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阑尾术后窦道形成与引流管关系分析2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7
/ 2

腹腔镜阑尾术后窦道形成与引流管关系分析2例

徐鹏1  孙宏杰3 金鹏2通讯作者

潍坊医学院 261000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 261000

昌邑市人民医院3 261300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腹腔镜阑尾术后窦道形成与引流管的关系。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2例,两例患者均行腹腔镜阑尾手术,分析术后窦道形成和引流管的关系。结果:两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均得到有效的恢复。结论:腹腔镜阑尾术后窦道形成和引流管存在较大的关系,给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避免出现其它更严重的并发症。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术;窦道形成;引流管关系;

  腹腔镜阑尾切术除,可以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但术后患者会出现出血、感染、腹腔粘连或者慢性窦道以及切口疝。而术后窦道形成和引流管存在着较大的关系,而有效的护理,以及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例1.女,5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0小时入院,入院查体:腹部平软,右下腹压痛明显伴反跳痛,肠鸣音2次/分。阑尾彩超提示阑尾肿大增粗,符合阑尾炎声像图改变。既往糖尿病病史5年,平时不规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查末梢血糖10.4mmol/L。完善相关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急症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选择脐下,左下腹,右下腹三处小切口进trocar,术中见阑尾肿胀增粗,被覆脓苔。电凝钩分离将阑尾与系膜分离,阑尾根部使用7号丝线结扎2道,剪刀离断后取出阑尾。根部放置腹腔引流管由右下腹trocar孔引出。术后引流管持续引流出灰褐色液体,术后5天引流量开始明显减少,术后7天拔出引流管,第8天拆线后出院,术后14天电话随访,患者诉引流管口每日仍有少许黄褐色液体流出,自行在家换药处理。术后21天患者到当地诊所行抗炎治疗5天,未见明显好转。术后26天返院,见右下腹引流管切口处直径约0.4cm窦口,有少许黄褐色液体外渗,用探针测得深度约4 cm。使用浓氯化钠溶液冲洗窦道,用刮勺刮除窦道周围的肉芽组织至少许渗血,再用 5% 聚胺酮碘冲洗窦道。3日后见窦口较前缩小,患者诉液体渗出较处理前减少,再次以同样方法处理,2日后窦口闭合。随访三个月未复发及出现切口红肿,发热,腹痛等不适。

例2.男,72岁,因右下腹痛伴发热2天入院,入院查体:腹肌稍紧,右下腹压痛明显伴反跳痛,以麦氏点为著,肠鸣音未闻及。下腹部CT见阑尾腔内高密度影,周围明显渗出及少许游离气体。考虑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阑尾粪石形成。既往高血压病史12年,规律口服硝苯地平降压治疗,血压控制效果可。测末梢血糖12.6mmol/L。完善相关化验及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急症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选择脐下,左下腹,麦氏点内上方2cm三处小切口进trocar,术中见阑尾近端穿孔,中段坏疽,右下腹及盆腔大量脓液。阑尾根部及阑尾系膜根部使用hemolok夹闭,剪刀离断后取出阑尾及系膜,吸引器吸净腹腔内脓液。阑尾根部放置腹腔引流管由麦氏点内上方trocar孔引出。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缓慢,术后5天排气,引流液腥臭味并持续少量引出,脓液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住院期间诊断2型糖尿病。术后9天拔出引流管并拆线,术后14天随访,家属诉右下腹切口未闭合,仍有少许黄褐色液体流出。怀疑感染性窦道形成,让病人返院处理。查见右下腹引流管切口处直径约0.5cmX0.4cm窦口,有少许黄褐色液体渗出,用探针测得深度约3.5 cm。使用浓氯化钠溶液冲洗窦道,用刮勺刮除窦道周围的肉芽组织至少许渗血,再用 5% 聚胺酮碘冲洗窦道。分别于2日后,5日后以再次以同样方法处理,7日后窦口闭合。随访六个月未复发及出现切口红肿,发热,腹痛等不适症状。

1.2方法

处理方法 探针或小弯钳探查窦道的深度及方向,必要时行窦道造影,若窦道表浅,即可用刮勺刮除窦道周围的肉芽组织,再用5%聚胺酮碘冲洗窦道[3]。一般窦道可逐渐愈合,若经上述处理,三周后不愈合者,应考虑行窦道切除术。

预防措施 术后感染性窦道的形成会给患者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严重的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也会对医生产生质疑,因此需要尽量避免。1)选择距离感染源较远的切口引出引流管;2)病情恢复允许后尽早拔除引流管,避免留置时间过长;3)固定引流管时缝合不宜过紧,利于腹壁积液流出;4)术中尽可能清理腹腔脓液,减少腹腔内细菌数量;5)尽可能做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选取敏感抗生素;6)严格控制病人血糖。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例患者的效果。

2  共同点

此2例病人均感染较重,恢复较慢,拔出引流管时间长,均在一周及以上;2)引流管均选择在距离阑尾最近的切口引出体外;3)均有糖尿病病史;4)均为肥胖患者。

3  讨论

阑尾术后切口因各种原因引起感染,其产生机制主要与手术时结扎的缝合线结、纱 布、引流管等异物存留有关。也与术中过度牵拉腹肌致渗 血集结、组织坏死及腔隙形成有一定关系

[1]。异物与渗血集聚是潜在的感染灶[2],但引出腹腔引流管切口一般不做腹膜和皮下的缝合,不存在异物存留的因素。结合此2例临床资料,笔者认为此2人导致腹腔镜阑尾术后腹壁窦道形成的主要原因:1)引流管腹壁出口距离感染源近,为细菌到达腹壁架为桥梁;2)引流管留置时间长,大大增加了细菌到达腹壁的几率;3)病人腹壁厚且血糖偏高,为细菌的驻扎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 戴显伟 . 外科学[M]. 第 7 版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8. 466.

[2]田振刚,戴朝六 . 阑尾切除术后 40 年切口周围脓肿慢 性窦道形成 1 例[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21 ( 6) : 4299.

[3] 吴桂保 . 阑尾术后切口窦道形成与处理体会[J]. 中国 保健营养杂志,2010,9( 217) :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