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筑幼儿园传染病安全防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1
/ 1

牢筑幼儿园传染病安全防线

周晓芬

湖塘型塘幼儿园

摘 要:幼儿园是一个集体保育教育机构,在园儿童年龄小、抵抗力差,孩子们在这里共同生活、学习,传染病在园内极易引起聚集性传播甚至暴发。我国幼儿园教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把确保幼儿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分析幼儿园传染病流行的特点、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难点,提出防控重点,家园配合切实做好园内传染病防控工作。幼儿园要积极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为幼儿身心发展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幼儿园;传染病;安全防线

一、幼儿园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特点

(一)人群的特殊易感性

幼儿园孩子一般为2-6岁儿童,年龄小,自身免疫力差,防范意识不强,易受流行性疾病侵扰,是各种传染病的易感者,加之每天聚集生活在一起,极易引起交叉感染,造成传染病在园内流行蔓延。

(二)传染病的发生无季节性

易在儿童中传染的疾病很多,且幼儿园内常见传染病易发的季节不同。比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达到高峰;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易发于冬春季;细菌性痢疾易发于夏秋季;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易发于夏季;轮状病毒易发于秋季;诺如病毒易发于秋冬季。

(三)传染病传播途径多样性

常见儿童传染病传播途径各不相同,比如: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均可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传播,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还可通过消化道传播,诺如病毒、细菌性痢疾等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四)儿童病情发展变化速度快

孩子因年龄小,抵抗力弱,有时病情发展很快。比如有的孩子早上入园晨检时未发现疱疹性咽峡炎的任何症状,中午或下午日检时开始出现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口腔硬腭、软腭或咽部散布几粒红点。

(五)防范措施落实的依赖性及协作性

孩子们基本对传染病不了解,无主动采取预防措施能力,防护措施基本依赖家长或幼儿园老师而被动执行,且孩子自控能力较差,执行力较弱,家园必须协作配合才能坚持,任何一方疏忽就会出现防控漏洞而造成传染病流行蔓延。

二、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的问题及难点

(一)某些外因造成孩子自身免疫力下降,感染传染病后不能主动报告。

(二)家长卫生意识和防范意识较差,造成传染病在园内蔓延。

(三)防控措施不到位,造成传染病在园内蔓延或暴发流行

①对保健工作重视不够,传染病防控制度不健全。

②晨检工作落实不到位,未真正把好杜绝传染病入园的第一关。

③医院医生误诊,让患病孩子入园后造成疾病蔓延。

④清洁消毒不到位,未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三、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的重点

(一)提高思想认识,完善传染病防控机制,只有保育员能够具备较高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才能够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患有传染病的幼儿,最大限度地防止在幼儿园出现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病的产生。

(二)注重宣传教育,提高全园师生及家长的防控意识

利用卫生保健宣传专栏、家长健康教育讲座、家长代表委员会、微信群、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全园家长宣传儿童常见传染病知识,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

(三)落实措施,提高幼儿园的防控能力

①认真进行晨检和日检,做好缺勤追踪记录,及时隔离传染源。

②把好清洁消毒食品关,及时切断传播途径。儿童物品、室内空气及外环境消毒工作定人、定时并做好记录。

③提高儿童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各班教师上、下午坚持带儿童到户外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

④结合临床表现,“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谨慎为先。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不能单凭一己之力,需要家园紧密配合。同时,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的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对抗的艰巨任务,幼儿园要提高保育员的防控能力,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强化卫生消毒工作的实施和管理力度,扎实做好传染病例的排查、隔离、管理等环节的工作,加强卫生宣传和教育工作等多项举措,把传染病传播的风险指数降到最低,确保幼儿能够在快乐、健康、安全的环境下成长,实现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劝劝.浅谈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策略[J].动漫界:幼教365,2020(24):76-77.

[2]潘秀萍.浅谈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和管理[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3]唐俊华.幼儿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9(30).

[4]刘汝艺.预防为主: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的有效策略[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23).

[5]唐娥.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危机管理策略研究 [J].科学咨询 ( 教育科研 ),2019(10):15-16.

[6] 薛天震.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探究 [J].智慧健康 ,2019,5(29):45-4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