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知识 提升素养——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4
/ 2

内化知识 提升素养——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策略

张小东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高级中学    陕西延安   717500

摘要:基于新课程教学理念,高中地理教学中要能够对课后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进而让学生在作业中有更多的收获。为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能够在基于知识内容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有效的落实课后作业。本文重点阐述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策略,进而让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也促进学生地理学习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策略

基于新课程教学理念,高中地理教学中在对课后作业进行设计时,要注重采用更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在作业中有更多的收获。为此,这也就需要教师能够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做好学科教学的规划,对作业内容做到精心的设计。并在作业中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情境,以此启迪学生思维,也促进学生操作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进而达到对知识深化理解的目的。

一、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特点

在当前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后作业的设计中,要能够有意识的设计多样化的形式,以此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作业当中感知地理知识学习所具有的实用性,并提升学生对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为此,这也就需要教师要能够对以往的作业方式有所转变,强化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当中对于知识进行体验,并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作业的设计中要遵循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以及学习基础,设计相应的作业内容。

(一)层次性、生活化

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以及技能等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在作业的设计中,要考虑到学生所存在的这种差异,进而设置分层次的作业。满足学生在作业中的需求。通过形式多样的作业,也能够极大的降低作业的难度,让学生在作业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另外,高中地理教学中要能够意识到知识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所具有的联系,通过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元素,能够丰富学生的已有认知,同时也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参与到更多的课外活动当中。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在基于知识内容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设计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感悟。课后作业内容的设计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融合起来,如可以融入保温原理、天气预报、调查人口规模等相关的作业内容,以此对所学习的知识有所丰富,也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二)综合性、探究性

地理学科知识内容也包含有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生物,物理,化学等,这也就决定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能够设计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的作业内容。如在学习有关《日历环流》的知识内容时,可以为学生融入典故:火烧上方谷。上方谷的谷底的入口非常的窄,两边比较高,但是中间低。这种地形的特征在于,一旦谷底起火。地面上的空气就会因为受热而膨胀上升,也就会出现狂风大作的外在现象。由于谷底会有大量的热气流,不断的上升,上升到高处的水汽,又会因为气温较低,凝结成了云雾。这种形成的小水滴相互碰撞,进而产生倾盆大雨。通过将所学习的知识内容相互融合,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在作业的设计中要注重将这些内容融入其中,以便让学生在作业中有更多的收获。

二、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策略

在当前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在对课后作业进行设计时。要在以往的基础上有所转变,更加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对作业更加感兴趣,也让学生在作业中有更多的收获。

(一)培养观察能力,强化实践意识

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基于实际为学生设置观察类的作业内容,如让学生在观察当中学习月相的知识,测量中午太阳的高度,对气候、物候进行观测。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野外观察不同形状的山,对不同的气候特点进行观测,从而更好的认知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在设计观察类的作业中,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对知识进行感知,优化学习效率。另外,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的知识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为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设置课后作业时,可以为学生设置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作业内容,如在学习知识内容《旅游交通》时,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的作业:如果你与家人计划到北京旅游,请你提前规划旅行路线,通过为学生设置与自身实际生活相关联的作业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与自身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强化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培养学生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在实际生活中,也包含着丰富的自然景物,对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通过融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素材,能够更好的探索地理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本质,也能够强化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体验。在地理教学中,要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践相互融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地区资源的作用,以此作为学生课后作业的有效拓展,帮助学生高效的学习地理知识内容。

(二)在实际调查中,培养探究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在基于知识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置调查类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际社会调查,对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进而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也引导学生灵活的应用知识对社会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如在教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调查本地区的空气情况、人口流动情况、沙尘暴天气等的发生。也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宣传类的活动,如基于主题: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应该做好怎样的宣传工作?以此让学生查找各种各样的资料,将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与日常生活实际相互融合,转而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作业内容,这对于学生后续学习效果的优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另外,高中地理教学中,在设置作业时,要注重将课内和课外相互结合,进而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当中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如在学习知识内容《居民与地理环境》时,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搜集相关的资料,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合作的方式,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形成报告,有效的优化知识所学。

(三)设计创造性作业,培养想象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思维能力,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地理小报、家庭小气象站等,让学生基于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动手实践,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记录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作业作为突破口,为学生设置更加具有挑战性的知识内容,极大的激发学生潜能,优化地理学习效果。

结语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中要能够灵活的设计课后作业,进而让学生在课后作业中有更多的收获,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效率的提升,也进一步的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田红霞.指向减负增效的高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19):65-67.

[2]洪招政.高中地理有效作业设计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9):250.

[3]高敏.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地理教学,2017(02):19-22.

[4]王雪,陈仕刚.高中地理作业布置有效性的探究与实践[J].才智,2016(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