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加速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积极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4
/ 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加速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积极影响

曾真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深圳市  518000

摘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备受海内外广泛关注。交通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正成为加速大湾区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旨在梳理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及进展情况,分析其对加速大湾区一体化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并结合本职工作从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促进大湾区一体化进程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粤港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经济发展可持续性

1. 粤港澳大湾区的情况概述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最为强劲的地区之一,在规则机制、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改革正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1 大湾区范围与组成

“粤港澳大湾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于2019年正式提出,其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相比拟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范围包括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惠州等9个城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1] ,俗称“9+2”。粤港澳大湾区连接了内地和港澳,兼容了“一国两制”[2],包涵了“三个关税区”,是我国众多城市群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经济多样性最丰富、发展活力最旺盛的代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将大湾区“9+2”城市群整体推向了“一体化”发展的“大湾区时代”。

1.2大湾区城市群的城市特征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涵盖了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以及澳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11个城市2022年GDP总量已超13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大湾区中的城市特色各异、个性鲜明。广州作为大湾区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既是广东省的省会城市、又是国家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经济实力雄厚,近年来GDP位居国内“四大一线城市”第四。深圳作为我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自设立以来经济发展速度迅猛,近年来GDP已跨越3万亿门槛,是大湾区城市群的“核心引擎”,正成为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三、科技创新和城市竞争力在全国名列前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香港长期以来在金融、航运、商贸、法律等领域[3]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拥有“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商贸中心”“亚太地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美称,在大湾区中扮演着特殊角色。澳门则以绿色金融、旅游和娱乐服务业而著称。大湾区中的其它城市,如东莞、佛山,多年来经济活力强劲,镇域经济发达,产业特色鲜明,是大湾区优势制造业的中坚。珠海、中山、惠州、江门、肇庆,发展后劲十足、潜力巨大,近年来正励精图强,抢抓大湾区建设历史性机遇,密切联动大湾区核心城市,将成为大湾区未来发展的有生力量。

2. 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进展情况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联通水平,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个目标的提出,既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新格局所需、又是破解大湾区长期基础设施不足之困的重要举措。

2.1“大湾区时代”之前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之前珠三角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珠三角地处祖国的最南端,南濒南海,与香港接壤,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区域定位,国家对这个区域基础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其投入密度远远低于东北、华东、华中等区域,加之珠三角地区水系密布、河涌水网纵横交织,当时的珠三角地区交通设施十分薄弱。直至改革开放之初,串联区域交通的珠江东岸主要依托G107国道、珠江西岸也仅有G105、G325国道。珠三角各县市由于经济条件和水系阻隔,其内部的交通可达性更显疲弱。上述情况直至199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好转。

跨越珠江口的通道数量有限,长期制约了珠江东西岸的“一体化”从广州番禺以下珠江进入“珠江口”水域,水面逐渐宽阔,事实上将珠三角分割成东西岸两个区域。90年代以来,珠三角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东西岸之间人员往来、经贸联系逐渐频繁,正因为此,虎门大桥应运而生,1997年建成通车,随后通车不到2年时间即刻进入车辆超饱和状态。随着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产业迅速崛起,东西岸之间对于增加跨越珠江口交通桥隧设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新建通道设施却因种种原因而长期搁置。跨越珠江口的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制约东西岸的“一体化”的“瓶颈”越来越显现,以上状况直至2017年才有所缓解。

2.2础设施的“互通互联”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有效破解珠三角区域交通瓶颈,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4]所提出的“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主要抓手,目标就是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其关键,一是要完善大湾区铁路骨干网络,加快城际铁路建设。二是要加快深中通道、深珠通道等的建设,强化珠江东西岸之间的顺畅联系。三是要更好地发挥广深港高速铁路、港珠澳大桥的作用,加强内地与港澳间的交通联系。

