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导游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导游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刘超

临沂职业学院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乡村振兴深入推进背景下,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沟通城乡交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丰富群众生活的重要形式,由此也对乡村导游职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在简要概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导游职业能力基本构成基础上,探讨乡村导游职业能力培养路径,提出能力培养保障,以此为相关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为推动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导游;职业能力

导游是旅游运营主体与游客衔接的桥梁,是展现景区景点特色、传承发扬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新时期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导致乡村导游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导游人才培养活动中,必须要从新型人才需求出发,强化导游职业能力培养,确保学生能够具备完善的职业素养,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

1、乡村振兴背景下导游职业能力基本构成

乡村导游是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背景下出现的细分领域,是满足游客群体多元化旅游需求的重要条件。对乡村导游而言,应当具备如下方面职业能力:一是要具备导游专业知识和技能,要能够具备完成乡村旅游服务全过程能力,能够有效满足游客群体各种旅游服务需求。二是要具备乡村旅游特色服务方面的知识,能够向游客传递乡村旅游特色文化,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三是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职业视角解决乡村旅游服务过程中的问题,切实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四是要具备乡村文化认同感,愿意积极主动传播乡村文化,为乡风文明和乡村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2、乡村振兴背景下导游职业能力培养路径

2.1 全面融入乡村振兴内涵知识

乡村旅游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度实施背景下产生的,是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对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乡村导游队伍,因此在人才培养活动开展中,首先要全面融入乡村振兴内涵知识,确保导游对乡村振兴战略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把握乡村旅游特色,找准游客服务需求点,为游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在导游专业课程教学中,纳入乡村旅游相关课程,将乡村振兴政策以更加丰富的形式融入教学体系,更好的丰富学生知识结构,确保学生能够具备从事乡村导游的理论知识基础。

2.2 一专多能完善职业能力结构

乡村旅游具有多种旅游业态相互融合特征,需要导游具备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具备一专多能的职业能力结构。因此在人才培养活动中,要开设多种与乡村旅游相关的专业课程,帮助学生将各种知识有机贯通,从专业视角解释和传递乡村旅游文化,推动乡村文明建设传播。例如在乡村旅游活动中,导游要具备良好的新媒体直播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直播平台的操作技能和技巧;要具备研学旅游的团队组织能力,能够适应大中小学生学习特征,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各种研学活动中来;要具备良好的非遗文化储备,能够将非遗文化传递给游客群体;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和协调能力,敏锐感知不同游客群体的心理,以灵活的方法确保旅游活动顺利推进。

2.3 全面提升乡村导游职业修养

乡村导游职业修养是指从旅游项目组织前期至后续服务的各个环节,乡村导游都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带动力、感染力,能够真正将乡村旅游的优势和特色展现出来,能够真正带动游客参与到旅游项目中来。这就要求乡村导游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行为带动能力,展现出导游职业的独特魅力。在导游活动中,要通过美的传递,积极带动乡风文明建设,成为乡风文明的建设者和带动者;要能够以更加规范的导游行为,带动乡村旅游朝向规范化方向发展;要能够切实以多样化的旅游项目开发,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满足游客群体心理诉求。在导游人才培养活动中,要善于利用多种实践场景,实现对学生职业修养的有效培养,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导游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能够根据导游职业特征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成为新时代乡村旅游的创新带动者。

2.4 深入乡村实现个人职业成长

对学生而言,个人职业能力发展离不开职业环境的熏陶,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还应当深入乡村加强实现,更好的实现个人职业成长[1]。在培养体系上,应当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有效产教融合方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实践训练场景。学生在实践参与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认识自身技能应用和职业能力结构欠缺之处,有针对性的优化改进,以此才能够形成更为完善的职业能力结构,奠定从事乡村导游职业坚实基础。要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团队实践指导能力,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实践训练各个环节,准确评估学生职业能力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做好评估和引导,帮助学生快速提升个人职业能力。

3、乡村振兴背景下导游职业能力培养保障

3.1 明确职业能力培养导向

乡村导游职业能力的有效培养,必须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要求为导向,将培养目标细化,并制定出层次性、阶段性培养计划。在导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要设计出乡村导游的特色之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估等方面,有体现出乡村导游与细分职业的差异之处,使学生在开始就能够了解从事乡村导游所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

[2]。在教学设计中,要将乡村导游应当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素养纳入目标体系,并结合不同知识点特征,设计更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组织中,要积极利用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切实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2 强化职业能力系统评估

导游职业能力成长是螺栓式上升、持续性成长的过程,因此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必须要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系统性评估,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准确发现培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调整优化培养方法,切实提升人才培养成效。在定性评估方面,应当根据乡村旅游特征,将职业能力细分为不同指标,明确对应的规范要求,使学生能够了解自身成长目标。在定量评估方面,应当以层次性提升为主,明确不同学习阶段所应当达到的考核标准,通过学生自主考核了解成长不足。在确保学生最终完成终结性评估后,真正成长为具备综合性职业能力的乡村导游人才。

3.3 创新导游实践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是导游职业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人才培养活动开展中,必须要适应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新型要求,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技能提升有效衔接,推动学生职业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应当采用支架教学法、项目研讨法等,帮助在深度学习过程中,有针对的提升个人实践能力[3]。在实践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企业导师的指导作用,积极向乡村旅游经营者、游客等群体学习,更好的弥补实践能力不足,推动职业能力不断提升。

4、结束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导游职业能力培养是导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变革的必然要求,对相关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须要切实改变传统教育理念,细化职业能力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方法,以此才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导游人才。

参考文献

[1]凌默利,李学宏,刘涛.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旅游,2023(13):63-66.

[2]易伶,孟路文,李云.乡村振兴背景下导游职业发展与能力分析——以云南导游为例[J].旅游纵览,2022(15):17-19.

[3]郝丹璞,徐姣.乡村振兴战略下旅游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农业与技术,2022,42(12):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