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相控阵雷达技术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8
/ 2

现代相控阵雷达技术发展

路广勇

150424198309165412

摘要:在当今社会雷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既可以用于军事也可以用于民用,雷达主要用来进行探测目标,当然对雷达的性能也提出了要求,那就是雷达必须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进行工作,可以及时地跟踪发现目标,并能够进行有效的传输。可是当下环境越来越复杂,任务也越来越多,有些目标还具有隐形的能力,在低空以高速度进行飞行的飞行器都可能进行捕捉,所以对雷达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雷达技术、相控阵雷达、发展历程、未来趋势、工作原理、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相控阵雷达的工作原理

阵列天线:相控阵雷达由大量的天线组成,这些天线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并且可以独立控制。每个天线均可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信号。波束形成:通过调整每个天线的发射信号的相位和幅度,相控阵雷达可以形成一个或多个指向特定方向的波束。这样可以使雷达系统的主要能量聚焦在目标方向上,提高目标探测和跟踪的效果。波束扫描:相控阵雷达可以通过改变发射信号的相位差来改变波束的方向。通过逐个改变天线的相位差,可以实现对整个扫描区域的覆盖。相比传统的机械旋转雷达,相控阵雷达可以更快地扫描目标,并且具有更灵活的扫描模式。目标探测和测量:当波束与目标相交时,相控阵雷达会接收到目标返回的回波信号。通过分析回波信号的时间、频率、幅度等特征,可以实现目标的探测、跟踪和测量。相控阵雷达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目标。总的来说,相控阵雷达通过独立控制阵列天线的发射和接收信号,实现了电子扫描和波束形成,从而实现对目标的高分辨率成像和精确跟踪。相控阵雷达具有快速、灵活和高性能的特点,在军事、航空、导航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相控阵雷达存在的问题

1.抗干扰能力不足

旁瓣干扰:相控阵雷达的波束形成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旁瓣,即除了主波束以外的其他方向上的波束。当存在强干扰源位于旁瓣方向时,这些干扰信号可能会进入系统,降低雷达的性能。由于旁瓣的能量通常比主波束低,因此相控阵雷达对旁瓣干扰的抑制能力可能较弱。来自其他雷达的干扰: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可能存在多个雷达系统共存的情况。这些雷达系统的发射信号可能会对彼此产生干扰,特别是当它们工作频率相近时。相控阵雷达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无法有效区分目标回波和其他雷达的发射信号,导致干扰。被动干扰:相控阵雷达在接收模式时可能受到来自其他无线电源的干扰,如通信设备、雷达干扰器或敌对电子战系统。这些干扰源可能以有意的方式发送干扰信号,包括噪声、干扰调制等,以干扰相控阵雷达的正常工作。由于被动干扰信号没有明显的特征,相控阵雷达可能难以将其与目标回波区分开来。

2.成本高昂

天线阵列:相控阵雷达需要使用大量的天线单元来构成天线阵列,每个天线单元都需要具备较高的性能和精密的制造工艺。这些天线单元的制造和组装成本较高,特别是在高频段工作时,要求的精密度更高。信号处理:相控阵雷达需要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和计算,以实现波束形成、目标检测和跟踪等功能。这些算法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因此需要使用高性能的处理器和专用芯片,进一步增加了系统的成本。频率带宽:相控阵雷达通常需要覆盖较宽的频率带宽,以实现高分辨率的目标探测和距离测量。宽频带的设计要求对天线和电子组件的性能要求更高,而且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可靠性和维护:相控阵雷达的组件和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可靠性,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长时间运行。这就要求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和零部件,并且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质量控制,这些都会增加成本。此外,相控阵雷达的维护和维修也比较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增加了后期使用的成本。

3.目标跟踪精度不高

路径预测:目标的运动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高速移动或变换航向的目标。在目标运动过程中,相控阵雷达需要能够准确预测目标的未来位置,以便将波束聚焦在目标上。如果路径预测不准确,将导致波束偏离目标而无法有效跟踪。目标遮挡和混叠:当目标与其他物体或地形相遮挡时,目标的回波信号可能会被遮挡物反射或散射,导致目标回波混叠或丢失,从而影响目标的跟踪精度。目标分辨率:相控阵雷达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分辨率,即能够识别和区分出空间中不同目标的能力。低分辨率可能导致多个目标被错误地合并为一个目标,或者无法准确识别出小尺寸目标,从而影响跟踪的准确性。信号处理:相控阵雷达的信号处理算法对目标跟踪的精度至关重要。如果算法设计不合理或者参数设置不准确,可能会导致误检、虚警或漏检等问题,从而影响目标跟踪的准确性。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1.通过引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和抗干扰信号处理算法提高相控阵雷达的抗干扰能力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通过实时调整天线阵列的波束指向和形状,以最大程度地聚焦在目标上,并减少干扰和杂波的影响。该算法基于接收到的信号来计算和调整每个天线元素的权重和相位,使得波束能够对目标进行更精确的定位和跟踪,同时抑制掉干扰信号。通过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相控阵雷达可以降低对干扰源的敏感度,提高抗干扰能力。抗干扰信号处理算法:抗干扰信号处理算法主要通过滤波、时域或频域处理等技术,识别和抑制干扰信号。该算法可以通过分析反射信号的特征(如频谱、时域特性等),将干扰信号与目标信号进行区分,然后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干扰信号进行消除或抑制。抗干扰信号处理算法的目的是提高目标信号与干扰信号之间的信噪比,从而提高目标检测和跟踪的准确性。

2.结合多传感器融合和数据关联技术可以提高雷达系统对多目标的跟踪和定位精度

多传感器融合:多传感器融合是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如雷达、红外、光学、声纳等)的信息进行综合利用,以获得更全面、一致和可靠的目标信息。通过融合多个传感器的数据,相控阵雷达可以弥补各种传感器的局限性,并提供更丰富的目标特征和上下文信息。例如,相控阵雷达可以提供目标的位置和速度信息,而红外传感器可以提供目标的热特征,通过融合这些信息,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和跟踪目标。多传感器融合能够提高目标的检测概率、减少虚警率,并提高目标的定位和跟踪精度。数据关联技术:数据关联技术是指将从不同传感器获取的目标数据进行关联和匹配,以准确确定目标的身份和轨迹。在多目标环境中,不同传感器可能会检测到相同或相似的目标,并生成一系列跟踪报告。数据关联技术会根据目标的特征、运动模式和时空信息等,将这些跟踪报告关联起来,识别出目标的身份和轨迹。相控阵雷达可以与其他传感器共享数据并进行数据关联,从而提供更准确和完整的目标跟踪结果。

3.随着集成电路和射频器件的发展相控阵雷达的成本也将逐渐降低

集成电路技术还可以提供更高性能、更低功耗的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相控阵雷达的性价比。射频器件的进步:射频器件是相控阵雷达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射频技术的发展,射频器件的性能不断提升,同时也在成本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新型射频器件的研发和应用,比如半导体材料的改进、集成射频前端芯片的开发等,有效降低了相控阵雷达的制造成本。此外,射频器件的小型化和高度集成化也有助于减少系统的尺寸和重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规模效应和产业发展:随着相控阵雷达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材料、制造和测试等方面的成本,并推动供应链上的优化和改进。此外,众多企业在相控阵雷达领域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竞争,也促使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参考文献

[1] 雷达技术发展综述及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未来趋势[J]. 李均阁.甘肃科技,2012(18)

[2] 相控阵雷达技术在监狱报警体系中应用研究[J]. 王守银.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