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1
/ 2

机械类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

余根中

32108319810912633X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中职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立德树人后,全国教育系统紧随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进行教育教学革新。要求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协同育人;要求中职技工院校专业课教学在重视学生专业技术的掌握及动手能力的同时,更要重视思政课程融入专业课教学;要求中职技工院校的教师们要充分认识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协同育人是时代赋予当今中职技工院校校神圣的职责,是中职技工院校教师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课程思政;融入;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如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将立德树人贯彻到中职课堂教学全过程,成为新时代中国中职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分析当前的教育形势及机械专业课程的特点,结合课程讲授内容,提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建立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形成全学科、全方位、全功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些举措。

1机械类课程思政实施措施

.

根据形势变化,调整机械类课程教学大纲,明确各章节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建立一支由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共建的教学团队,根据形势变化调整课程教学大纲,同时围绕设计任务的实施,积极进行素材挖掘和收集整理,并在实践中探索。具体就是在原有课程教学大纲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在各章节教学中增加课程思政元素,并且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并且在学习评价中加以体现。

.

.

通过案例分析和探讨,启发学生课内、课后思考。在课程教学环节中,根据预先设置的典型案例的讲解,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及课堂互动,同时观察学生反映及互动情况,实时引入课程思政映射点,强化思政教育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学习理念和家国情怀。

.

3)总结和反思课前实践、课内研讨、课后思考和学习的优缺点。课下,通过教学团队对以前课程思政映射点中教育效果好、学生反响佳的教学案例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此作为范例多设置类似的案例,以此来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4)形成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的教学新模式。在本课程的过程考核中,结合本课程教学内容实际及课堂讲授过程中映射的思政内容如热点新闻、大国壮举及党和国家的时代号召等新闻素材为切入点,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机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其控制、装配工艺基础等专业知识与爱国爱党、爱岗敬业、科学素养、工程意识、价值取向等思政教育有机的融入到课程的每一个章节中,提升了机械类课程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强化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专业学习责任感,充分体现了堂课的育人功能。

2.课程思政与机械制图教学协同育人途径

2.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面对专业课教学现状,中职技工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育教学中足够重视课程思政。观念是行为指南,只有教师们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进行课程教学中才会考虑课程思政,积极实践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在中职技工院校中专业教师们重视专业课,重视学生动手能力是正确的,但是是不完善的。未来的就业环境并不会因为教师不重视课程思政而宽厚对待中职技工院校毕业的学生们。社会形态日新月异,就业环境快速更新迭代,适者生存,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势必被淘汰。教育教学是时代、是社会对于教师的最高的信任,在实际的中职教育教学中,教师能否担当起社会的信任是教师素养的体现。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是当代教师必须认识到的重要问题。因此,在中职技工院校教育教学中,为培养学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就必须重视课程思政同机械制图的融合。

2.2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政觉悟

在中职院校中,为保证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学中发挥作用,转变专业课教师教学观念、重视课程思政是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育教学的基础。在中职技工院校中,学校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政觉悟,辅助中职院校教师完成课程思政在机械制图及相关专业课程的融合。中职技工院校培训可以邀请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课教师进行分享。在中职技工院校中,专业课教师不止一位,教育教学水平也同样不同,那么可以在专业课教师中选择思想觉悟高、工匠精神浓厚的教师进行分享,分享其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践行课程思政,怎么进行课程思政,以及课程思政融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感悟,供专业课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借鉴。

2.3从图样绘制规范性及严谨性出发,进行工匠精神培养

工匠精神是专业态度、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的统一。当前提倡的工匠精神,不仅是中职院校教师应当承担的育人职责和使命,更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准确、翔实的工程图纸对于工程技术信息交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穿插企业案例、课堂讨论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说明图样规范性,严谨性的重要意义。以实际工程案例为素材,让学生认识到,不规范的工程图样不仅会影响理解,导致加工问题,甚至会影响企业声誉。同样,图样绘制不严谨,错漏频出,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同时,亦可用大国工匠的事迹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在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

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的精益求精的品格,努力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2.4深化思政课的教材、教法改革

思政课程作为学业水平考试课程,对考试成绩要进行去功利化的引导和改革,既要引导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又要把知识点融入学生成长和社会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在这个过程中,思政课校本教材开发是抓手,教法改革是支撑。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实际,结合最新颁布的思政课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之贴近教学实际和学生具体情况。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常常应把控好三个转化: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知识体系)、教学体系→价值体系的转化。第一个转化,通常由专家来完成。第二个转化,主要由一线科任教师来完成。思政教师需要把教材体系进行文本探究,研发成符合时代、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把理论性很强的教材开发成鲜活的教学体系,让学生易于接受,为实现学生的第三个转化打好基础。要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情况,实施差异化教育和引导,用生动的社会实践、感人的身边事例、出彩的工匠精神、伟大的新时代成就对接课堂教学,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触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校内外德育基地,探索议题式、游戏式、体验式、实践性的教学改革,把思政课教学与学生认知结构、经验水平对接起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趣味性。

结束语:“课程思政”的提出,意味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育教学的永恒主题。有效发掘课程思政元素并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每位专业教师的职责。结合机械制图课程特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仅能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职业素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家国情怀、诚信意识、创新意识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渗透到学生头脑中,为我国成为制造强国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

张磊,解冰,于涛,杨清霞,袁正.“互联网+”背景下“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11):81-82.

.

.

石彩华.课程思政在机械CAD软件教学中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2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