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文化润疆实践路径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3
/ 2

兵团文化润疆实践路径浅析

罗艳霞

兵团开放大学 830000

摘要: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中,党中央提出了文化润疆的治疆战略方针。文化润疆,就是指在进行新疆治理的过程中,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润,构筑连接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人民的纽带,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精神文化家园,从而实现新疆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兵团建设;文化润疆;实践路径

一、兵团文化润疆的时代意义

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精髓就在于文化,这也是民族活力、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力的主要根基。几千年以来,中华民族塑造出了丰富而深远的卓越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中包括的理论、人性以及伦理准则,都为我们的民族赋予了独一无二的文化标志和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倡要发扬中华卓越的传统文化:卓越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进步的基础,如果丢失了,就等于断了精神的连接。我们需要擅长将推广卓越的传统文化与发展现实的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2020年9月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研讨会上,“文化润疆”被确定为新时代党的新疆管理策略。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全面且准确地执行新时代党的新疆管理策略,坚决维护新疆的总体目标,依法管理新疆,团结稳定新疆,文化滋养新疆,富裕新疆,长期建设新疆。我们需要以推动新疆的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基础,多提长远的策略,多实施基础性的行动,努力打造一个团结和谐、繁荣富饶、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优良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此举旨在加强并拓宽新疆不同民族的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连接,以便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新疆的任务得到明确的导向和依据。在同年10月,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在2035年将中华民族塑造为一个文化大国。“文化润疆”已经成为新疆在构筑中华民族独有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国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步骤。

二、兵团文化润疆的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需要坚定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而最基础的是文化自信。他还特别指出,“文化自信,是更深层次、更广泛的自信”。第二次中央新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我们需要深入推进文化润睡工程,并将文化润厘与依法治国、团结稳定、富裕民众、长期建设并列为新时代党的治理重点。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保持稳定、扶贫工作已经获得关键的成果、农村复兴策略正在逐渐推动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全方位地执行文化滋养计划。这不仅是为了提升我们的文化自尊心,打造一个文化强盛的国家,同时也是为了达成我们的军事工作的整体目标,以便更有效地执行我们的军队任务和职能。

2.1明确文化建设中心

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是其文化,而文化的共识则构成了民族的凝聚力。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文化视为56个民族的简单总和,而是应该在保持中华文化基因的传承,坚定中华文化的立场,并且贯穿中华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各民族优秀的文化,用计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思考和内容建设,在保护和传承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和发扬新疆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将其融入到具有新时期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之中。春雨润地无声,我们需要正确理解“润”的方式和方法,不能简单地将其他地区的文化直接输送到新疆,更不能单纯地认为文化的发展需要新的起点。我们应该创新方式和方法,推动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

2.2贯彻落实兵地统筹

文化润疆,是在兵团共同空间中进行的一项共同任务,必须进行全面规划、各司其职、各取所长、共同努力。首先要坚持政策同享,政策由中央和自治区设立,并在兵团司实施:对于地方的地(州)、市(县)、乡镇、村庄的项目提供援助,同样适用于兵团的师(市)、团(场)、连队(社区)。其次要贯彻落实错位布局,根据工程项目的功能以及其辐射的周边地区,我们会对兵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在一个功能区域内,不能在异地进行重复的建设。第三,坚持异地共享,通过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保障措施,以突破地方性的限制。同时,我们也会确保雾霾区域内的所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都将对兵地开放,以便充分利用工程项目的潜力。

2.3强化短板建设

承担着文化传播责任的兵团,首要任务是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首先,需要积极筹措资金,增加投入,并根据标准化和均等化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兵团、师、团、连四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按照国家规定,完善兵团团场、连队、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和基本服务项目,并建立兵团融媒体中心,同时提升师市融媒体中心的质量。其次,加速公共文化科教建设。加强军队文化服务供应的结构性改革,构建并执行“科教文卫走基层”的机制,促进基层开展全民艺术、全民健康、全民科学知识普及以及群众性的法律文化活动,鼓励基层群众自主组织文化团体,激发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热情。我们需要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进程,如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数字农家书屋、城乡电子阅报屏等项目的建设,以达到“户户通”到“人人通”的转变。我们还需要利用数字化工具来推动国家历史记忆工程、国家红色记忆工程以及民族文化、军屋文化、成边文化的传播,并且开发一系列的网络文创产品,以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得以活跃。另外,需要推动文旅结合。借助兵国的红色传统、中国的边疆文化以及新疆的自然景观,致力于构建融合了历史遗址、荒漠的美景、沙漠的生态经济以及民间传统的优质旅行路线,为所有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2.4加强文化城市建设

军垦城市就像一座文化的指南针,一个中华文化的传播工具,一个汇聚各族人民的大众观念的平台,统筹推进兵团城市的文化建设。首先,强化兵团城市中华文化的标志性建设,在兵团城市中突显中华文化的特性和立场,展示中华文化的风采,传递中华文化的理念。其次,我们需要强调兵团城市的独特文化,根据一地一品的原则,塑造出展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军事和地域文化特质的兵团城市文化品质。第三,我们需要加大力度振兴兵团城市的文化产业,利用兵团城市的绿色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建设文化产业园和文化旅游产品,以此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最后,需要提升兵国城市文化的影响力。我们致力于促进各种族群的文化交融,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打造包括民俗文化、餐饮文化、军事文化在内的品牌文化街区,并建立城市文化演艺展览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和文化体验中心,以此来丰富城市文化的内涵,提升城市文化的品质,从而增强兵团城市文化的影响力。

2.5重视人才,吸引人才

人才在构建文化大国、推进文化滋养工程、打造先进文化示范区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了做好文化滋养工作,我们需要深化新时代人才强兵团战略的实施,制定更加有利的人才政策,吸引、留住、利用各种人才资源,提升兵团文化人才的自我服务能力,并完善兵团文化服务体系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有必要进一步增强对文艺人才的训练和培养,定时安排文化人才在部门或国家的宣传文化机构接受学习,并定期举办军队文艺人才的培训课程。这样可以持续推动军队文艺人才拓宽视野、改变思维方式、提高素质。我们也应该注重培育和挖掘草根文艺和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制定并实施草根文艺骨干和少数民族文艺骨干的培训计划,并开展基层文艺领军人物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以建立一支能够留住、培养和使用的基层文艺团队。

参考文献:

[1]许庆光.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必须深刻把握“七个着力”[N].新疆日报(汉),2023-11-01(007).DOI:10.28887/n.cnki.nxjrb.2023.003979

[2]李奔.“非遗”为媒文化润疆共话美好未来[N].台州日报,2023-10-27(011).

[3]许婷.文化润疆视角下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现状与逻辑指向[J].武术研究,2023,8(10):39-42+48.DOI:10.13293/j.cnki.wskx.010253

[4]江亚茹,高雪.新时代文化润疆的发展及其时代意义[J].特区经济,2023,(10):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