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MW机组RUNBACK功能的设计与试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660 MW机组RUNBACK功能的设计与试验

梁东梅

大唐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渭南市   715501

[摘要] 660 MW机组稳控压出力控制、给水泵、空预器、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RUNBACK功能的逻辑回路与试验研究方法,对送、引风机进行RUNBACK功能的动态模拟试验,并试验结果说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 DCS;660 MW机组;RUNBACK;动态试验

引言   

锅炉设备为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半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锅炉型号DG2120/25.4-II2。燃用黄陵煤掺配当地煤种。每台锅炉配置5台双进双出磨煤机,三大风机均为轴流式风机、动叶调节方式;每台炉1台静电除尘器和1套正压浓相除灰系统。

汽轮机设备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N600―24.2/566/566超临界、三缸四排汽,一次中间再热、单轴、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机组的铭牌出力(TRL)为644MW(当采用静态励磁、电动主油泵时,扣除所消耗的功率)。

分散控制系统采用上海FOXBORO有限公司的I/A系统。其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系统(DA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顺序控制系统(SCS)、旁路系统(BPS)、炉膛安全监视系统(FSSS)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系统(ECS)以及汽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EH)等。DCS的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历史数据站、过程控制站的CPU均采用Core 2(TM)双核处理器;通讯介质采用超五类双绞线或光纤,通讯速率100Mbps,网络类型MESH。

本文通过RB试验检验其控制功能、逻辑、时序等设计的合理性,当RB发生时,能否在运行人员不干预的情况下完成自动减负荷,考验机组整体的适应能力,在现有设计的控制模式下(联跳其他辅机、减粉、燃油投入等),当一台主要辅机跳闸时机组能否平稳地从大负荷过渡到低负荷状态,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1.1功能介绍

“稳控压出力”控制空预器、给水泵、一次风、送、引风机RUNBACK功能是指机组在高负荷运行时,正常运行时RB发生,通过协调控制系统,迅速降低锅炉与汽机的出力,使整台机组安全、快速地降到能够维持的负荷点。

1.2触发与复位逻辑

为防止RUNBACK信号误发,触发逻辑采用风机跳闸信号(正常停运不会发出)、复位逻辑采用风机运行信号,跳闸与运行信号分别来自不同接点。以送风机为例RUNBACK信号形成逻辑图如图所示。

 

 

    a. 触发逻辑在RUNBACK功能投入后,若机组有功功率>450 MW,2台运行的送、引风机其中1台跳闸,则触发RUNBACK信号。

b. 复位逻辑以下3种逻辑满足其一就可使RUNBACK功能复位:RUNBACK功能退出;机组有功功率降至330 MW以下;跳闸侧风机重新启动。

1.3  RB动作过程和程序

1.3.1投油逻辑:

RB动作后直接投小油枪B2--B6,5S后投小油枪A2、A5,再5S后投大油枪A1,再10S后投A3, 再10s后投A4,再10S后投A6。

1.3.2跳磨逻辑:

运行磨台数大于3台时,RB发出跳磨指令。如果D磨运行,则立即停D磨,10s后发出停C磨指令。如果D磨未运行,则立即发出停C磨指令。

1.4 动作内容

1.4.1机炉主控及煤主控:

电气RB时,AGC退出,负荷高低限释放,协调方式下按照相应的目标负荷和变负荷率减负荷。

非电气RB时,煤主控切手动,锅炉主控跟踪煤主控测量值,协调切至机跟随。

主汽压力定值采用滑压方式运行,不同类型RB工况下滑压速率也不相同,送风、引风、空预器RB时压力变化速率为0.6MPa/min,一次风RB时压力变化速率为0.4MPa/min,给水RB时变压速率为0.4MPa/min。

负荷指令按照不同的RB速率(XX MW/min)滑向辅机最大出力对应的负荷,

实际负荷会按照压力实际的降压速度下降至RB目标负荷。

1.4.2给水控制逻辑:

