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应用

杨晓鸣

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乌兰布和分中心 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摘要内蒙古河套灌区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其水源为黄河,而实现黄河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是当下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更是提高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的必然选择与实现中央对内蒙古发展定位的主要支撑。当前内蒙古河套灌区面临着水资源供应紧缺,农业用水紧张且开发效率不高等问题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成为最为紧迫的任务。强化水资源使用约束,科学配置水资源,强化农业深度节水力度发展节水产业,深化水资源管理是内蒙古河套灌区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内蒙古河套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应用

当下我国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协同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为沿黄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农业的持续发展是我国获得持续发展的保障,而农业的发展取决于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利用而当下水资源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内蒙古属于水资源紧缺地区,年人均水资源2200立方米,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节约、集约用水,对提高内蒙古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探究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应用。

一、推动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必要性

水资源是一个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安全方面的生命线。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保护黄河关乎我国的持续发展。但是内蒙古河套灌区人口与耕地分布并不均匀,影响了地区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流域用水效率,促进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此外,内蒙古河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其主要的经济来源为农业收入,而农业发展依赖于黄河水资源。当前可以预料到今后一段时间内水资源的供应矛盾将会更加显著,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水利又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因此唯有改善水利条件,才可以保障农业的持续性发展。同时通过贯彻节约集约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优化当地的生态资源,恢复草地植被,发挥出内蒙古河套地区的绿色屏障功能保护我国北方的安全性,这不仅可以促进内蒙古河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可以振兴我国中西部地区,促进中、东、西的协调发展。因此节约集约需要长期贯彻落实。

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应用策略

(一)灌区管理与规划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的重要农业灌区,其面临着水资源紧缺与保障农业发展的挑战。因此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时,应当贯彻落实其管理与规划措施,如下是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实施水资源管理与规划的策略:

其一灌区分区管理:内蒙古河套灌区可以根据各自灌域的水资源状况和农业的实际需求,采纳分区的管理策略。根据各个地区的独特性质和用水需求,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合适的灌溉方案和水资源分配策略,以实现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度。

其二灌溉用水定额管理:为了避免过度灌溉导致的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内蒙古河套灌区可以实施水定额管理制度旨在通过设计合理的灌溉额度,进行水资源使用量的控制,以此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其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内蒙古河套灌区应当大力推广水资源节约集约灌溉技术,比如可以推广引黄滴灌技术、喷灌技术或者是微喷灌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避免水资源的蒸发与流失,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降低农业用水的量。

其四智能灌溉管理:进行农田灌溉时,内蒙古河套灌区还可以引进智能化的灌溉技术,实现对灌溉区的智能化灌溉管理,并进行土壤的湿度以及气象等检测,进行精准的灌溉控制,避免出现过度灌溉的问题,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其五水资源调度与配水:内蒙古河套灌区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度与使用,如管理人员可以对灌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在生成数据的基础之上进行分析,最后根据灌溉区域的农田实际需求与水资源的供给情况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以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其六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内蒙古河套灌区构建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之上进一步通过数据分析与采集,掌握内蒙古河套灌区水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为实现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农田灌溉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其七社会参与宣传教育:内蒙古河套灌区还应当将水资源节约、集约知识传输给社会群体。具体而言则可以鼓励社会群体参与到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中,积极开展水资源节约教育宣传活动,提高社会群体对于水资源节约的认识与技术的认知,促进节水文化的落实与推广。

在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之下通过对灌溉区域的管理与规划,内蒙古河套灌区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进行水资源的配置与使用,通过多种措施实现水资源的高度利用,进而促进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水资源再生措施

内蒙古河套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时,应落实其水资源再生利用措施,将废水与可再生水资源转变为可以运用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水资源的再生是重要的水资源节约集约策略,可以增加用水量,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性,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内蒙古河套灌区在水资源再生利用方面具体措施如下:

其一城市污水处理与再利用:目前,巴彦淖尔市各旗县区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这些城区生活污水经过处理之后部分污水则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实现污水资源的二次利用。此外还可以采取人工湿地处理措施,通过这一措施实现对污水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污水运用于农田灌溉中,实现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其二雨水收集与利用:雨污分流雨水收集当前河套灌区的空白之一,为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贯彻利用,河套灌区可以在生活区域设计大量雨水收集装置,收集雨水用于灌溉等,减轻生产生活对于地下水资源的依赖性。

其三工业废水再利用:乌拉特前、中、后旗工业园区已建成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或再生水厂,可以将部分废水科学处理用于生产或者其他方面,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其四生态湿地恢复与建设:继续加大灌区内的湖泊湿地进行生态补水的力度进一步恢复当地的生态湿地建设体系,使得湿地具备自然净化与蓄水功能,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其五农田灌溉水再利用:对于排出的农田灌溉用水可以进行水资源回收与二次利用,将其再次用于灌溉,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如上通过多种水资源再生利用措施,内蒙古河套灌区实现了废水与自然水资源的可再生利用与高效利用,增加了水资源的高效供应,降低了对灌区河流以及自然水资源的依赖性,同时避免了生活生产污水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这些措施为其他地区水资源的集约节约使用有着有益的启示。通过持续推进水资源的再生技术、落实水资源集约节约,将进一步提高内蒙古河套灌区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当地的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简言之,内蒙古河套灌区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指示精神,准确把握国家对内蒙古地区的发展定位,在发展中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积极参与到黄河流域保护中。内蒙古河套灌区应当全面落实黄河发展规划,将节水集约贯彻于水资源系统配置中,健全水资源的约束管理,做好节水工作,积极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挑战,支撑内蒙古河套灌区生态与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蕾.持续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N].华兴时报,2022-09-16(003).

[2]陈洁,牟珊,杜娟.促进山东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流域高质量发展[C]//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适应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要求推进幸福河湖建设论文集.适应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要求推进幸福河湖建设论文集,2021: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