2.3《纲要》颁布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成效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酝酿、颁布以来,大湾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成落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轨道交通方面。广深港高铁(深圳—香港段)全面开通,深圳福田至香港新九龙区间时程仅需十几分钟。赣深高铁、深江高铁抓紧建设,即将成为全国东部沿海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广、桂广高铁全面开通,对于珠三角辐射周边、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广汕高铁开通运营,广深第二高铁进入推进建设前期。穗莞深城际、佛莞惠城际已相继建成开通[5],纵横交织的珠三角城际轨道网络已显雏形。与此同时,广佛同城的“广佛1#”“广州7#”“广佛环线”等多条轨道线路分别处在开通、建设、规划的火热期。深圳与周边东莞、惠州的轨道“一体化”规划正稳步推进。

跨江通道方面。《纲要》的颁布给跨越珠江口的通道建设打开了窗口、创造了契机。一是港珠澳大桥于《纲要》颁布前夕顺利建成通车,成为让世界瞩目的中国工程奇迹。二是南沙大桥(《纲要》中的“虎门二桥”),在《纲要》颁布后加快建设,于2019年建成通车,打破了虎门大桥长达20年“唯我独尊”的跨江交通紧张局面。三是《纲要》带来的最大破局是深中通道的项目建设,在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催动下,深中通道从前10多年来一个处处受阻的项目,迅速成为“加快建设”的大湾区建设重点工程,建设推进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建设进展顺利,预计2024年将建成启用。四是深珠通道项目已进入前期规划研究,未来这座公铁两用跨江通道工程将进一步促进珠江两岸轨道交通形成“闭环”,给跨江联动提供多重通道选择。

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大湾区一体化的积极影响

世界级前三大湾区建设的经验表明,湾区内交通基础设施的密化,对于优化湾区功能格局、加强要素流动、协调布局产业、形成统一大市场等,作用明显,效应突出。从近5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实践来看,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对改善区域交通便捷性、促进大湾区一体化进程、优化区域城市间产业协调发展等,都产生了积极推动的效应。

3.1加速了大湾区一体化进程

伴随着大湾区交通路网的不断加密和优化,大湾区内部已初步形成了“1小时交通圈”和“1小时生活圈”。广东省审时度势,近日提出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加速大湾区一体化进程。

借助港珠澳大桥,香港与澳门、珠海之间的通行时间缩短到半小时左右;借助广深港高铁,香港到广州的时间也缩短到1小时之内;虎门大桥、及南沙大桥的建成通车,以及未来即将建设的狮子洋通道、莲花山跨江通道,将广州与珠江东岸更加密切联系在一切;而随着深中通道、深珠通道的陆续建设,深圳到珠江西岸的珠海、中山、江门之间的通行时间,都将缩短到1小时之内。

大湾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并没有到此歇步。广州发布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出到2035年,打造53条、202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将连通佛山、东莞、中山、深圳等周边城市。根据此前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深圳市试点任务要点》,推进深惠城际、深大城际、穗莞深城际延伸段等项目建设,加快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向周边城市延伸。这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深圳地铁将直接连通东莞、惠州等地,“深莞惠同城”将会变得更加名副其实。

在高铁、城际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织就的交通网络助力之下,在一座座跨江跨海通道的连通之下,整个湾区的地理边界正在趋近消失,“一体化”的粤港澳大湾区时代正在一步步逼近。

3.2深圳香港在大湾区的龙头地位将更加凸显

香港与深圳强强联合,是国人长期的夙愿,是众望所归。随着深港之间已开通的、和正在规划即将建设的若干通道、口岸的持续推进,深圳满怀雄心壮志,香港也在摩拳擦掌,为联袂冲刺双城联动的大湾区“龙头”火力全开铆足了劲。河套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北部都会区已呼之欲出,两座城市一体化的进程指日可待。深圳—香港的双城联动可能成为世界鲜见的引领大湾区的核心发展极,这个发展极将对标甚至超越纽约、伦敦、东京的世界顶级金融中心、国际科创中心,更显湾区龙头地位,引领湾区城市向更高层面协同发展。

3.3 促进了大湾区城市间产业协调发展

跨珠江通道的加密,对于加强东西岸各城市间产业的协调布局正在发挥积极作用。珠江西岸的佛山、中山、江门等城市,制造业基础坚实,但新时期普遍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强烈诉求,长期以来受制于与东岸深圳、东莞等城市间交通便捷性的不足,致使东西岸城市间产业联系度不高,作为以科技和产业创新而见长的深圳,对西岸城市的产业辐射联动效应始终有限。

