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科普知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疝气科普知识

赵志宏

四川省三台县塔山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绵阳  621109

疝气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指的是机体中某一器官或者是组织没有在原有解剖部位,而是通过身体的缺损、间隙或者是薄弱的部位进入到了另一个部位的现象。疝气的种类较多,如切口疝、腹股沟直疝、股疝、斜疝等,其引发因素有女性妊娠、打喷嚏、咳嗽、小儿过度啼哭、腹部过肥、老年人腹壁强度退化等。

疝气的形成原因

疝气的形成和每个人的体质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关系。中医方面认为疝气是因为老年人体质减弱、小儿身体器官组织发育不全、中年阶段中气不足,寒湿气和浊气侵入机体,使气血运行受阻,从而不能带留,在腹腔内产生一定的负压状态,最终增加腹腔内的气压状况,使得脏腑内各个器官组织脱离原有部位,进入在周围孔洞之中导致疝气的情况,其根本原因是气血运行不畅。

疝气类型

按照患病部位将疝气进行分型,包括腹股沟疝、腹壁疝、脐疝、阴疝、切口疝这几种。腹股沟疝可出现在各个年龄段,尤其是童年期,其中男性患者占比较多,在80%-90%之间,患者多为老年人。腹壁疝的发病部位在脐部周围,多为女性,一般发病年龄是20-50岁。脐疝的发病部位在肚脐周围,表现为圆环凸起,该类型的患者多是成年女性和婴幼儿。阴疝的患者多是男性,表现为阴囊坠胀,肿胀显著,可对正常行走造成影响,女性疝气一般在卵巢,可见隐私部位显著肿大的情况,存在显著的坠胀疼痛感。切口疝包括有会阴切口疝和腹壁切口疝这两种,其发病部位在原外科手术切口创伤的疤痕部位,其发病时间是疝气手术之后几个月或几年以后。

疝气的临床表现和危害性

疝气发生部位主要在腹股沟区,在触诊时可摸到该部位存在肿块。小儿疝气一般是在家长更换尿布、健康门诊或者是沐浴时发现的。出现疝气之后,可引起腹压升高,小儿出现排便排尿异常、哭闹不止以及咳嗽的情况。年龄较大的小儿若是站立情况下,腹部用力可见腹股沟区存在显著的肿块,部分患者也可以是在阴唇、阴囊的位置,在睡觉的情况下可忽隐忽现的腹部肿块。肿块是因为腹腔内的器官脱出之后进入在疝气袋内导致的。小肠脱出情况是较为常见的,触诊时柔软,退出时存在一些咕噜杂音,而且卵巢、大网膜、阑尾和大肠等部位也容易出现脱出的情况,触诊可感觉到质地较硬、拇指形状以及压痛的肿块。

出现疝气之后可影响到消化系统的功能,之后可出现下腹部坠胀、腹痛、腹胀气和便秘等情况,使患者体质和吸收能力显著降低,增加患者的疲劳感。腹股沟疝气出现之后可对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造成影响,使得老年患者出现疝气之后表现为尿急、尿频和夜尿增多等前列腺和膀胱的症状。小儿在出现疝气之后可对睾丸的正常发育造成影响,男性性功能会受到影响,引起性功能障碍的情况。部分患者疝气内可见网膜和肠管可受到碰撞和挤压的情况,从而造成炎性肿胀的情况,对疝气的回纳没有优势,并可造成疝气嵌顿的情况,造成肠梗阻、肠坏死和腹部剧烈疼痛等风险情况,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疝气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疝气带疗法这两种。保守治疗可有效控制疝气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治疗时间较长,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较为合适。药物治疗可对患者腹痛、腹胀和便秘等症状进行很好的缓解,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但是不能对疝气的脱出进行控制。现阶段在临床上进行橘核丸、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治疗,或者是采用肉桂研磨成粉末状之后加醋调制之后采用无菌纱布包敷在脐部等。老年人的身体功能较差、年龄较大,保守治疗对病情控制不良,需要进行非手术辅助性治疗。疝气带疗法可对疝气凸起进行有效的控制,缓解患者的症状,适合可复性小肠疝。疝气治疗带属于现阶段治疗疝气的一种有效的辅助器械,其优点是使用方便、不需要手术、无毒副作用,不会对正常工作造成影响。治疗操作是将疝气带穿过会阴部,将腹前部和腰带进行连接,注意不可对睾丸和阴囊进行压迫。协助患者平卧,戴上一次性医用手套,用双手轻轻将腹股沟或者阴囊内的肿物回纳在腹腔,并采用一号球放在腹股沟内环部位,也就是将腹前交叉部位采用束带和腰带进行妥善固定,以便温阳散寒,有助于脱出部位的回纳,之后是放入二号球,以便理气生机、巩固疗效,若是双侧疝气的情况可将一号球和二号球分别放在两侧疝气的部位,以便达到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疝气最根本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如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性的应用,复发率在1%以内,疗效较佳。疝修补术是对修复疝环口周围缺损组织,切口为6-8cm,术后需要住院7-10d,术后疼痛明显,需要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具有较高的复发率,20%左右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完全恢复,特大疝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疝补片是在缺损疝环口覆盖补片材料。其中最常见的是无张力疝修补术,切口为4-6cm,术后需要住院3-6d,复发率在1%以内,完全恢复需要的时间较短,普通疝一般一个月,特大疝一般3-6个月。疝腹腔镜修补术是借助腹腔镜采用疝补片进行修补,切口数量是3个,长度为1cm左右,术后需要住院4-7d,术中需要进行全麻,复发率约为10%,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气腹损伤等,术后完全恢复的时间和疝修补术相似。术前做好相应的辅助检查、药品和器械等准备工作,术后4d创面不可碰水,不可用力过度,若存在发热、红肿、渗出液等情况及时告知护士和医生进行处理。

婴幼儿疝气治疗:婴幼儿疝气需要结合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若为轻度,可进行疝气带治疗,治愈率约为95%。大部分患儿可进行手术治疗,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但是由于小儿组织和气管没有发育完全,可造成患儿的损伤,而且小儿哭闹不止,可增加手术风险性。因此可选择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许多人得了疝气因为自己觉得不痛不痒没去特别注意,另外由于其发生部位的私密性,家人也不知道,都没发现,结果疝气越来越大,从而延误治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早发现、早治疗,结合临床表现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