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土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儿童品德教育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将本土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儿童品德教育的策略研究

谢婷婷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三实验幼儿园  363600 

摘要:儿童品德教育在培养孩子的道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土非遗文化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传统和文化特色,将其融入儿童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并培养他们的品德品质。本文将从本土非遗文化元素的选择、教育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评估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为提升儿童品德教育的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本土非遗文化;儿童品德教育;文化多样性;传统价值观

儿童品德教育在塑造孩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社会的未来取决于其年轻一代的品德和道德标准。因此,教育体系应该致力于培养有良好品德的公民,他们能够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在这个背景下,将本土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儿童品德教育中成为一个具有潜力的策略。本土非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文化遗产,它包括传统的艺术、手工艺、习惯、故事和价值观等。这些元素代表了一个社会的传统和文化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社会意义。融入本土非遗文化元素的儿童品德教育可以有助于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并培养他们的品德品质。

一、将本土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儿童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传承和弘扬文化价值观

本土非遗文化元素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传统和文化特色。将这些元素融入儿童品德教育可以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文化价值观。通过了解本土非遗文化,孩子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体验传统价值观,如尊重、正直、责任感等。这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培养文化多样性意识

本土非遗文化元素的融入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这有助于打破偏见和刻板印象,培养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通过与不同文化元素的互动,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并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三)培养品德和伦理观念

本土非遗文化元素通常包含了道德和伦理观念的故事和价值观。将这些元素融入儿童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例如,通过传统故事,可以教导孩子们正直和诚实的重要性,通过艺术和手工艺,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勤劳精神。

(四)增强文化参与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本土非遗文化元素的学习和传承,孩子们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他们可以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帮助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服务。这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精神。

二、将本土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儿童品德教育的策略

(一)选择适当的本土非遗文化元素

将本土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儿童品德教育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当的文化元素。这需要仔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文化元素的价值和意义

在将本土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儿童品德教育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文化元素的价值和意义。这一步骤的核心是挑选那些能够传达深刻道德和伦理价值观的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应该能够触及儿童的心灵,激发他们对品德的理解和认同。选择具有深刻文化价值和意义的文化元素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这些元素可以是传统故事、寓言、民间歌谣、传统艺术形式或特定的仪式和习惯。例如,一个国家的传统祭典可能包含了对社群、团结和尊重的深刻教训,这可以成为儿童品德教育的宝贵资源。

2.适应年龄和发展阶段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认知和发展水平。因此,在选择本土非遗文化元素时,需要考虑这些元素是否适应目标儿童的年龄和发展阶段。对于较年幼的儿童,可以选择那些简单而生动的文化元素,如寓言故事或民间歌谣。这些元素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并传达基本的道德概念,如分享、友善和互助。对于较大的儿童,可以选择更复杂的文化元素,如传统艺术形式、历史故事或社会仪式。这些元素能够深入探讨更复杂的道德问题,如公平、正义和社会责任感。

3.教育目标和课程内容

在选择本土非遗文化元素时,必须确保这些元素与儿童品德教育的教育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关联。这意味着文化元素应该能够有效地支持所制定的品德教育目标。例如,如果一个教育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那么可以选择与本土非遗文化中的合作和团队精神相关的元素。这可能包括传统的合作工艺、集体活动或合唱团的表演。通过选择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文化元素,可以更好地实现品德教育的目标。此外,文化元素的选择还应与教育课程内容相协调,以确保教育活动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这有助于将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教育体系中,使品德教育更加有效。

4.社区和家庭背景

儿童的社区和家庭背景对他们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选择本土非遗文化元素时,需要考虑孩子们的社区和家庭背景,以确保选定的元素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环境相关。文化元素的选择应该与孩子们的社区文化相契合,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同时,这也有助于建立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增强儿童对文化元素的亲近感和兴趣。

(二)制定和实施儿童品德教育策略

1.教育活动的设计

教育活动的设计是将本土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品德教育的关键一环。这些活动应该被设计得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以吸引孩子们的关注和积极参与。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设计:()故事讲解:使用本土非遗故事或传说来讲述道德和伦理教训。故事是吸引孩子们的强大工具,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2)手工艺制作:通过手工艺制作,孩子们可以亲自参与创造过程,学会耐心和勤劳,同时也深入了解相关文化元素的工艺技术。(3)艺术表演:鼓励孩子们参与艺术表演,如舞蹈、音乐或戏剧,以表达和传达所学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这些教育活动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阶段进行调整,以确保活动的复杂性和难度适合他们的水平。

2.教育材料和资源

为了支持儿童品德教育策略的实施,需要开发教育材料和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传达文化元素和道德教训,同时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1)书籍:编写适合儿童的书籍,包括故事书、绘本和图书,以介绍本土非遗文化元素和相关的品德教育内容。(2)视频:制作教育性视频,以展示文化元素的传承和应用,为儿童提供视觉体验。(3)游戏:设计互动游戏和活动,以增强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传达道德价值观。这些教育材料和资源应该容易获得,以便广泛应用于教育活动中。

3.师资培训

培训教育工作者,使他们能够有效地传授本土非遗文化元素。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了解所选文化元素的历史、意义和背景,以便能够向儿童传达准确的信息。应加强培训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法和技巧,以便能够有效地引导儿童理解和体验文化元素,并与道德教育内容相结合。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以促进跨文化教育的成功。

(三)评估儿童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首先,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这些标准应与教育目标和所选的文化元素相关。这些标准可以包括儿童对文化元素的理解程度、道德价值观的内化程度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价值观的能力。标准的明确定义有助于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一致性。其次,收集各种数据,以评估儿童品德教育的效果。这些数据可以包括:(1)学生的反馈: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或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对品德教育活动的反馈。这可以帮助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感受。(2)观察记录:教育工作者可以观察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度、互动方式和表现,以评估他们对文化元素和道德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将本土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儿童品德教育,我们可以为培养有良好品德的下一代公民,以及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和保护做出贡献。希望本文所提供的策略和方法能够为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儿童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创造更丰富的教育经验。

参考文献:

[1]顾润生,帅宁华.厚植本土文化,实现学生完整生长[J].江苏教育,2022(31):27-28.

[2]叶蓓蓓. 乡村学校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N]. 中国教师报,2021-11-10(011).

[3]吴曼凉.文化引领,创建“雅·慧”德育活动体系[J].教书育人,2020(14):55-56.

注:本文系2023年第九期漳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专项课题——《幼儿品德教育融入“非遗文化”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立项号zdy23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