近年来,得益于跨江通道设施规划建设的加密,佛山、江门、肇庆等西岸城市纷纷加快了对接深圳东莞的节奏,招商引资和横向协作步伐大大加快。在深中通道建设的利好因素催动下,中山市正成为跨江通道建设的最大受益者。2022年,深中两市签订了《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在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岐江新城等区域与深圳共建特色产业园,拓展两地产业融合发展空间。而翠亨新区这个深中通道西岸的桥头堡地区,更是全新谋划、提前布局,产业发展深度瞄准深圳的产业转移与承接。

4. 未来展望与相关建议

一体化必将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根本趋势,大湾区也必将成为一个人文高度融合、产业协调互补、交通高效便捷、空间错落有序的世界级湾区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湾区一体化这一世纪宏伟梦想的先行之举,也是湾区建设中花钱最多、协调难度最大、对未来影响最深远的基础性工程。秉承可持续性和充分协调性原则,对于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议以下几个问题。

4.1尽快启动港珠澳大桥与深圳的连接线

港珠澳大桥作为一个耗资千亿的世纪工程,目前日均车流量仅约1万辆左右,仅不到虎门大桥和南沙大桥的10%,使用率极低。而根据数据统计,深圳的汽车保量达到353万辆,位居广东第一,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加起来的二倍有余。若重启港珠澳大桥“双Y”通道结构,开辟港珠澳大桥与深圳的接驳线,加以利用技术手段和合理设计,让港珠澳大桥成为以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东岸地区与西岸的另一条跨江通道,其潜在的车辆通行量将大幅增加,此举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强化东西岸的联系度,也必将令港珠澳大桥使用率大幅上升。

4.2 谨防交通体系的便捷所带来的“虹吸效应”

过往多年,珠三角经济以“镇域经济”、“一镇一品”而著称,“马路经济”是其发育的空间动力条件,即原来的镇域经济多依附于国道、省道来发展、生存,其特征就是“交通通畅但不便捷”、“人货可达但不快速”,这个特征帮珠三角众多的镇街“迎来”了产业、“留住”了产业,成就了今天。

随着交通体系的“快速化”“顺畅化”,“服务业更集中、制造业更分散”的产业分布趋势极可能导致现有的产业空间布局重新“洗牌”,促使产业链打破行政区划掣肘,冲破镇域经济的传统格局,将高端服务业更加向湾区核心城市“虹吸”,从而遏制湾区“非一线”及以下城市发展服务业的可能。而那些科创特征稍强的制造业,由于对人才的要求较高,大部分镇街的城市条件又难于满足科技型年轻人才对城市品味的现实追求,“引不来人”“留不住人”也将阻碍镇街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现。因此,在大湾区建设中各地如何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镇吸引人、留住人的内在秉性,也应该成为大湾区建设值得倾心突破的问题。

4.3 探索建立基础设施建设的跨市域投融资协调机制

跨市域投融资协调机制始终是都市圈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道难题,这个问题解决的不好,极可能导致“规划得多、规划得好、出钱得难、落地得少”。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体量拔尖、市场化程度最高,对于参与跨市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城市,应在大湾区建设和改革创新的大潮中共同积极探索,协调整合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跨市域投融资协调机制,让规划能顺利落地,为全国同类问题的解决贡献大湾区经验、树立粤港澳标杆。

5.结语

综上所述,粤港大湾区建设作为重大的国家战略,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将继续成为大湾区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挑战也将长期存在。如何探索建立城市间行之有效的建设协调机制、如何有效防范因交通更加便捷可能导致的产业“虹吸效应”、如何避免交通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优化项目布局,等等,都是大湾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把握的问题。总之,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们有信心通过探索创新,共同塑造一个更加繁荣的粤港澳大湾区世界城市群。

参考文献

[1] 钟学进张一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特征与效应--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39(3):76-84.

[2] 覃成林,柴庆元.交通网络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J].中国软科学, 2018(7):9.

[3] 林学军,俞洁.基于现代经济体系的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研究[J].特区经济, 2020(6):7.

[4] 中共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192

[5] 丽泽.31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项目集中开工[J].现代橡胶工程, 2017, 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