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研究

吕天豪  王光宇

    河北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高校教育中有效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观。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思政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研究

引言:

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其思政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脱离实际、教育内容陈旧等。因此,本文旨在研究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1.1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思政教育还可以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具备正确的学术和职业道德,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1.2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重大,但在实际开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这导致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的理解不深。一些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存在教材过时、内容单一的问题。思政教育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关注热点问题,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教育内容。另外,一些高校在思政教育中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导致教育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衡量和提升。思政教育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基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方面的内容。富强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强盛;民主体现了人民的权力和参与;文明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和谐体现了社会的稳定和和睦;自由体现了个人的自主和权利;平等体现了人们的平等和尊重;公正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法治体现了法制的权威和公正;爱国体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敬业体现了对工作的尊重和付出;诚信体现了人际关系的诚实和信任;友善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关爱。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支柱和道德准则,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道德反映,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和道德要求。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纽带和价值共识,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动准则,能够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和谐与稳定。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导。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和价值观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传播者。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创新和传承,具有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入现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形成了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

三、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3.1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此相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高校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高校学生具有坚定的信仰和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高校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3.2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和实践基地,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高校学生思政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和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第二,高校学生思政教育通过实践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实践项目,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第三,高校学生思政教育通过典型事例和模范人物的宣传,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和追求。

四、提高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4.1 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

为提高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这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组织主题活动和宣传报道等方式实现。高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来校园进行讲座,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同时,高校还可以组织各类主题活动,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思政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4.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高校可以通过组织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实践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高校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资源支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进行研究,提出了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具体措施,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这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也对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朱俊奇,田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因素及模式创新研究——基于35所高校5000名学生“思政课”学习意愿的调查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3):7-13.

[2]卢麾,俞乐,陈亚微.“一融双高”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3(11):11-13.

[3]吴勇.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现状[J].黑龙江科学,2023,14(19):82-84.

[4]赵沛羲.新媒体助力高校思政教育的数字化举措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0):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