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散养蛋鸡养殖技术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5
/ 2

林下散养蛋鸡养殖技术要点分析.

王源伟

平远县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东 梅州 514000

摘要:林下散养蛋鸡的养殖相比传统蛋鸡的养殖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一旦没有掌握及灵活运用相关的养殖技术,很可能无法实现既定的养殖目标,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将从养殖环境与设施、品种选择与繁育、饲料与营养以及饲养管理技术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为林下散养蛋鸡的养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林下散养蛋鸡;养殖技术;要点

引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高品质、绿色健康的鸡蛋需求不断增加。林下散养蛋鸡的养殖模式,由于其绿色环保、生态健康的优势,逐渐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林下散养蛋鸡的养殖技术难度较大,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此情况下,要求相关从业者可以重视对林下散养蛋鸡养殖技术的分析,明确其技术要点,如此才能在养殖实践中做到有效应用,从而提高林下散养蛋鸡养殖的综合效益。

  1. 林下散养蛋鸡的养殖环境与设施

林下散养蛋鸡的养殖环境与设施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环节,它们直接影响到蛋鸡的生长、产蛋率和健康状况。选择一个合适的养殖场地是散养蛋鸡的首要任务,理想的场地应具备地势高、排水良好、远离污染源和距离交通要道近等特征。之后,需要对养殖场地进行合理布局,一般分为养殖区、生活区、饲料仓库和初生雏鸡室等多个功能区域,且每个区域都应有明确的职责和界限,以避免交叉污染和疾病的传播。

散养鸡舍是蛋鸡在林下生长的主要场所,因此,其建造和设施配备同样十分重要,应以满足蛋鸡的生活习性和生产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建造和配备相应的设施。需要指出的是,鸡舍应能够遮阳挡雨,抵抗风雨等自然灾害,并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在设施方面,应配备通风设备、光照设备、加热设备、降温设备等必要的设施,以确保蛋鸡生长环境的舒适和稳定。

作为防疫和环境卫生作为林下散养蛋鸡的重要环节,应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定期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同时,定期清理鸡舍和放牧场地,保持干燥和清洁。此外,还需要定期对鸡舍、放牧场地等进行消毒处理、检查饲料和水源的质量等,如此才能有效防止疫病的传播和对环境造成污染[1]

  1. 林下散养蛋鸡的品种选择与繁育

品种选择方面,需要立足市场需求、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蛋鸡品种。一般来说,选择适应性强、耐粗饲、产蛋率高、蛋品质优良的品种更为适合林下散养。在确定之后,则是选购鸡苗,对此应该选择健康无病、品种特征明显、遗传性能稳定的鸡苗。在此期间,需要仔细观察鸡苗的外观和精神状态,并向卖家索要种鸡场的检疫证明和疫苗接种记录,从而保证鸡苗的健康状况良好。在运输过程中,注重运输工具和包装材料是否合适,避免鸡苗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挤压和碰撞,以提高鸡苗在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在饲养中,应当结合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品种特点,合理制定饲养计划和管理措施。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注重营养均衡、适口性好、消化率高、成本低廉等方面的考虑,并且始终能够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和良好的环境条件,有效控制鸡舍的温度和湿度,这对促进蛋鸡的生长和提高产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繁殖方面,要基于对蛋鸡品种的特点和生产需求的了解,选择适宜的繁殖技术和方法。例如,自然交配、人工授精、孵化等繁殖技术,并且做好种鸡的选择和管理,以确保繁殖的后代具有优良的品种特征和生产性能。在繁育方面同样如此,需要保证繁育技术的合理运用,并做好相应的管理,如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建立完善的繁育体系、定期进行遗传评估等措施,以提高蛋鸡品种的遗传品质和生产性能[2]

  1. 林下散养蛋鸡的饲料与营养

在林下散养蛋鸡的养殖过程中,饲料的选择与配制非常重要。通常,应当选择安全、优质、营养均衡的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麦麸等,并根据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需求,为其配制合适的饲料配方。例如,针对雏鸡阶段的饲料配方,需要以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为主,以促进蛋鸡骨骼和肌肉的发育;而育成鸡阶段的饲料配方,则要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饲料配方都应满足营养均衡、选用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以及考虑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等基本要求。此外,还要注重饲料的储存,如选择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储存饲料,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定期检查饲料的品质和保质期,及时处理过期或变质的饲料,从而切实保障饲料的质量安全。

  1. 林下散养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4.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育雏期是蛋鸡生长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对于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对此,需要为蛋鸡提供适宜的育雏环境、合理饲喂、控制饲养密度以及加强防疫管理。具体而言,育雏室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能够定期清理鸡舍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的良好,这样才能促进蛋鸡的健康生长。在蛋鸡的育雏期,还要为它们提供营养均衡、适口性好的饲料,并基于其生长需求逐渐增加饲料的量和硬度,以助力蛋鸡的消化系统和骨骼发育。育雏期的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因为一旦饲养密度过大,会对鸡舍的空气质量和蛋鸡的活动空间造成影响,不利于鸡群的健康。此外,落实好疫苗接种和驱虫等防疫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4.2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育成期是蛋鸡生长的重要阶段,在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中,同样要为蛋鸡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如温度、湿度适宜;卫生条件良好。在此基础上,需要为它们提供适口性好、营养均衡的饲料。由于蛋鸡生长比较快,因此不能始终采取按照一种饲料配制方案进行饲喂,而是要根据它们的生长情况进行及时调整,这样才能促进其更好地生长。另外,为了避免其出现应激反应,还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如驱虫、疫苗接种、通风、保暖等。

4.3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首先应当考虑到产蛋期的鸡需要稳定、安静、舒适的环境,所以要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良好,并且避免噪音和干扰,以保证鸡能够安静地生产。对此,可以将其安排在合适的鸡舍,并通过配备相关设施有效满足其生产需求,如通风设备、降噪设施、保温设备等。此外,由于产蛋期的鸡需要足够的营养,所以要做好定期饲喂工作,一般建议每天早晚各喂一次,并保证饲料的质量和适口性。为了更好地满足其营养需求,还要根据鸡的产蛋量和体重变化及时调整饲料的量和营养水平。除此以外,为保持蛋鸡的身体健康和生产能力,需定期将鸡带到室外运动场进行活动,或者在室内设置足够的运动设施。与此同时,建议每天至少检查一次鸡的体温、食欲、排泄情况等,并定期对鸡的体重和产蛋量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益。当然,更不能忽视防疫管理,因为产蛋期的鸡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所以应加强防疫管理,除了基本的一些防疫措施以外,还要做好疫病的监测,如观察鸡的精神状态和食欲情况,便于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总之,产蛋期的饲养管理需要从环境条件、饲喂、运动量、定期检查和防疫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蛋鸡的生产效益和鸡蛋品质[3]

结束语:林下散养蛋鸡的养殖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前景的农业产业。假如养殖人员能够有效掌握养殖技术要点,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蛋鸡的生长速度、产蛋量和鸡蛋品质,从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林下散养蛋鸡的养殖也符合当前绿色环保、生态健康的消费需求,因此相关从业者需要重视对林下散养蛋鸡养殖技术要点的研究,以保证养殖综合效益实现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丛彬.林下散养蛋鸡养殖技术要点分析[J].吉林畜牧兽医,2023,44(5):57-58

[2]杨明杰.林下蛋鸡养殖技术探讨[J].兽医导刊,2020,0(2):202-202

[3]范伟.林下散养蛋鸡常见病的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0(10):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