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分析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

王美琴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贺派乡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云南省临沧市 

677501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就业市场关注重点也由就业率逐步向就业质量转移。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劳动力能力开发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农民工返岗后扩大就业选择,实现职业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获取新技术等方面。同时,伴随着劳动力回流的扩大,回流劳动力就业质量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一方面提高了农民劳动生产率与收益,推动了农业技术改进与新生产技能扩散,使农村与农业生产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又会促使农村劳动力转化为本地非农业产业,进而带动中国乡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

关键词: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

引言

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稳定增长时期,就业形势不断严峻。另外,城市设定的人口控制目标也使农村被迫回流流动劳动力显著扩大。有效发挥农村个人能力,提高投资回报,也成为农民工返乡的重要动力。另外,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步减小的情况下,更多的农民工有从城市返回农村的意愿。应积极对待农村劳动力转移回流问题,各级政府应为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提供较为宽松、适宜的制度环境。

1研究背景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自由流动空间因之形成,生产要素大量涌现,当下中国社会发生着巨大新变化。就农村流动劳动力而言,从事产业的主要力量是自由空间涌现的结果,自由空间和我国制造业紧密相连,进入了全球生产链。另一方面又同中国农村发生关系,从而引起农村及农业的开发,改造和变革。中国现有9亿“立于工业文明之入口”的农民,超过2亿的农民正转移到城乡就业。同时,还有12.5%农村劳动力具有外出打工经历。城乡间的自由流动,改变着农民最初的发展空间。纵使我国农民外在形态上并没有出现较大变化,但在社会开放的大环境下,与传统小农性质存在着显著差异。单就经营规模而言,当前中国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上仍然是以小农户方式存在[1]。但是,现行小农制度和传统社会孤立的自给自足小农制度是截然不同的。随着我国社会市场渗透及开放程度逐渐深入,农民对外交往愈加密切。于是,其生存与就业空间急剧膨胀,发展速度与范围都超过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前的规模。

因思维空间扩张,而导致其卷入高度开放的社会系统。在这一进程中,对正处于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村落而言,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回流起着关键作用。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对于农村及农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于农民自身能力方面的作用。近几年,大量农民工开始从城市返乡,给农村及农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由于农民本身在农村劳动力中所占比例较大,在很大程度上给没有走出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很大影响[2]

2外出务工对农村发展和农民能力的影响

2.1外出务工经历与农村劳动力能力发展的体现

学界学者普遍认为,劳动力回流对农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于它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尚无统一认识。部分学者认为仅小部分农民工回流对农村及农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大部分农民工回流之后效果不甚显着。而在这一进程中,他们并未实现预期目的,其外出体验并未对自身及社会资本产生显着改变与发展。若回流者外出时不具备充分的技术和技巧,则会在回归农村地区之后重新从事传统农业生产,从而造成这一人群平均收入水平较比非外出人群偏低。

另外,返乡人员带回来的工作收入并未切实用于能促进家庭长远发展的投入,而更多是用于房屋建设和其他家庭消费。多数学者认为劳动力回流给农村经济与农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回乡劳动力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归因于其回乡后兴办工厂,投资农业等经济活动。这一经济行为在扩大返乡人员就业范围、提高收入水平的同时,又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其创业精神与冒险精神也从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乡村创业热的兴起,对乡村发展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3]

2.2外出务工经历与农村劳动力能力发展的途径

2.2.1人力资本

迁移本身就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它更利于劳动力转移、获取技术与知识、增加部分领域工作经验、提高非农业行业劳动生产效率与就业能力等。当劳动力回流时,他们就可以轻易地依靠这些技术与经验为当地的企业提供就业机会或选择独立创业。

2.2.2社会资本

在中国农村这一特定环境中,农民工所构成的社会网络成为农村劳动力成长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方式之一。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劳动力打破传统地域社会限制,而职业的变迁又使得农村劳动力在日常生活中构建起一种新型社会关系。所建网络成员已不以同乡、亲戚为主,而向故乡外延伸。这一新鲜元素的添加打破了它原有的封闭社交网络,让它的关系像长在藤蔓上,渐渐有了向外扩展与伸展的作用,因而渐渐显示出不同的开放性。返乡劳动力社会网络正在逐步成为联结城乡信息与物质流动的社会联系纽带,这给返乡人员提供了更多农村发展机会与高额投资回报[4]

2.2.3经济资本

资本投资是区域或企业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对经济资本长期匮乏的农村地区而言,农民工回流所产生的经济资本,既为返乡人员提供了创业前资本积累的准备,还给农村带来新的消费力量,促进经济活动多样化。此外,农民工带回来的薪水,是返乡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

3外出务工经历与农村劳动力能力发展的描述

3.1就业选择

外出打工经历对劳动力回归的非农就业具有显着的影响,特别是和重返之后自主创业密切相关。将无外出务工经验的农村劳动力作为参考,劳动力迁移之后主要从事非农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比例较高。

3.2创业参与

外出务工所产生的能力培养涉及资金、技术、经验以及创业精神等等,皆为创业之前提与决定因素。我们根据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分布得知,返乡劳动力自主创业选择人数显着多于非外出务工人数,占返乡劳动力总人数的18.4%。回流劳动力兴办企业,其资本投资规模亦大于不外出劳动力规模。从中还可发现,外出务工在推动劳动力返乡创业的同时,还能给创业者带来较大的创业资本。

3.3职业转换

外出务工对于农村劳动力能力的影响与培养,主要表现为眼界的拓宽、人力资本与经济资本的累积,这就为返乡后职业选择带来动力与条件。职业转变集中表现为能力发展,从纯农业生产到非农产业则表现为劳动力就业选择性不断扩大。外出务工前和外出务工后,从事非农就业劳动力所占比重有较为显著的变化。

结语

综上所述,从以上分析中可看出,外出务工已经成为推动农村劳动力增长的一种重要方式。外出打工培养农村劳动力个人能力,在累积工资、技能的同时,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拓展社交网络。此外,外出务工的体验也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个体生产效率和收入,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提高和新的生产技能的传播。尤其是农村地区自主创业使返乡劳动力既自主就业又带回科技技术,使非农产业蓬勃发展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切实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为此,必须以积极态度对待农村劳动力迁移与回流问题,从而为城乡间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提供一个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与此同时,应将外出务工所积累起来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向就业优势转变,以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敦平,陈静怡.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0(01):46-55.

[2]李诗媛. 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回流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D].湖北大学,2021.

[3]齐晓雨.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0):133-135.

[4]祝鹏飞. 外出务工经历对返乡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