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环境对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30
/ 2

社会文化环境对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影响研究

周建海

德庆县沙旁中学  526642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社会文化环境对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现状和原因,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特点,探讨了社会文化环境对学困生转化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社会文化环境对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研究

引言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存在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数学学困生指的是在学习数学方面遇到困难的学生。研究表明,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比例相对较高。然而,解决这一问题并非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和教学手段,而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社会文化环境对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影响,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现状和原因

1.1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定义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的学生,包括理解能力较弱、记忆力较差、运算能力较低等特点。他们在数学考试中常常得分较低,学习进步缓慢。

1.2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现状分析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困生比例较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导致学困生比例较高。

第二,学习态度不端正:由于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较低,学习态度不积极,导致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第三,学习方法不当: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和解题策略,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第四,家庭环境不利:农村学困生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相对较差,缺乏得到良好数学辅导和引导的机会。

1.3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探究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资源不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缺乏优秀的教师和教育设施,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第二,教学方式不当:农村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训练,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第三,学习环境不利: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相对不利,缺乏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氛围,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支持和激励。

二、社会文化环境对学困生转化的影响机制和路径

2.1 社会文化环境的定义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一个社会或一个文化背景中的各种社会和文化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社交媒体以及社会价值观等,对个体发展和学习产生影响的总和。社会文化环境不仅包括了家庭和社区环境,也包括了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在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社会文化环境对学困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2 社会文化环境对学困生转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2.2.1 家庭环境对学困生转化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学困生通常在家庭环境中面临学习资源的匮乏、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家庭文化的低下等问题,这些因素对学困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积极的家庭环境也可以对学困生的转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家庭的教育期望、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家庭的学习氛围等。通过提供有力的支持,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学困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的培养。

2.2.2 同伴关系对学困生转化的影响

同伴关系是学困生在学校和社交活动中建立的关系。同伴关系对学困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积极的同伴关系可以为学困生提供学习支持、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促进他们在学习上的进步。相反,消极的同伴关系可能会导致学困生的自尊心受损、学习动力降低,甚至影响他们的学业表现。因此,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学困生的转化非常重要。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来促进良好的同伴关系。

三、社会文化环境对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实践策略

3.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策略

家庭教育在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社会文化环境,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支持和引导尤为重要。以下是详细阐述举例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策略:

家庭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将数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家长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同时,家长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讨论和激发兴趣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动力。例如,家长可以鼓励学生加入数学兴趣小组,与其他数学爱好者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家长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参加数学竞赛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

家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每天定时复习和做练习题。家长可以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一起检查作业,解决问题。同时,家长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解决困惑,培养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家长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并定期检查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查阅教材和资料,通过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2 同伴关系的培养和引导

在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中,同伴关系的培养和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同伴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促进学习的积极情绪和共同成长。

学校和家长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内的互助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共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学习小组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进行组织,每个小组可以有一个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学习和讨论。例如,学生可以组织数学学习小组,每周一次在家中轮流召开学习小组会议,共同讨论和解决数学问题。小组成员可以互相辅导和鼓励,提高彼此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同伴评价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间的同伴关系。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通过评价和讨论来改进自己的学习。例如,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可以分组完成一些探究性的任务,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然后进行同伴评价和反馈。同伴评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增强同伴之间的学习关系和互动。

3.3 学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学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是指学校与社会各方面资源的合作与共享,以促进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和进步。

首先,学校可以与当地的农村家庭学习中心合作,共同为学困生提供补习和辅导服务。农村家庭学习中心通常由有教育资源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或志愿者组成,他们可以为学困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学习指导。与学校合作后,学困生可以在学校和家庭学习中心之间进行转化学习,充分利用两个场所的资源和教学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其次,学校可以与农村的社区和乡村文化站合作,开展与数学学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困生参观当地的农田、农产品市场和农村合作社,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在农村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困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四、结论

社会文化环境对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具有重要影响,包括家庭环境、同伴关系、学校资源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因此,需要综合运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种教育资源,共同努力解决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问题,并促进其转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鸣.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J].亚太教育,2023(06):141-143.

[2]刘忠东.基于社会文化视角下的数学理解[J].宜春学院学报,2015,37(03):112-114.

[3]谢益民.文化工具论视阈下的数学教学刍议[J].教育导刊,2013(06):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