RB过程中给水流量调节、中间点温度控制器保持自动状态,调整给水流量,给水量定值是按照实际负荷(或目标负荷)对应的函数生成的。

调节过程中不加延时惯性环节,非给水泵RB时按照设定的速率快速减水,给水泵RB时运行给水泵勺管自动开至最大。

1.4.3汽温控制逻辑:

RB过程中,一级过热器减温调节、二级过热器减温调节、再热器喷水减温调节保持自动状态,RB发生后,将一级过热器减温调节阀、二级过热器减温调节阀、再热器喷水减温调节阀开度限制在20%以内保持30秒,30秒后根据汽温进行自动调节。

1.4.4 一次风压调节

  RB动作后风压定值设定为7kPa

一次风机RB动作后后,将正在运行的一次风机动叶超驰开至50%,3秒后释放继续自动调节;

运行一次风机电流大于110A时闭锁动叶增;

一次风机跳闸后,关闭调节动叶,延时2秒关闭出口挡板。

1.4.5引风调节

保持在自动调节状态;

引风机跳闸后,调节动叶保持不变,延时2秒关闭入、出口挡板。

1.4.6送风调节

送风机RB动作后后,将正在运行的送风机动叶超驰开至70%,30秒后释放继续自动调节;

运行送风机电流大于90A时闭锁动叶增;

送风机跳闸后,关闭调节动叶,延时2秒关闭出口挡板;

氧量、送风自动调节在手动状态。

1.4.7闭锁偏差大逻辑:

RB过程中,闭锁主汽压、燃料、送风、氧量、引风、一次风压、给水、汽温、中间点、除自动回路的被调量与设定值偏差大、指令与反馈偏差大切手动。

2 RUNBACK功能动态模拟试验

2.1通过过RB试验检验其DCS的控制功能、控制逻辑、时序等设计的合理性,当RB发生时,能否在运行人员不干预的情况下完成自动减负荷,满足机组稳定运行的要求。

2.2考验机组整体的适应能力,在现有设计的控制模式下(联跳其他辅机、减粉、燃油投入),当一台主要辅机跳闸时机组能否平稳地从大负荷过渡到低负荷状态,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2.3通过RB试验取得机组正常运行时不易取得的工况数据,对机组安全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2.4机组RB试验时,参数波动范围不危及机组安全和不引起机组保护动作跳闸,即为合格。

在整个过程中,机组各个主要参数极限值见表:

初始值

最高值

最低值

终值

负荷(MW)

446.77

446.77

346.02

346.02

主汽压力(Mpa)

17.89

17.89

16.22

16.22

总风量(T/H)

1832.6

1832.6

1752.6

1752.6

给煤量(T/H)

215.57

215.57

171.8

171.8

一次风压(KPa)

8.35

8.35

3.73

5.88

给水流量(T/H)

1280.1

1280.1

728.1

850.2

氧量

2.8

4.5

2.1

3.2

炉膛负压(KPa)

-58

-58

-455

-99

主汽温度(℃)

561.59

561.59

555.21

555.25

再热汽温度(℃)

553.79

553.79

548.11

548.32

   3结论

    a.由于现场运行条件限制,这次我们选择了相对难度较大的一次风机RB动态动态试验,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从以上各个主要参数的RB报告数据及曲线不难看出:RB发生时,依靠自动调节系统及RUNBACK功能,机组主要参数均能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完全能够保证机组在事故工况下的安全运行。

b. 进行送、引风机RUNBACK功能的动态试验有效地验证逻辑的合理与正确性,为RUNBACK顺利投入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倪逸超.超临界机组Runback控制方案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4):94-97.

[2]赵磊,包立军,赵太磊等.630 MW亚临界机组辅机故障减负荷控制策略逻辑优化[J].电工技术,2023(01):183-186+201.

[3]王磊.辅助机故障快速降负荷功能的设计及试验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6):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