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的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幼小衔接的现状分析

肉曼古丽•帕塔尔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第八幼儿园,842200

摘要:纵观现代教育的各阶段衔接过程,“幼小衔接”中的存在的问题最为严重,这也是“幼小衔接”在我国受到广泛重视的原因。世界各地的教育学者对于“幼小衔接”都进行了大量且深刻的研究。作为学前的准备基础,“幼小衔接”是儿童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阶段。其中在制度、纵向领域衔接、家园合作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给予了幼儿教师、幼儿、家长三个角度的启发。希望可以将本文的研究整合到我国的“幼小衔接”工作中来。促进我国“幼小衔接”工作的创新和改革。

关键词:幼小衔接;现状

“幼小衔接”作为我国学前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全民各层面高度关注的问题。最近这些年,国内外许多教育专家将目光放在了“幼小衔接”问题上。以现代社会教育背景中的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衔接的各方面特点来看,这二者之间的过渡要十分顺利。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小学,所面临的学习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变化,同时,在学习氛围、校园行为准则等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之处。这就会导致许多幼儿在进入小学阶段存在不适应的现象。这也是开展幼小衔接现状分析的意义所在。

一、幼小衔接现状分析的意义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着我国的教育事业也不断的进步,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社会发展的压力导致家长对幼儿的发展也逐渐有了自己想法,多种多样的培训班不断地充斥着幼儿的生活。尤其是近些年打着“思维”、“艺术”的口号的补习班受到了家长们的热爱。再就是教育压力的增加导致幼儿教育从“游戏型”教育逐渐转变成知识型教育,小学知识幼儿化教育是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教育阶段中对“幼小衔接”的影响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各阶层的教育政策、学校的管理制度、学前教育机构的与义务小学教育之间的沟通、儿童发展观念、家庭教育观念等等。我国针对“幼小衔接”问题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二、有关幼小衔接策略的研究

(一)制度完善方面策略

针对大班的课程设置上相较于中小班要有所区别。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幼小衔接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阶段设置学前班,以帮助儿童顺利进入小学的学习。为此,我国在未来的“幼小衔接”问题上可以针对幼儿园阶段或者小学阶段开展学前班,来链接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保证顺利过渡。

(二)纵向领域衔接策略

我国的“幼小衔接”问题在纵向领域里还是包括语言类学科、数学科学和科学教育方面。“幼小衔接”现状问题则是涉及到家庭、家长、学校、教师、儿童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幼小衔接还应在更加宽广的空间进行研究,即:儿童的思维能力、交流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自我管控能力、群体生活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儿童的思想道德、思维理念、情感状态等精神心理层面进行研究讨论。

(三)家园合作方面策略

家园合作是学生学习阶段的重要的环节,同样也是“幼小衔接”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研究方面。家庭与家长对于儿童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被人们所重视。胡红认为,儿童在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学习之前,家长在为儿童开展入学的准备工作中要涉及到心理建设方面、生活作息调整方面、学习内容方面、物质保障方面的准备工作。郑立华认为在幼儿园阶段,也应该做组织家园联合活动,以此来促进教师、幼儿园和儿童之间的交流。

三、对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启发

(一)以教师角度分析的启发

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对双方的教育理念的理解缺乏一定的专业性,虽然这些教师明确地知道幼小的教育里面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具体的在哪些方面有所不同并没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这就导致幼小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办法考虑到相对阶段的问题,做不到教育内容完美衔接和融合。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幼小衔接慢慢走进被人们重视的阶段,伴随着对幼小教育的重视,对于教师的数量的要求也在增长,这就导致在一定层面上增加了由于量变产生的质变。以我国公立幼儿园中的教师来说,教师在应聘过程中学历是可以满足教学要求的,但是幼儿教师并不是简单的拥有学历就可以上任的,在上岗之前缺乏专业的培训就导致这一部分教师拥有硬性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际操作的水平,这对于幼儿教育的质量来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再者来说,公立幼儿园现阶段并不可以满足社会中的幼儿数量上的需求,所以大部分的幼儿还是选择私立幼儿园,但是在私立幼儿园的教师招聘上就具有更加多的不可控因素,教师资质要求的相对宽松,这部分教师拥有一定的保育知识但是缺乏对于开展幼小衔接教育系统化知识培训。导致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甚至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将幼儿教学小学化。这些师资力量上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

以这个问题来看,我国的幼小衔接工作可以吸收美国的先进教学机制,美国的齐格勒在上世纪七十年末提出了一种幼小衔接无缝衔接的机制。通过长期的试验和进行实践研究整合出了“整合Prek-3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中心内容就是设置全日制自愿、强制两种方面的学前班,分别针对3-4岁幼儿和学前儿童。同时要建立统一的课程内容和评价标准,并建立系统的数据系统。教师可以通过考试获得Prek-3教育整数,并且参加相应的培训以保证各年级教育的衔接工作顺利进行。我国的教育部门和地方教育管理工作部门可以进行相应的教师培训,进行统一的管理机制的建立以此来保证幼儿教师的质量。

(二)以家长角度分析的启发

家长是幼儿的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学习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导致家长在很大的程度上忽视了自己与幼儿的交流,甚至有些家长将幼儿交给家中老辈养育,这对于幼儿的心理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幼儿走出家庭走进幼儿园就是进入集体生活的过程,这对于幼儿的交流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都具有一定的考验,这时家长的关心和引导是帮助幼儿消除焦躁的有力工具,同样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儿童同样面临的心理和精神等各方面的压力。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对儿童的教育引导,仅仅是靠幼儿园的单方面努力是远远无法完成幼小衔接工作的。

由这一方面来看,我国的“幼小衔接”工作可以吸取日本的幼小衔接工作的经验。在日本教育界,教育专家都统一主张经幼小衔接工作看作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的部分。三者共同追求相同的教育目标,将“幼小衔接”作为促进青少年儿童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为此,日本提出了将幼小衔接作为双向问题来解决,家庭、社会、学校都不再将幼小衔接作为一种教育目的,而是逐渐转变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建立三者之间的互利平等的合作,促进幼小教育共同发展的全面教育改革,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同时,帮助幼儿进入社区参加志愿活动,增加幼儿跟社会的交流,减少社交紧张感,更快融入社会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定期开展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促进会,增加教师、家长、幼儿之间的交流,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衔接。

(三)以幼儿角度分析的启发

在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阶段包含完全不同的教育内容,对儿童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社交能力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主要学习模式就是进行课堂教学,但是在幼儿阶段大部分时间是通过游戏或者文娱活动结合学习的。幼儿园中对于幼儿没有固定的评价方式,但是在进入小学阶段就转变为以成绩为主导的评价标准。这些转变对于幼儿来说就是导致他们在进入小学阶段不适应的原因。

再者来看,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主体地位的缺失也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阻碍,教师无法认清自己的主导地位,而是将自身作为教育主体进行传输型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都非常不利,无法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的研究来看,我国的幼小衔接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教师方面、家庭方面、幼儿方面都还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幼小衔接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从家长、幼儿、教师三个方面获得启发。希望这些启示可以在我国未来的幼小衔接工作中产生一定的作用。帮助“幼小衔接”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戴小鹰.幼儿园全年龄段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J].幼儿100(教师版),2022(Z1):30-33.

[2]吴晓霞.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幼小衔接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2(0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