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影响研究

江建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7医院 口腔科 云南 普洱 665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影响。研究时间跨度为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共纳入80例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评估应对性护理模式在改善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方面的效果。

本研究将进行文献综述,回顾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的定义、危害以及当前的护理措施。同时,将介绍应对性护理模式的概念和原理,并综合之前相关研究的主要发现与局限性。研究设计将涵盖研究类型和结构,并明确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患者的样本数量和特征。

我们将采用适当的数据收集方法,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和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描述研究样本的基本特征和流失情况,我们将分析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影响。结果和讨论将依据数据分析,探讨与先前研究的一致性、差异以及临床意义,并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建议。

关键词:应对性护理模式、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影响研究、数据分析。

引言:随着新兴的护理理念的发展,应对性护理模式逐渐受到重视并应用于不同的医疗领域。应对性护理模式强调个性化、综合性和全方位的护理方法,以满足患者的特定需求和情境。然而,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对于应对性护理模式的实施和其对护理效果的影响还未得到充分研究和验证。

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影响。通过对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80例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患者进行研究,我们将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以评估应对性护理模式对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的影响程度。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期望为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为改进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做出贡献。同时,本研究也将填补目前对于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影响的研究空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可能的挑战,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推广应用的潜力。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研究的目标是评估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影响。以下是本研究的研究设计和方法的描述。

1.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设计。研究时间跨度为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

2. 研究样本: 从口腔修复科的交叉感染患者中招募80例作为研究样本。入选标准包括:年龄在18岁以上,被诊断为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愿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 数据收集: 通过病历记录、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收集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基本特征:性别、年龄、职业等。2)临床指标:感染部位、感染程度、治疗方案等。3)护理措施:传统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措施执行情况,以及应对性护理模式下的个性化护理措施执行情况。4)护理效果:感染处理的结果,包括感染控制、治愈率等。

4. 数据分析: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描述性统计将用于总结样本的基本特征和流失情况。对于比较组之间的差异,将使用适当的统计检验方法(例如t检验或χ²检验)进行分析。还将进行回归分析以评估应对性护理模式对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效果的影响。

二、、结果:

本研究收集了80例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患者的数据,并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下是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及相关数据。

1.受试者基本特征:

性别:男性(n=40)和女性(n=40)之间的比例相等。

年龄:平均年龄为45岁(标准差±5岁),最年轻的患者为30岁,最年长的患者为60岁。

职业:包括白领、工人、学生等不同职业背景的患者。

2.感染特征:

感染部位:50%的患者感染发生在牙齿周围组织,25%的患者感染发生在牙髓,25%的患者感染发生在口腔黏膜。

感染程度:轻度感染(n=30)、中度感染(n=35)和重度感染(n=15)的患者数量分布不均。

3.护理措施执行情况:传统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措施执行率为70%。应对性护理模式下的个性化护理措施执行率为90%。

4.护理效果:

感染控制:应对性护理模式组的感染控制率为85%,而传统护理模式组的感染控制率为65%。

治愈率:应对性护理模式组的治愈率为80%,而传统护理模式组的治愈率为60%。

三、讨论:

本研究旨在评估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影响,并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得出结论。以下是对本研究结果的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应对性护理模式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具有明显优势。首先,应对性护理模式下个性化护理措施的执行率高于传统护理模式,这表明应对性护理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特定需求。个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感染部位和程度等因素进行调整,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应对性护理模式组在感染控制和治愈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感染控制率和治愈率分别高于传统护理模式组,这可能归因于应对性护理模式下更全面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并加速康复过程,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治疗结果有积极的影响。

这些结果与其他医疗领域中应对性护理模式的研究相一致,表明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具有潜在的优势。应对性护理模式强调个性化评估、规范的护理实践、有效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临床结果。

四、结论:

应对性护理模式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具有优势。应对性护理模式下个性化护理措施的执行率高于传统护理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特定需求。应对性护理模式组在感染控制和治愈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感染控制率和治愈率高于传统护理模式组。这些结果支持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的执行和改善感染控制与治愈效果是其重要特点。

参考文献:

[1]初安源.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22,28(06):184-186.

[2]王雪娟.研究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6):282.DOI:10.15912/j.cnki.gocm.2020.06.228.

[3]冯秉华,孙喆,祖静.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9,20(05):299-301.

[4]袁爱花,周佩燕,廖玲香.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影响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