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4
/ 2

坚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张  敏

中共淮北市委党校  安徽省淮北市 235000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要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2013年8月,在第一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九个坚持”概括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从五个方面重点部署文化建设工作:即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2023年6月,习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等等。

在今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公开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其与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等共同铸就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伟篇章,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这次大会上,习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这就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七个着力”即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坚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文化具有极强的塑造力、凝聚力、推动力、创造力和辐射力,它的提升可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也可以成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文化。只有通过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升国民的整体精神风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也只有通过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才能增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我们的了解和认同,赢得他国的尊重,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句话,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自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锻造精神护翼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词是中国式现代化。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写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增强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锻造了精神护翼。

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迫切需要

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与科技优势,通过文化全球化,肆意进行文化输出和文化扩张,加紧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的文化渗透,企图以强势的西方文化去支配、吞并其他文化,按照西方的价值观念去整合和教化其他文化,诱导发展中国家和非西方国家的人民接受其文化,令他们淡忘甚至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实际上的文化殖民主义格局,非西方文化面临着存在或消失的艰难选择。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如何保障本国的文化安全,捍卫本国的文化主权?这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只有勇于应对挑战,通过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来应对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维护文化主权,才能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碰撞中取得主动,筑牢国家文化安全的坚固防线,有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2019(12).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10月版.

[3]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

作者简介:张敏(1981—),女,安徽长丰人,中共淮北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李世文化学。邮箱:zhmwy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