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效果

王春燕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应用在抑郁症患者中对其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8月到本院诊治的抑郁症80例患者资料,分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40例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在抑郁症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

关键词:心理护理;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

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心情长期处在低落的状态,且思维表现出迟缓,以及兴趣丧失等,情况严重的患者会产生自杀行为,有的患者还会产生幻想、妄想等相关的精神病症。存在严重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所以,临床需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进而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本文选取本院诊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分析心理护理应用在抑郁症患者中,对其睡眠障碍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治疗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中选取80例参与研究,时间区间为2022年11月~2023年8月。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在23~58岁之间、平均值(43.56±7.37)岁,病程5个月~7年之间,平均值(2.56±0.47)年。观察组40例,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在21~59岁之间,平均值(,4.14±7.63)岁,病程6个月~6年之间、平均值(2.67±0.59)年。以上临床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1)抑郁症确诊。2)睡眠障碍确诊。3)认知正常。4)配合研究。5)知晓研究。

排除标准:1)严重躯体疾病。2)其他引起睡眠障碍的因素。3)药物依赖。4)沟通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遵医嘱为患者用药,监测病情变化。提供整洁、卫生的住院环境,避免出现危险物品。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1)心理护理。抑郁症本身属于精神心理疾病,所以在患者护理中,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具体护理中,护理人员可通过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且保持语言温和、态度诚恳,获得患者的信任;对患者的主诉要耐心倾听,并对患者进行鼓励,让患者将内心的情绪宣泄出来;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可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引导,对其不安全感有减低作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心理疏导,对患者抑郁程度有减轻作用。

(2)扭转思维。指出患者思维模式中的消极点,引导其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扭转其思维方式,帮助其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过去的经历。帮助患者培养阅读、下棋、唱歌、做手工等良好的兴趣爱好,组织兴趣爱好相同的患者一起活动。让患者在感到情绪不佳时,通过深呼吸、身体放松等方式缓解情绪。

(3)宣泄疗法。目的是让患者将内心的痛苦,用宣泄情绪的方式表达出来,避免负性情绪长时间积压在患者内心中,导致抑郁症状加重。

(4)睡眠引导。营造良好睡眠环境,控制病房湿度与温度,维持空气清新,光线适宜,保证床褥软硬适宜,睡前6小时严禁饮用刺激饮品,如浓咖啡等,同时睡前泡脚。引导患者睡前放松,有意识地避免各种可能导致抑郁的问题;同时传授科学锻炼的效果,指导患者合理、适度的锻炼,通过增加激素水平的分泌来增强免疫力。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包括: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时间、日间功能等。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 % 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睡眠质量评分 (±s,分)

组别

例数

睡眠效率

入睡时间

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

睡眠时间

日间功能

观察组

40

0.68±0.19

0.73±0.29

0.74±0.16

1.11±0.26

0.59±0.24

1.48±0.21

对照组

40

1.56±0.26

1.57±0.43

1.58±0.34

1.89±0.34

1.62±0.31

2.45±0.47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不少人在平时的生活以及工作中,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部分患者由于承受的压力过大而导致抑郁症发生。通常抑郁症患者会出现较大的情感障碍,并且长期处于睡眠障碍的患者,易出现焦躁等不良情绪,并逐渐转化为暴力倾向,可演化为慢性致残性障碍,增加患者自残或自杀的概率。所以,临床中在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时,还需通过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对患者心理压力进行缓解,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心理护理作为临床常用护理模式之一,在诸多疾病护理中均有应用。抑郁症属于心理健康疾病类型,所以通过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改善,对患者病情缓解可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应用中,通过不同心理干预措施,从各方面对患者心理压力进行缓解,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使患者能正确面对自身疾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达到缓解病情,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睡眠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对抑郁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进而缓解该病症带来的不良表现。

参考文献

[1]张立静,牛静,侯静静,孙伟超,徐晶,王健.心理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05):132-135.

[2]赵一爽,徐慧敏. 想象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33):4853-4854+4867.

[3]李琴芳.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04):711-713.

[4]傅菊萍,来燕红,金彬彬,詹琴华. 正念冥想对抑郁症患者认知能力及睡眠障碍的影响[J]. 中国乡村医药,2021,28(02):46-47.

作者简介:王春燕(1983-),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工作单位: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研究方向:精神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