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升高的“元凶”竟是它!做好这些能降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1

血压升高的“元凶”竟是它!做好这些能降压

张宏英

富顺县龙万乡卫生院

一、血压升高的症状表现

1、头痛

当患者血压升高以后,会导致其头部血管发生膨胀,进而诱发头痛。该疼痛持续时间约为数小时或数天,并随着症状加重,逐渐蔓延至颈部和背部。

2、眩晕

若血压升高,会导致大脑缺乏足够的血液供应,进而引发眩晕问题。此时,患者在站立或坐卧时,都可能会感觉到一定的眩晕感,但该症状会在几分钟内消失。

3、耳鸣

部分血压升高的患者,其会引发耳内血管出现膨胀表现,进而诱发耳鸣的症状。一些患者在感觉到耳鸣以后,还会使其听力受到一定影响。

二、诱发血压升高的元凶

IMG_256

1、遗传

通常有高血压疾病问题的患者,约有75%的人为原发性高血压,且大部分为遗传因素所致。主要是因为此类患者的家庭当中存在高血压患者。

2、食盐摄入量过大

当人体中摄入过量的食盐以后,会引起体内潴留问题,并使血容量增加。此时,会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导致其出现肿胀,进而造成血管腔处变得更加狭窄。

3、心理应激

根据相关临床实践可知,许多人群受到社会心理应激影响以后,也会引发血压升高问题。例如,身患重病、因意外而引发身体残疾、父母早逝、丧偶、失恋、家庭破裂、破产等都会引发自身出现较大的心理情绪反应。且在经过这些事件刺激以后,当事者自身的激素水平会发生一定改变,导致原有的激素平衡遭到破坏。进而给其代谢带来影响,从而诱发血压升高问题。

4、肾脏方面

部分肾脏存在问题的患者,其血压也会受到影响,而出现升高的表现。主要是因为正常机体中的肾髓质间质细胞,可以对抗高血压中性肾髓质脂、前列腺素等能够对高血压起到有效抵抗作用的物质进行分泌。但若患者自身有肾脏问题,那么这些物质的分泌会受到影响,且可能还会引发肾脏排钠功能障碍问题,进而增加血压升高风险。

5、身体肥胖或摄入过多脂肪

根据相关临床调查研究可以知道,血压升高与自身肥胖有极大的关联性。通常自身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的人群,其中约有75%会有高血压问题。

6、药物影响

若长期对激素类药物、避孕药或止痛消炎类药物进行服用,会有较高的血压升高风险。

7、疾病影响

若患者自身存在甲状腺、糖尿病、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肾动脉狭窄、肾上腺占位性病变、肾实质损害等问题时,会有较高的血压升高风险。

8、年龄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年龄处于40岁以上的人群,其血压升高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年龄在40岁以下的人群。

三、如何有效控制血压

1、药物控制

对于长期存在血压升高问题的患者,其需要对相应的降血压药物进行服用。而对于首次服药的患者来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并从最小剂量开始。结合实际情况,逐渐增加药剂使用量。服药期间需要按时、按量,保证药物使用剂量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避免擅自增减或更改药物。

2、饮食调控

自身有血压升高问题的患者,若想要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就需要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日常饮食中,需保证饮食的清淡性,并采取低盐、低脂肪的饮食方式。同时,多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菜汤和面条等。不仅如此,血压升高的患者,日常饮食中还应多对香蕉、苹果等新鲜水果以及蔬菜等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进行选择,其对体内新陈代谢具有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应尽量避免对蛋黄、鱼子、动物内脏、油炸等含有较高动物脂肪以及胆固醇含量的食物进行摄入。与此同时,有血压升高问题的患者,日常生活中还要严禁饮酒。主要是因为酒精内所含有的成分物质,会引发患者出现动脉硬化问题,且还会引发患者出现心肌脂肪沉淀的症状,致使心脏不断扩大,从而诱发高血压问题。另外,有血压升高问题的患者,日常生活中应严禁饮用浓茶或含有咖啡因等刺激性的饮料,并始终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

IMG_256

3、运动控制

当自身存在血压升高问题时,应坚持开展相应的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能够使自身的体质得以有效强化,还能使高血压疾病得到最大限度控制和预防。如患者自身未存在严重的血压升高表现,则可以借助慢跑或长跑的方式增强自身体质。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控制运动的时间以及强度。通过长时间地体育锻炼,能够使体内血压得以有效稳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存在血压升高问题的患者都适合对该方式进行采用。如患者在血压升高的同时,还伴有冠心病问题,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

4、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

一个人的实际情绪状态会严重影响到体内的血压变化,如当长时间存在暴躁、激动的情绪表现时,其自身的血压会因过于激动和暴躁的情绪而出现大幅度升高表现。除此之外,若自身长期存在焦虑、紧张、愤怒、惊吓、恐吓、压抑等心理情绪,或在进行了相关劳动及锻炼以后,引发了身体过度疲累、精神过度紧张,都可能会引发血压升高问题。所以,日常生活中若自身存在血压升高的症状表现,则需要尽力保持平和。当出现心情烦闷时,可以找家属或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压力和抑郁情绪得以有效释放。

事实上,在对血压升高问题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对相关的降压药物进行使用。而应该帮助患者从多方面着手对血压进行控制,避免患者自身受到各方因素影响而使血压居高不下,进而引发其他疾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