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PDCA理论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观察PDCA理论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

黄昕

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

摘要目的观察PDCA理论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时的医疗设备40台为对照组,另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实施PDCA管理时的医疗设备40台为观察组。对比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设备故障率、维修(维护)及时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CA理论进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可提高管理质量,且能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保证设备维修、维护,有推广实践的价值。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PDCA理论

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医疗设备是医务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将直接影响医生的判断和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通过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管理,能够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并进行修复,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故而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PDCA管理是一种常用的管理方法,其通过四个步骤的循环,不断改善和优化维修管理工作,通过不断循环的PDCA过程,医疗机构可以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维修管理的水平[1]。鉴于此,此次研究将就PDCA理论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论述,内容见下。

1资料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时的医疗设备40台为对照组,另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实施PDCA管理时的医疗设备40台为观察组。两组器械包括CT、彩超、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磁共振等。

纳入标准:(1)大型器械;(2)非废用设备。

排除标准:(1)陈旧或接近报废的设备;(2)暂停使用的设备。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日常进行常规维护、保养,并定期对器械可靠性等进行检查。

1.2.2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PDCA管理,内容见下:(1) 计划阶段: 在这个阶段,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器械维护管理体系,包括内部内容如安全管理、事故救援计划、辐射管理等。维护工作是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确定维护周期、注重的内容和具体操作方式。同时,建立医疗器材维修管理系统的同时,也要保持器材的档案资料,进行预防保养、定时检定和效能检验。在规划过程中,还必须进行风险评价,以保证设备的及时处置。(2) 实施阶段: 医院要根据实际条件,如设备数量、寿命等,进行产品品质管理和维修时间调整。在建立完善的维修系统后,要确保系统的完整实施,并健全医疗器材配件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人员培训体系、配套设施管理体系和巡视机制是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医院应组建专门维护队伍,向生产厂商提出维护训练需求。管理者要从商品的源头、渠道、价格等方面对器材进行清楚分类管理,并通过构建物资和仓库管理制度,减少医院在医疗装备上的开支。巡视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定期开展巡视作业,做好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和处理安全问题。(3)检查阶段: 在实施过程中,要确定实现的目标,并对未实现的目标进行改进。为提升检验环节效能,需构建完善的监管检测体系。工程人员在规划阶段工作时,检察部门主管要定期抽查工作进度,并通过随机抽样和调查表了解仪器运行效果,并反馈给各个部门。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改善实施方案,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4)总结(行动)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对前面三个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然后评估医院的维护工作、效益和目标的实现情况,以确定维护管理工作是否达到各个阶段的目标。同时,需要确定造成目标与期望不符的主要因素,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改进方案,以实现目标。

1.3观察指标

1.3.1 管理质量。使用自制问卷评估器械管理质量,包括保养记录填写、日常巡检、指示牌悬挂、设备质控检查,分数越高说明质量越好。

1.3.2 设备故障率、维修(维护)及时率。调查两组器械的设备故障率、维修(维护)及时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0软件处理,均数±平方差(±s)为计量资料,行t检验,百分率(%)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管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管理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管理质量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保养记录填写

日常巡检

指示牌悬挂

设备质控检查

观察组

40

17.30±1.05

19.17±0.33

18.65±0.45

19.61±0.31

对照组

40

16.41±1.09

18.48±0.42

17.08±0.70

18.24±0.53

t

-

3.719

8.170

11.932

14.112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 设备故障率、维修(维护)及时率对比

观察组设备故障率、维修(维护)及时率好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设备故障率、维修(维护)及时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设备故障率

维修(维护)及时率

观察组

40

2(5.00)

38(95.00)

对照组

40

8(20.00)

31(77.50)

x2

-

4.114

5.165

P

-

0.043

0.023

3讨论

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循环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PDCA理论具有许多应用优势。其中,PDCA理论强调循环反馈,通过不断的检查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这对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非常重要,因为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通过不断地检查和改进,可以提高维修效率和设备的可靠性[2]。同时PDCA理论强调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通过收集和分析设备故障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维修需求。这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维修计划,并优化维修资源的分配,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可以提高维修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停机时间。值得的注意的是[3],PDCA理论还强调持续改进和团队合作,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维修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PDCA理论可以促使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改进维修流程。通过持续改进,可以不断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机构的声誉。而同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PDCA理论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的管理模式往往注重“指令式”管理,即上级向下级下达指令,下级执行。这种模式可能导致信息不畅通和决策集中化的问题。而PDCA理论则注重团队合作和持续改进,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决策和问题解决的过程[4]。这种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设备故障率、维修(维护)及时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基于PDCA理论的管理实施后,可显著提升管理效率,保证医疗设备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基于PDCA理论进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可提高管理质量,且能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保证设备维修、维护,有推广实践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飞.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戴明环(PDCA)方法的应用价值体会[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03):161-163.

[2]金光波. PDCA理论在本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12):174-176.

[3]刘严洲,赵金光. PDCA理论在我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装备维修技术,2021,(02):56-57.

[4]叶光磊,叶笑云. PDCA方法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20,33(2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