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不卫生有哪些危害

/ 1

食源性不卫生有哪些危害

陶红霞

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攀枝花  617000

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吃入许多的食物以获得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供给身体需要,但在食入的过程中不注意就会引发中毒,那么具体有哪些危害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危害的种类:

1细菌的危害: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会引起常见的呕吐、腹泻、发烧、神经性中毒甚至死亡,它们会滋生在肉类、面包等里面。

2病毒的危害:常见的肝炎病毒、轮状病毒等会引起发热、嗜睡、恶心,尤其是集体用餐很容易传播。

3金属的危害:吃了污染水浇灌的菜、粮食可能会导致铅、汞等金属中毒。

4化学污染:农药、兽药、添加剂残留,食品添加剂等在使用过程中不按标准喷洒农药,使用过量的农药残留在蔬菜、瓜果上;霉菌毒素,例如霉变的花生、玉米、坚果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贝类毒素;贝类毒素大量存在贝类里,会引起神经麻痹、冷热不分,失去记忆, 严重会导致死亡;河豚毒素也会引起急性中毒。

5 常见的寄生虫:瓜果、蔬菜上生长的蛔虫、绦虫等寄生虫人感染后会出现贫血、消瘦、腹痛等症状对儿童生长发育特别有害。

二、大众存在的认知误区:

认知误区1:“不干不净吃了不生病”,殊不知一不小心就会吃入寄生虫。

认知误区2:霉变的玉米、坚果等把霉变的颗粒捡出来就可以了,其实只要有霉变整袋的颗粒已被污染。

认知误区3:农药随便洒会挥发,兽药等不按规定使用,农药洒多了就会残留去不完最会通过食用进入身体里。

三、提升食用食品的安全性措施

1 注意个人卫生,生吃食物要清洗干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其中个人卫生尤为关键。在食用生食时,通过彻底清洗食材表面,可以有效去除可能存在的污垢、细菌和其他潜在有害物质。这有助于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因为很多微生物通常附着在生食的外表。通过遵循规范的清洗程序,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原始营养价值,还能减少人体对潜在危害的暴露,为健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减少食品存放时间。长时间存放的食品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感染,这可能导致食物的变质和潜在的中毒风险。特别是对于经过加热的半成品,将其在4℃冷藏有助于有效地延缓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障加热至透彻是预防潜在病原体的有效手段,尤其对于婴儿和老年人。这两个群体通常更为脆弱,其免疫系统较为敏感,因此必须更加谨慎对待食品安全。避免食用剩饭菜,特别是对于这两个脆弱的群体,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他们患上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3不吃、不用污水浇灌蔬菜、瓜果。污水可能携带有害的病原体和化学物质,成为一种潜在的食品污染源。如果这些污水用于蔬菜和水果的灌溉,就可能导致这些有害物质残留在食品中,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选择清洁的水源对于农田的灌溉至关重要,以确保农产品在生长过程中不受到污染。清洁水源的使用不仅有助于防范水源污染,还可以减少土壤中有害物质的累积。通过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农田规划,可以有效降低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的食品。

4按规定使用农药、兽药、添加剂等。农药、兽药和添加剂的使用必须遵循规定的用量和方法,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这些物质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和畜禽的疾病,减少害虫的侵害,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然而,过度使用这些物质可能导致残留物超出安全标准,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按照规定的用量和方法使用农药、兽药和添加剂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合理的使用不仅有助于维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农业生产者和从业人员应当接受相关培训,严格遵循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达到安全可控的水平,为食品供应链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5玉米、坚果等保存时要通风、干燥,变霉食品应处里不能吃。霉变的食品可能产生毒素,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通过提供良好的保存条件,如通风和干燥,能够有效地减少食品霉变的可能性。一旦食品发现变质,必须及时处理,严禁食用。处理方式可以包括彻底清除受影响的部分、更换存储容器等,以确保变质食品不会对其他食品造成污染。这不仅是对个体食品安全的保护,同时也是对整个食品供应链的负责,确保消费者在食用过程中不受到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