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手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指南

/ 2

肝胆手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指南

谢红梅

武胜县人民医院  胸外肝胆科  四川广安  638400

总有一些做了外科手术的患者会有这样的疑问,手术后为什么有些病人会带着根“管子”回来,有些病人却没有?这根管子有什么用?这根管子就是腹腔引流管,别小看这根管子,它是用来引流手术部位积血、脓液、渗液等的,目的在于避免腹腔内部感染等。对于很多外科手术患者来说,腹腔引流管至关重要,肝胆手术也不例外,因此一定要要做好它的护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肝胆手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一、什么是腹腔引流管?

先说说引流管,引流管是临床外科手术用来引流的,即经引流管将人体组织间、体腔中堆积的脓、血、液体等引流至体外,以防术后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放置于腹腔的管子即为腹腔引流管,它是指于腹腔内防止引流管或是引流条以此引流液体至体外的外引流术,正确的腹腔引流能够将积液、积血、积气、积涨、坏死组织、衣物等排出体外,以此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感染,并遏制组织坏死等,从而减轻炎症,促进伤口部位愈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

二、哪些患者需于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

目前,临床放置引流管分两种情况,即预防性、治疗性。

1、预防性引流

预防性引流管常用于肝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腹部大手术,用于监测,以观察腹腔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或是胃、肠、胆道、胰漏等。通过预防性引流管留置更利于医生及时了解患者术后病情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对症治疗,以防术后不适加重或是影响手术疗效。

2、治疗性引流

治疗性引流是指以引流原发病所致的腹腔积液、积血、积脓、坏死组织、异物等为目的。目前常用于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肝脓肿穿刺引流。治疗性引流的作用机制为引流胆汁、脓性液体,解除胆汁淤积,维持肠-肝轴的正常循环和胆汁酸稳态、减轻感染,改善肝功能等,为后面手术做准备。

三、腹腔引流管有哪些留管指征?

1、坏死病灶无法完全清除;

2、预防肝切除、胰腺切除及胃肠道术后发生胆漏、胰漏及肠漏等;

3、手术部位有较多渗血、渗液;

4、已形成局限性脓肿。

需要注意的是,肝胆手术等外科术后常规放置引流,术前可能无法完全确定哪种疾病必须放置引流管,一般需结合患者术中评估情况具体而定。

四、腹腔引流有哪些并发症?

1、感染:可能因引流管管道选取不当或是留置时间过长、引流管护理时未严格遵从无菌操作原则而引发感染。

2、出血:好发于术后、换药或是换管、并发感染时。

3、慢性窦道形成:因引流不畅、反复感染或是异物刺激、坏死组织、死腔残留、引流物放置时间过久等而形成。

4、脏器组织损伤:因引流位置深、解剖关系不清、临床经验不足等对周围组织、脏器等造成损伤,比如使肠管、肝脏、膀胱等受损。

5、引流管滑脱、阻塞和拔管困难:因术中为固定好引流管致使患者活动时脱出需再次插管而造成严重后果;或是管腔内有血凝块、脓块、异物等堵塞引流管;或是固定缝线过紧、留置时间过长而导致拔管困难。

6、引流管压迫肠管可能会引发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五、肝胆手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措施

1、术后护理

在完成手术后,需病房护士与巡回护士做好交接,病房护士需知晓患者手术情况、切口情况、敷料包扎情况、皮肤情况等,并知晓引流管种类、数量、引流部位、引流液性状等,特别应注意置管引流液量、性状等。期间,需标识好引流管并妥善固定好引流管,以保证其引流畅通。告知患者、家属引流管的作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并结合患者生理特点,告知患者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叩背,以利于痰液排出,避免肺部感染,并定时予以患者四肢按摩,以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以利于胃肠功能快速恢复。

2、肢体护理

对患者术后意识、生命体征、肢体感知与活动度等进行评估,一旦患者有躁动或是神志不清情况需行保护性约束,以防其抓脱引流管或是坠床等。同时,应予以患者常规腹带护腹,以防患者咳嗽或是躁动导致切口裂开。

3、引流管观察

对引流管内引流液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做好引流液颜色、量、性质的记录。一般来说,腹腔引流液为淡红色,且引流量在10-100ml,一旦引流液呈棕黄色、绿色则可有可能为胆漏;若是引流液内可见食物残渣、粪便等,则可能为肠漏;若引流管放置胰腺周围的出现了透明或是米汤样液体则可有可能为胰漏。若是引流管24小时未见引流物,则可能为管道堵塞或脱出;若是术后24小时内引流液仍持续增加且为鲜红血液,则表明腹腔出血。一旦有以上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4、引流管畅通护理

期间应保持引流管未折叠、扭曲,叮嘱患者翻身时不可压到引流管。术后巡视患者时,应进行引流管常规挤压,并对引流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

5、引流管固定护理

术后应做好引流挂深度记录,并标记好位置,以防其移位、脱出等,并将引流管固定于适宜位置。同时,应保证引流管有适当的活动长度,以防患者翻身或是活动时挣脱。此外,还需保证引流管妥善固定好或是行负压盘,以防牵拉或是误拔出引流管。在固定引流管时,应使其低于腹壁平面,避免引流液逆行回流引发腹腔感染。在协助患者翻身、活动时,可先行暂时夹闭引流管。同时,可合理应用管道滑脱风险评估表,每班护士交接时应查看引流管固定情况,并做好记录。

6、引流管更换护理

应定期进行引流袋、瓶或是负压球更换,并标注好日期。同时,应确保腹壁置管部位清洁、干燥,一旦出现了敷料潮湿、引流口伴渗出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敷料。此外,还需对置管部位的红肿、渗液情况进行观察。在行引流袋更换时,应行无菌操作,行引流袋更换前,更需对待换的引流袋、瓶或是负压球进行检查,确保其外包装无破损,且在有效期内后再行使用。更换引流袋时应检查引流管是否畅通,完成更换后应经捏挤引流管使引流液顺利流至引流装置内。

7、心理护理

术后巡视患者时,应多询问患者情况,并多了解患者心理,经放松技巧转移患者注意力,以面其过度关注自身情况而导致其焦虑、不安情绪加重而影响手术效果。

8、拔管护理

应结合引流量变化情况评估何时拔管,并严格遵医嘱拔管。拔管后,应对患者腹部不适情况予以密切监测,一旦引流管部位皮肤、敷料有渗出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处理。

9、健康教育

结合患者文化程度等予以其腹腔引流管护理目的、重要性等讲解,并耐心接待患者及家属问题,以提高患者配合度,使患者重视引流管情况,以防意外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