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气装置的污染物排放与控制技术马春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合成气装置的污染物排放与控制技术马春瑞

大庆石化公司化工运行二部黑龙江大庆市  163714

摘要合成气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设备,但其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有效控制合成气装置的污染物排放,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技术和政策措施。鉴于此,本文围绕合成气装置的污染物排放与控制技术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合成气装置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

1.合成气装置的污染物排放影响和危害

(1)空气污染:合成气装置的燃料燃烧和原料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这些污染物会排放到大气中,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其中,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它们能够形成酸雨,对土壤、水域和植被造成损害。(2)健康风险:合成气装置的污染物排放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有害气体,长期暴露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肺癌等。颗粒物是一种细小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可以进入呼吸道并沉积在肺部,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挥发性有机物是一类易挥发的化合物,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毒性和致癌风险。(3)生态环境影响:合成气装置的污染物排放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例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入土壤和水域后,会影响植物生长和水生生物的存活[1]。颗粒物在大气中的沉降会对植被和土壤造成直接损害,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4)全球气候变化:合成气装置的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排放会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地球气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2.合成气装置的污染物控制技术

2.1燃烧控制技术

(1)燃料改进:选择低硫煤或低含硫燃料,通过减少燃料中的硫含量来降低二氧化硫(SO2)的排放。同时,优选低灰分和低挥发分的燃料也有利于减少颗粒物的生成。(2)燃烧调整:优化燃烧过程中的空气与燃料的混合比例和燃烧温度,以实现更完全的燃烧和更高的燃烧效率。通过控制燃料供氧量、增加燃烧器的预混阶段等方式,减少燃料过剩和不完全燃烧,从而减少氮氧化物(NOx)的生成。(3)燃烧设备改造:对现有的燃烧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例如,安装高效的燃烧器、增加燃烧器的气流调节装置,可以改善燃料的混合和燃烧过程,减少污染物的生成。(4)烟气脱硫:针对含有硫的燃料,在燃烧后的烟气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或其他脱硫剂,通过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硫(SO2)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石膏或其他固体形式,以达到脱硫的目的[2]

2.2废气处理技术

(1)物理吸附:利用高效吸附材料(如活性炭)将废气中的污染物吸附到表面,从而实现污染物的去除。物理吸附技术适用于一些易吸附的有机物和气态污染物。(2)化学吸收:通过在废气中加入吸收剂,使污染物与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并将污染物溶解在吸收液中。常用的化学吸收方法包括湿法脱硫和湿法脱氮等,可以有效去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3)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将废气中的有机物吸附到活性炭表面。活性炭吸附技术适用于一些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具有较高的吸附效率和处理效果[3]。(4)催化氧化:通过在废气中引入催化剂,促使污染物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这种技术常用于挥发性有机物和一些难以去除的有毒有害物质。

2.3废水处理技术

(1)物理处理:利用物理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例如沉淀、过滤和吸附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去除悬浮颗粒物和部分溶解性有机物。(2)化学处理: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在废水中发生化学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不溶于水的沉淀物或沉淀出来。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氧化、还原和络合等。(3)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体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生物处理技术包括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反应器等。(4)膜分离:利用特殊的膜材料,通过渗透、过滤和吸附等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分离和去除。膜分离技术通常用于废水中微量有机物和离子的去除。

2.4废渣处理技术

(1)固化处理:将废渣与固化剂混合并加热,使其形成稳定的固体块状物。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废渣的体积,防止有害物质的释放,并方便后续处理和处置。

(2)热解处理:通过高温加热废渣,使其中的有机物发生热解反应,生成可再利用的能源和无害的残渣。这种方法不仅能减少废渣的体积,还可以回收能源,降低环境影响。(3)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体对废渣进行降解和转化。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堆肥、厌氧消化和生物转化等,可以将有机废渣转化成有机肥料或生物能源[4]。(4)回收和再利用:对废渣中可回收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提取,以便进行再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废渣的排放量,同时节约资源和降低环境压力。

2.5生态恢复技术

(1)植被恢复:通过植物的引入和种植来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选取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物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质量,并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2)水体修复:针对因合成气装置排放而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来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并促进水体中生物多样性的恢复。(3)土壤修复:针对因合成气装置排放而受到土壤污染的区域进行修复。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来清除或分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土壤质量和生物多样性。(4)栖息地恢复:针对受到破坏的动植物栖息地进行修复和保护。通过创建人工栖息地、改善自然栖息地条件和提供食物等措施,促进濒危物种的繁殖和栖息。

3.污染物排放与控制的政策建议

3.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修订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合成气装置污染物排放的标准和要求。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限值,并对违规企业实施严厉的处罚措施。建立合成气装置排放许可制度,要求企业在建设和运营之前获得相应的许可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企业的排放行为符合法规要求。

3.2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加大对合成气装置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其严格遵守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加强对企业的现场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问题。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监管。加强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提高监管效能[5]

3.3 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鼓励合成气装置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开发更清洁、高效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支持研发和应用新的污染治理技术,提高排放控制的效率和水平。推广绿色发展理念,鼓励合成气装置企业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鼓励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3.4 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加强对公众的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其对合成气装置排放污染问题的认知和关心。组织环境宣传活动,提供相关信息,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合成气装置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设立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反馈和处理环境问题。加强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机制,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成气装置的污染物排放与控制技术需要依靠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等综合措施来实现。只有在政策、技术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合成气装置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海清. 合成气微混燃烧单喷嘴火焰特性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2.

[2]陈亚宁. 预热条件下合成气的贫燃层流燃烧特性研究[D]. 河南理工大学, 2022.

[3]张英, 党鹏刚, 卢立栋, 陈洁. 关中地区煤制合成气行业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研究[J]. 煤化工, 2021, 49 (05): 6-10+15.

[4]孙继昊. 甲烷/空气机理简化及燃烧室污染物空间分布[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

[5]陈宣龙, 刘三举, 杨涛. 生物质气化合成气对燃煤机组负荷的影响试验[J]. 华电技术, 2019, 41 (04): 41-4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