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产业的先行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1

信息技术产业的先行者

潘文琴

岩印(上海)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迅猛崛起,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应用,助力各行各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同时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也带动了数字经济发展和技术能力日益增强。因此,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信息安全问题是抢占行业发展和竞争制高点的战略布局,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安全及治理等,推动网络安全生态健康发展的新方法和新方案,形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数字经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本文采访的主人公就是致力于数据安全技术创新及信息科技产业投资整合的企业家,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投融资专委会专家,何文俊。

深耕信息科技产业

何文俊,2003年清华大学物理学专业硕士毕业,深耕信息技术产业近20年,先后在同方威视(NECTECH,600100.SH))、绿盟科技(NSFOCUS,300369.SZ)等全球领先的网络安全科技公司担任高管,负责核心技术部门和公司主营业务的战略规划、科技研发、产品及项目管理、投资并购等,通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安全技术和产品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互联互通的新一代高科技信息安全运维解决方案。2018年投资创立元起至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专注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安全、业务风控、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IT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运营管理,引领产业现代化与行业变革。

技术赋能智慧安全体系

2011年何文俊加入绿盟科技,他首次提出智慧安全1.0战略。该战略包含连接和协同两大要素,主要围绕安全运营中心产品布局,开启了从早期的单体产品到平台化产品的转型。

2015年,何文俊将智能、敏捷、可运营作为战略转型落地的关键因素,并开发了“互联网+安全运维保障系统”、“大数据智能可视化引擎软件”、“基于多模态的知识图谱分析系统”、“互联网数据中心运维系统”、“物联网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工业互联网防伪溯源系统”、“工业信息技术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等前沿技术,比1.0更加强调了对安全效能的要求,开启了从产品模式向解决方案及安全运营模式的转型,也为构建全场景、可信任、实战化的安全运营能力,以及推动3.0体系化建设,达到全面防护、智能分析、自动响应的防护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筑牢新基建网络安全防线,全面提升行业技术新高度

“互联网+安全运维保障系统”,结合大数据、云计算、AI大模型等技术,在顶层设计就纳入了保障“新基建”稳定发展的攻防对抗能力、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产业融合及用户等因素,满足了数字化转型中的敏捷要求。同时,通过打造 “全场景、智能化、实战化”的智能安全运营中心体系,有效解决安全运营面临的主动响应难、运维压力大、持续运营难、价值体现差等问题,提升多维度精细化威胁管理、资产风险治理、SOAR和AI大模型等安全运营能力和运维效率,面向企业提供集约化的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引领公司发展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军企业;同时也将安全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促进传统行业信息安全能力全面提升。

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

目前,何文俊已在软件开发、隐私计算、数据安全、工控安全、电子商务等赛道布局,投资了洞见科技、Zenlayer等早中期企业。谈及下一步发展,何文俊表示,从产业来看,一是存量整合,二是增量创新。从技术发展来看,零信任、XDR、数据安全、工控安全、隐私计算、软件安全、物联网安全等是重点领域,也是大公司和众多创业公司进发的新方向。因此,需要兼顾技术和产业因素,既要找到新的IT技术发展以及新的安全需求,也要对数以千计的同质化公司或本身并不能发挥特别有效价值创造的公司,进行筛选与整合,打造出有突出创新优势的产品,对产业形成强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