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固定和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应用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内固定和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应用效果评价

邓红军

浏阳市官渡镇中心卫生院   410304

摘要目的:分析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外固定与内固定的具体效果。方法:在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间本院接收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择取46例,遵照双色球法分为A组与B组各计23例并分别为其开展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以及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围绕其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A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手术用时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数据皆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等数据皆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治疗或是运用外固定支架皆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而相比之下外固定治疗方式其术中出血量会较少、且治疗用时也较短,具有一定优势,推荐参考。

【关键词】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近年来发生率呈日益攀升趋势,该疾病多见于老年群体,发生原因多为意外跌倒时其患者手掌部位率先着地,继而使得其桡骨远端在短时间内负重过高而出现断裂[1-2]。桡骨远端骨折不仅会为患者带来较剧烈的疼痛感受,还会致使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手腕活动受限,因此需及时为其安排有效治疗干预。本研究则着重围绕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外固定支架以及开展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展开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间本院陆续接收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择选共计46例,借助双色球法分为A组与B组各计23例。其中A组含有女性11例、男性12例,平均(73.09±2.16)岁;B组含有女性10例、男性13例,平均(73.24±2.09)岁。经分析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基线数据未有显著差异性(P>0.05)。

1.2方法

研究期间为A组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协助患者调整至仰卧位,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此后操作者需要结合X射线影像指导来为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处理,如果患者其关节面存在塌陷而难以开展闭合复位操作,则可选择在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处背侧切口,然后则需要借助小型剥离器为患者实施撬拨复位操作。操作者可在患者其患肢桡骨1/3以及掌骨处应用克氏针进行外固定处理,并根据情况为其配置合适外固定支架,确定解剖复位,使其患肢腕关节维持中立位(或背伸位),妥善拧紧其外固定支架螺丝。此后则需等待患者骨折愈合后在为其规范拆除外固定支架。

而B组患者则会为其开展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同样需协助患者调整至仰卧位,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然后则需要在患者患肢掌侧入路桡侧屈腕肌至腕横纹作长度为5-7cm左右的切口,然后缓缓切开其旋前肌,以此将患者发生的骨折部位暴露出来,予以复位固定处理。确认解剖复位,分别在患者患肢骨折线的远端及近侧进行钻孔,然后为患者选取相应的T形钢板与螺钉来加压固定配置,确认妥善后便进行切口缝合关闭处理。此后则需等到患者骨折愈合后在为其实施规范化的内固定拆除。

1.3观察指标

严谨统计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等数据以及术后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像学检测参数数据(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7.0完成所涉及的数据分析工作:计数数据以及计量数据在分析工作中会分别予以X2检验和t检验,且分别以(n%)和(±S)展开数据描述。P<0.05即表明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数据差异十分显著。

2结果

2.1手术指标相关数据对比

A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手术用时以及术中出血量用时等数据皆显著性少于B组,P<0.05。

1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手术指标相关数据

组别

例数(n)

手术用时(min)

术中出血量(ml)

A组

23

32.19±4.75

53.84±6.95

B组

23

49.71±7.04

86.17±9.24

t值

-

9.5887

13.4102

P值

-

0.0000

0.0000

2.2相关影像学参数数据对比

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术后各项影像学检查参数的相关数据对比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1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影像学检查参数

组别

例数(n)

桡骨高度(mm)

尺偏角(°)

掌倾角(°)

A组

23

11.34±2.18

22.09±2.84

10.28±1.54

B组

23

10.95±1.74

21.47±2.61

9.94±1.42

t值

-

0.6706

0.7709

0.7784

P值

-

0.5060

0.4449

0.4405

3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上一般会伴随不同程度的手腕活动受限、腕关节肿胀等表现,既会为患者带来难以忽视的强烈疼痛,同时也会为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负面影响[3-4]。而采取外固定支架方式为患者开展治疗主要是借助韧带牵引来帮助患者实现骨折复位,该方式具备操作便捷、创伤小等优势;而内固定治疗则是通过将患者骨折面与钛板进行连接来增加骨折部位的稳定性,该方式具备操作视野清晰、复位准确等优势。上述两种治疗方案均有助于促使患者骨折部位实现良好愈合。而本研究显示:A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用时等数据皆显著性少于B组(P<0.05);而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其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等数据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临床上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无论是选择外固定支架还是开展内固定治疗皆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相对而言实施外固定支架其手术用时会更短,且术中总出血量也会相对更少,具备一定优势,推荐参考。

参考文献:

[1]涂世成,李仕昂,杜浩.内固定和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35(04):369-373.

[2]赵雁波,张广峰,吴丹丹.桡骨远端骨折42例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J].实用手外科杂志,2022,36(03):312-314.

[3]李常奇,李汝峰.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04):1-4.

[4]汪志中,麦彩园,王斌等.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180-183.

作者简介:姓名:邓红军,男,生于19797月,籍贯:湖南省浏阳市,大学本科学历,职称:全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全科医学科室:骨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