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虞晓文

常熟永昕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江苏省 2155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各界对于工程质量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升。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必要保障,通过优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充分发挥检测机构的作用,能够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可靠的质量检测结果,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1.1使建筑工程有序开展

建筑工程的一大特征是周期性较长,其中涉及的各类数据也很多,而通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能够提供准确的工程数据,为图纸设计、工程规划等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有序性,避免盲目施工的现象发生。通过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工程施工期间可能存在的问题,科学规避不安全因素,以便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同时也能有效端正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

1.2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工程质量检测与建筑工程的开展同步进行,建筑企业受到第三方的质量监督,根据质量检测结果开展各项作业,一方面能够使其认真对待自身职责,避免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也能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一时间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另外,能够及时纠正一些技术性问题或错误操作。

1.3保证建筑人员的安全

建筑人员只有严格遵循流程开展相关工作,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安全性,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如果没有开展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无法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一旦劣质材料流入施工现场,不仅降低了工程的安全性,还会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机构人员素质差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需要专业人才进行,这是建筑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然而,为了节省成本,一些企业招聘无经验和不专业的人员进行质量检测,这对检测工作造成了巨大的障碍。这些人员可能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正确地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导致建筑工程存在质量隐患。除此之外,一些质量检测机构为了谋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使用没有资质的机构或个人进行检测,这也导致了检测结果不够准确和科学。即便是一些检测机构取得了资质,但检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责任感不强、不按相关标准规范操作等问题,也会严重影响质量检测工作。这些问题会导致检测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准确地评估建筑工程的质量状况,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2管理制度不规范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组织松散无序,以及其形同虚设,是由于上级单位部门的忽视所导致的。这种不规范不完善的制度让员工成为漏网之鱼,建筑现场违规操作时有出现。建筑企业领导应该重视此问题,因为建立有序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不仅是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也是员工工作动力之一。然而,由于上级单位部门的忽视,该机构的组织松散无序,导致了其形同虚设。这种不规范不完善的制度让员工成为漏网之鱼,建筑现场违规操作时有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建筑工程质量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员工也会受到影响,因为他们的工作动力会受到削弱。

2.3缺乏先进的检测设备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需要先进的检测设备,这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缺乏更新、购入先进设备的意识,很多建筑工程检测机构仍然在使用过时、不准确的设备,这导致了检测结果的误差和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下,即使建筑工程存在质量问题,也很难被及时发现和纠正,从而给人们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3.1高度重视检测队伍素质教育

检测机构应做好人才培养计划,当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有序进行。首先,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完善各项建设管理机制。其次,制定科学的人员培训计划。相关负责人应发挥引导作用,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确保培训与工程的推进相协调,利用组织培训的形式提高相关人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帮助全体人员熟悉检测流程与工作实质。同时,负责人还应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通过操作演示等方式进行答疑,督促检测人员做好笔记。第三,在聘请新员工时应密切关注其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和相关经验等因素,以显著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专业性和检测人员的整体水平。防止检测工作中的不当行为,有必要建立科学而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于不良行为要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全方位保证检测人员的积极性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最后,还要实行人员轮岗制度,通过岗位轮换可以使检测人员全方位掌控检测项目中的各个环节,为检测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其更好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3.2加大检测机构信息管理力度

解决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管理层应主动要求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并利用多种渠道提高全员认识。在明确信息化建设需求时,领导人员应具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将企业建设放在首位。首先,在信息化建设前,需要制定科学而完善的商业计划并做好长期的心理准备,分步实施整体规划。整体规划旨在保证信息化体系中各模块之间的有效连接,不为后期技术更新增加麻烦,而分步实施则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实施切入点,合理设置实施进程。其次,优化现有业务流程,使企业内部信息互享畅通,实现机构主要涉及的人、机、料、法、环5大因素的信息化。最后,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信息化与现代化计算机技术息息相关,因此要全面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包括熟悉业务流程等,以此为基础顺利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例如,某一台设备从购买记录到出厂编号,信息系统都能查询到与之相对应的设备供应商情况、设备信息、校准记录和保养维修记录等。

3.3加大设备检查力度

在现代化社会中,各种尖端设备的引进和更新是检测机构发展的关键。首先,要改善原有设备是更新设备的一种有效方式。检测机构可以通过加大检查力度、淘汰超负荷严重、过于老旧的设备等方式,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此外,适当利用租赁方式更换现代化设备也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方式。其次,派专人检查检测机构设备的存放和使用情况,及时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此外,检测机构需要定期校准影响检测结果的设备,聘请专业人士负责此项工作,防止出现意外情况。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对于一些经济实力不足的检测机构来说,改善原有设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同时,派专人检查设备的存放和使用情况、定期校准影响检测结果的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检测机构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结论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内部管理的改进措施是建筑行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机构内部管理的优化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完善机构管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提供保障,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林飞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优化对策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11):133-135.

[2]叶穆平,罗凯,龚鑫蒙.高质量发展下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用评估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22,36(3):18-22.

[3]彭铉.地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改革与运营[J].工程质量,2022,40(5):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