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6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措吉

中共海南州委党校 813099

摘要:在全力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所做的一项重要决策,这对于三农工作开展取得更多新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十九大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等等。客观而言,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无条件服从党的指挥,除此之外要重视人才的作用,将更多的人才部署在乡村振兴战略当中。

关键词: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后备队伍 建设

一、民族地区后备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流动性大

即便是海南州年年都有通过各种不同方式来储备年轻村干部,不过,却又存在不少后备干部得不到有效稳固导致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比较年轻的干部,会由于外出务工、自主创业、考录公务员等的相关因素的存在导致离开后备干部队伍。整体来说,海南州后备干部的流失大致分为两种情况,分别为正常流失、隐性流失。

(二)日常管理不够规范

后备村干部各有各的优势,各方面的素质并不相同,队伍的日常管理责任重大。缺少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参与机制的顺畅性不佳、能刚难匹配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参与机制不顺畅。

(三)关系嵌入性不强

后备村干部并不是村级两委干部,也不是机关事业单位公职编制人员。由于不太认同自己身份,不少后备干部总是有着深深的自卑感,在处理村级事务的过程中畏手畏脚。

二、民族地区后备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乡村两级组织重视不够
乡级组织重视程度不够。村级组织重视程度不够。即便是制度上已有明确要求需建立驻村的镇(街道)班子成员+村两委干部+后备村干部的结对方式传帮带,有能力的后备干部失去了有效的实践锻炼机会,群众基础弱、进村两委干部队伍十分困难也就成为了必然结果,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村庄的长期发展,也导致干部队伍的长远建设受阻。
(二)干部培养不到位
制度要求县级组织部门需负责后备村干部的岗前培训,各村月月都要组织至少一次理论学习,不过,现实执行中存在重选拔轻培养的思想、缺乏针对性及实用性培训的问题。

(三)激励机制不健全

工资待遇低。后备干部属于全职脱产干部,必须日日按照工作时间去上班,工资是支撑生活的主要来源。由于工资待遇是由州县按比例承担补助,缺额部分由镇村两级统筹解决,但是由于个别镇、村经济薄弱,导致部分后备村干部到手并不多。激励奖惩机制缺失。

三、民族地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优化路径

(一)加强源头建设,优化方式

要通过吸睛的方式壮大后备干部队伍,巩固好现任后备村干部队伍,首当其冲要做的事情是结合具体情况持续在顶层设计上进行强化,对各项制度建设予以健全。其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实施需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实处,且要因地制宜不可出现生搬硬套的问题,后备干部的选用要以合适为基准。注重强化后备干部的引进机制、退出机制、培训机制、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工作的顶层设计,保障后备村干部的乡村治理作用发挥到最大。

(二)坚持因人施策,完善机制

健全结对培养机制针对后备干部由于基层经验中不足,未能良好地适应农村工作的问题,可发挥其所在村挂点县级领导、镇级干部、村级两委的作用,达到3+1传帮带的目的,以帮助他们适应工作,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难题,促进工作的良好开展。整体而言,后备村干部在乡村的治理中,能否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取决于各自的能力、综合素养,这同时也是促进其更快地适应工作,便于未来的角色转化,胜任村干部的职位。另一方面,促进理论学习和参观交流的融合,聘请行业专家、致富带头人等优秀乡村人才进行授课;优秀党组织书记、丰富经验的基层干部进行经验分享,从而让培训工作更落实到实处。此外,还可以组织后备干部到乡村振兴示范点、红色教育基地等学习和体验,在沉浸式的教育中,达到视野的拓展、知识面的丰富,以促进其培训积极性提升,获得良好的培训成效。

(三)注重双向激励,严管厚爱

建立健全化的后备村干部参与乡村治理监督机制,通过多维协调管理,不仅有助于增强后备干部的约束能力,还能能让村民利益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其一,要求基层政府做好组织监督、制定并出台有关后备村干部监督的文件制度,达到由制度的角度保障监督工作的良性开展。基于此,清晰监督范围,规划合理的监督流程,为更良好地开展监督工作夯实基础和依据。其二,结对对象应起到督促监督的作用,基于此,扩大监管范围,以便后备村干部的所有工作,均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建立谈话提醒制度,结对培养人在工作过程中,若发现后备干部出现了不良苗头,应予以及时的谈话提醒,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予以督促改进。由此达到从源头禁止贪腐的目的。其三,要求人民群众全面做好日常的监督工作,包括:后备村干部招聘、任用、提拔等。制定详细的村务工作清单,将后备村干部的工作权限和权力予以公示,从而更好地接受群众的监督。基于此,搭建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产生覆盖全面的监督网,有效地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将村民代表对后备干部的监督纳入民主评议之中,由此形成奖罚分明的机制,促进监督工作的更良好开展。最后,搭建优良的监督氛围,如:在村务公开栏中,粘贴相应的警示海报、宣传标注语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时时警示的作用,形成威慑力和强大的监督氛围。

)完善激励机制

激励因素所涵盖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如成就、赞赏、工作对自己价值的体现等等,这些因素的满足后,人的精神世界会比较充实,内心会比较愉悦,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职业幸福感,对此,薪酬待遇的提升、保障机制的建立需要两手抓,保障机制应以激励为导向,由多个方面去满足后备干部的现实性需求、潜在性需求。一是加强政治激励。首先,对工作上贡献卓著的后备村干部提供推荐评优机会,将没有加入党组织的年轻干部优先纳入到入党积极分子的范围,成为党的队伍的一份子。其次,拓宽村级党代表和人大代表的选拔范围,支持优秀的后备村干部参与党代表、人大代表的评选工作。二是重视精神奖。有必要对五一、七一等节日多加重视、利用,通过这些节日积极推行基层干部评优或者向先进看齐活动,评选优秀干部等的荣誉称号,对那些表现优异贡献突出的后备干部进行表彰,以激励其他后备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性竞争循环效应。三是实施绩效奖励。把工作业绩与绩效关联到一起,通过多劳多得的原则去构建因地制宜的绩效奖励机制。如通过对年度考核的重视,将考核结果和绩效奖励关联到一起,基于后备村干部考核等次去发放绩效,以激发后备干部们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持续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搭建干事舞台,人岗相适

基于整体上而言,选好后备村干部以及培训好后备村干部是用好和发挥好村干部积极作用的关键性基础。必须要结合后备村干部的实际情况安排在材料的位置上,即真正的用好后备干部。必须要全面贯彻实施选而优则用的人岗匹配原则,除此之外还应该结合各个基层的情况不断创新考核方式,畅通上升机制,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要及时淘汰,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人要注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