此,可能有很多同学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面对朋友的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我们总是碍于关系好选择妥协,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我们应该学习陈太丘,当友人犯错的时候及时指出或者采取强硬的措施,这也是帮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师:同学们,元方的友人之间的对话是这篇文言文的高潮。老师,想请两组同学上台表演。一组以文言文的语言展示,一组以现代汉语展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为人物设计动作和神态。当然,对话时也要注意考虑说话人的语气!

(同学们的表演很精彩,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

师:非常精彩的表演,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哪位同学可以点评一下刚才几位同学的表演呢?你更喜欢哪一个版本的表演。

生1:我更喜欢文言文小组的表演,好像把我们带到了元方家的门口,一起欣赏了一场精彩的辩论。特别是扮演元方的同学,有理有据地批驳了友人的无礼无信。他的表情很严肃,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生2:我更喜欢现代汉语小组的表演,更容易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其中扮演友人的同学表演得惟妙惟肖,语言爆发力很强。我差点以为是文中的友人走进课堂了呢!

……

师:两组同学的表演都很精彩,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到位。相信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对课文中的人物又有了新的理解和看法。谁来说一说友人和元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生2:虽然友人无礼无信的行为让人讨厌,但是通过元方的批驳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的做法感到惭愧,立马跟元方道歉,他知错就改的品质值得我学习。

生3:元方的有礼有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面对友人的无礼,元方先是陈述事实,直接指出友人不守时的要害,以及他失了君子风范的无礼。

生4:元方的聪颖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元方只是一个七岁的少年,面对一个暴怒的成年人,他却能不卑不亢,有礼有信地反驳。这正是他聪颖机智的真实表现,这也说明元方平时很注重学习,也很懂礼。

生5:元方的方正耿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友人的道歉,元方选择入门不顾。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个结局似乎有些出人意料,不太符合魏晋文人有礼的传统。但是,当我考虑到元方的年龄时就很容易理解了。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元方啊!在同学们眼中,元方是一个有礼有信、聪颖机智、方正耿直的少年。友人也不错,能够知错就改,反省自己的不足。相信同学们从太丘、友人、元方的身上也能够窥探到魏晋文人的风骨。宗白华先生曾有一段这样的言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师:提起魏晋时期,相信同学能够联想到很多名人,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呢?

生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从《观沧海》这首诗中我看到一位具有雄心壮志,拥有宽广胸襟的曹操,改变了我对他一代枭雄的刻板印象。

生2:陶渊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流传甚广。我还背过他的诗歌作品《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非常符合陶渊明先生一生的追求。

师:看来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积累都很丰富,老师要给你们点赞!的确,魏晋时期涌现出来的文人很多,比如: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以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他们身上的魏晋文人独有的风骨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师:同学们,《世说新语》给我们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位位有趣的魏晋文人,赶紧拿起书读一读他们的故事吧!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