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工厂中供电安全的保障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7
/ 2

现代化工厂中供电安全的保障策略

作者姓名:张国懿

单位名称: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分公司

单位省市:辽宁省盘锦市

单位邮编:124022

摘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工厂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一旦供电中断或故障,将对生产进程、设备运行和数据管理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供电安全策略,确保工厂的持续供电和生产的顺利进行,成为现代化工厂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研究现代化工厂中供电安全的保障策略,分析供电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现代化工厂供电安全保障策略

1供电安全的重要性和挑战

1.1供电安全的重要性

①维持生产连续性:供电安全是工厂持续运营的关键因素。稳定的供电能够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生产中断和生产能力的下降。②设备保护:供电安全策略涉及到设备的电气安全,包括对设备进行正确的电气接地、过载保护、绝缘保护等措施,有助于保护设备免受电气故障和电击等危害。③数据管理与安全:现代化工厂依赖于电子数据管理系统,供电安全保障了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的可靠性,避免数据丢失和安全威胁。

1.2供电安全面临的挑战

①异常电力波动:电网中可能存在电压不稳定、频率波动、短暂中断等问题,这些电力波动可能对工厂的设备和生产过程造成影响。②天气灾害:恶劣天气条件如雷击、风暴、洪水等可能导致供电中断或设备损坏。③人为因素:不当的操作、维护不到位、电气设备的错误安装等人为因素可能导致供电事故。④供电系统老化:供电系统的老化和设备的磨损可能导致电线短路、设备故障等问题,危及供电安全。

2现代化工厂中供电安全的保障策略

2.1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①联机监测和维护:建立有效的联机监测系统,对供电系统各个关键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和潜在问题,并进行及时维护和修复,以防止故障的发生和扩大。②强化设备检修和维护: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检查和测试供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如变压器、开关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减少故障的概率。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设备,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③应急备用设备:建立应急备用设备,如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组等。在主电源故障或紧急情况下,备用设备可以及时接替供电并保持供电连续性,确保关键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④多源供电和分布式发电:引入多源供电和分布式发电系统,将供电系统从单一供电源改为多源供电,在主电源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至备用供电源。分布式发电系统具有更好的负载分担能力,可以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⑤建立故障预警机制:通过技术手段建立故障预警机制,监测供电系统中出现的潜在故障迹象,及时预警和处理潜在的风险,减少故障对供电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2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管理

①安全政策和流程制定:制定明确的网络安全政策和流程,包括访问控制、用户权限管理、密码策略、数据备份和恢复等方面。确保所有员工都了解并遵守这些安全政策和流程,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②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警惕性。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识别和应对网络威胁的基本知识、社会工程学攻击的预防等。员工应该了解如何识别和报告可疑的网络活动,并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和回应网络安全事件。③网络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配置和维护网络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以监控和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网络防火墙可以在网络边界上过滤和控制进出的数据流量,确保只有合法的流量被允许通过。入侵检测系统可以监测网络中的异常活动和攻击,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④强化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设立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为所有用户分配适当的权限和访问级别。使用强密码和多因素身份验证方式,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访问关键系统和数据。定期审查和更新用户权限,及时注销或禁止不必要的账户。⑤定期漏洞扫描和安全更新: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并及时修补和升级系统中的安全漏洞。确保所有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网络设备的安全更新和补丁都得到及时安装和管理,以减少系统受到已知漏洞的攻击风险。⑥日志和事件监控:配置和管理日志和事件监控系统,记录和分析网络活动、访问日志和系统事件日志,及时识别异常行为和潜在的网络攻击。建立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系统(SIEM),自动分析日志以发现潜在威胁,并采取相应的响应和处理措施。⑦定期备份和恢复测试:定期备份关键数据和系统配置,并进行恢复测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备份数据应离线存储,以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

2.3推进供电设备数字化转型

①数据采集与分析:引入传感器、智能监测装置和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供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关键参数,例如温度、压力、电流等。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准确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实现故障预警、异常诊断和预测性维护。②远程监控与控制:建立远程监控和操作系统,通过互联网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对供电设备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运维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终端设备随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操作和调节,提高设备的响应和处理速度,减少故障时间和成本。③智能预测和优化:运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对供电设备进行建模和预测,提供供电系统的运行优化方案。例如,利用数据模型和算法进行负荷预测,预测优化电网负载,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效率。同时,通过优化设备运行参数,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能耗。④故障管理和维修支持:建立设备故障管理数据库,记录和分析供电设备的故障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故障诊断和维修支持,优化维修计划和资源配置,减少故障处理时间,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⑤系统集成与互操作性:确保供电设备数字化平台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和集成。通过系统集成,建立统一的监控和管理平台,实现供电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运维,提高系统的一体化控制能力和整体效益。

2.4加强供电系统规范管理

①建立规范和标准:制定供电系统的规范和标准,明确各项技术要求、安全要求和工作流程。规范和标准可以涵盖供电系统的设计、施工、运维和维护等方面。确保供电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相符。②强化监督和检查: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对供电系统进行检查和评估。监督和检查可以包括设备运行状况的抽查、工作人员的操作符合度、文件和记录的完整性等。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规范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③健全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的供电系统管理流程,明确各项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包括项目管理流程、设备维护管理流程、安全管理流程等。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减少管理漏洞和流程上的失误。④加强安全意识和培训:开展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工作人员对供电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视和意识。培训内容可以涵盖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流程、事故预防措施等。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并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能够正确处理日常工作中的安全问题。⑤数据管理和记录: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记录系统,对供电系统的关键数据进行记录和备份。包括设备运行数据、维护记录、故障处理记录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支持和参考。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化工厂中,供电安全是保障工厂正常运行和员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工厂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供电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定期进行电气安全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修复。此外,工厂应配备专业的供电人员,确保供电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维护,提高工厂的运行效率和员工的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徐有强.现代化工厂中供电安全的保障策略[J].工程与建设,2023..

[2]徐红梅.对工厂供电的安全性策略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