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育迟缓实施运动疗法联合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治疗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小儿发育迟缓实施运动疗法联合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治疗的效果

王婷婷 杨丽艳

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 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目的:研究运动疗法、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治疗联合用于发育迟缓患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分配法分组,对照组(n=40)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40)行运动疗法+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治疗,分析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心理发育状况比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77.50%更高(P<0.05)。结论:对发育迟缓患儿行运动疗法+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治疗效果突出,有助于改善患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

【关键词】小儿发育迟缓;运动疗法;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治疗

发育迟缓患儿不仅在语言层面存在一定异常,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存在一定异常,当前,对于此类患儿,临床多用常规康复训练展开治疗,但整体疗效欠佳。早期认知语言康复主要指对患儿视觉、语言、听觉等层面展开针对性干预,以增强患儿自述能力,改善患儿机体各项功能。运动疗法主要指通过仪器或自身力量改善自身状况、局部或全身运动功能的运动,其有助于改善患儿机体状况[1]。本研究比较分析运动疗法、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治疗联合用于发育迟缓患儿治疗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分配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各17例、23例,年龄1-5(2.69±0.34)岁。观察组男性、女性各16例、24例,年龄1-6(2.80±0.43)岁。两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以感应电治疗为主,同时辅以肌力、平衡训练,每周5次,每次40min)、小脑电刺激治疗(将极片固定妥善后,依据患儿实际情况调节电流进行刺激,每周5次)。

1.2.2观察组

行运动疗法+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具体如下:(1)运动疗法:以引导式教育、Bobath疗法、Voit疗法等为主,逐渐改善患儿关节活动度、肌力、步行功能等,5次/w,30min/次,共接受12周的训练。(2)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①视觉刺激:利用颜色鲜艳的玩具或者卡片对患儿追视功能进行训练,并逐渐提升训练难度;②听知觉训练:经由不同频率、音量、声源以各方位声音等诱导患儿展开听知觉训练;③触觉训练:利用毛刷、按摩球、沙粒等对患儿手部感知能力进行训练,刺激物从细到粗,力度由轻到重;④记忆力训练:经由人、物辨别以及视觉、听觉、触觉等协同使用,训练患儿记忆能力;⑤语言训练:使用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估表对患儿语言能力展开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展开针对性训练;⑥上肢功能发育训练:对于抓握意识欠佳的患儿,组织其开展增进主动抓握意识的训练;对于存在一定抓握意识的患儿,则组织其开展精准抓握的训练;对于具备较强抓握意识的患儿,训练重点则放在手眼协调、精细抓握方面。

1.3观察指标

(1)在干预后利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患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进行评估,其包含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语言、社会交往、发育商6个维度,各维度总分100分,分值越高,发育状况越佳。

(2)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患儿语言水平和同龄儿童相同,DQ(发育商值)正常代表显效;语言基本无障碍,DQ提升5分—15分代表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代表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由SPSS27.0软件处理,P<0.05代表存在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神经心理发育状况

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心理发育状况比对照组更优(P<0.05)。见表1。

表 1 两组神经心理发育状况比较±s)

组别(n=40)

大运动

精细运动

适应性

语言

社会交往

发育商

观察组

86.63±1.31

88.17±1.26

88.34±1.21

87.04±1.36

89.21±1.26

89.77±0.83

对照组

79.02±1.09

79.35±1.70

83.50±1.67

83.15±2.19

79.42±1.56

81.46±1.20

t

28.242

26.362

14.843

9.544

30.877

36.021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77.50%更高(P<0.05)。见表2。

表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n=40)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23(57.50)

15(37.50)

2(5.00)

38(95.00)

对照组

19(47.50)

12(30.00)

9(22.50)

31(77.50)

X2

-

-

-

5.165

P

-

-

-

0.023

3讨论

发育迟缓对患儿记忆、认知、思维等能力存在严重影响,既往临床多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展开治疗,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积极探究一种更为有效、科学的发育迟缓患儿治疗方案十分必要。运动疗法主要指通过器械或者自身力量展开主被动运动以促进局部或全身运动功能以及身体情况改善的运动,将其用于发育迟缓患儿治疗中,有助于恢复患儿运动功能,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2]。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属于针对患儿视觉、语言等层面展开的一种干预举措,此举措有助于减轻患儿残疾程度,促进患儿认知能力、智力水平改善,对发育迟缓患儿的成长、发育存在积极影响[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心理发育状况比对照组更优,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提示对发育迟缓患儿行运动疗法+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治疗疗效突出,可改善患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

综上,将运动疗法、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治疗联合用于发育迟缓患儿治疗中效果突出,有助于促进患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艳梅. 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23,52(9):686-689.

[2] 陈丽珊,吴素华. 情景游戏与自理能力联合康复指导护理应用于GDD患儿的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24):4299-4301.

[3] 刘霞,罗明,王星珍. 运动疗法联合早期认知语言康复对发育迟缓患儿运动和语言功能发育的影响[J]. 重庆医学,2022,51(13):2242-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