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进校园 童心同乐同健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7
/ 2

医学科普进校园 童心同乐同健康

李献凤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东风小学   四川省攀枝花市   617061

儿童的抵抗力比成年人要差很多,所以如果儿童不注意,很容易生病,表现也会比较严重。学生的身体发育还不健全,很容易感冒,所以要多了解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医学科普小常识,快来看一下吧!

一、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一)吃好早餐

由于学生的早晨时间最紧张,一些学生赖床起得晚,就没有时间吃早餐,这对他们的大脑非常不利。人们常说“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然而,如果不吃饭,体内的血糖降低,导致脑部无法得到充足的营养。而早上正是学习和记忆的高峰期,所以脑部的消耗也就越大。长期下去,对学生的学业和智力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早餐最好喝些牛奶,富含蛋白质、卵磷脂等,对学生成长和营养吸收非常重要。

(二)饮水充足

研究显示,缺水会加快脑老化。水是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为了确保人体需要,青少年每天至少要饮用8杯以上的水。另外,还要多做运动,这不仅能增强骨质,还能刺激大脑和各类脏器的发育。

(三)保证睡眠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对于青少年而言,一天需要8个小时的睡眠。睡眠是一种让大脑获得充分休整的方式,不仅可以保护大脑皮层不受损伤,还可以为大脑提供新的刺激和抑制机制。另外,睡觉不要用被子捂着脑袋,因为随着CO2含量增加,含氧量降低,脑部缺氧,长时间呼吸这些气体,对脑部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

(四)良好的饮食习惯

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集中注意力,不能分心做其他的事,也不能互相追逐打闹。三餐要定时定量,注意早餐、午餐和晚餐要适量,不能暴饮暴食。

(五)饭前便后洗手

人类的手每天都要与各种物品打交道,容易沾染各种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因此,在吃东西前,务必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并将其冲洗干净,以降低“病从口入”的可能性。

(六)培养正确的用眼习惯

现在近视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学生。要想预防眼睛近视,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注意用眼姿势,坐姿要端正,眼睛不能离书本太近,桌椅板凳的高度也要适当。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控制好用眼的时间,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注意让眼睛休息,同时还要做眼保健操,防止眼睛过度疲劳。注意孩子的用眼环境,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光线暗的环境下学习,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等,这样对眼睛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以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放松眼睛肌肉,减轻眼睛疲劳。

二、做好日常的疾病预防

(一)流行性感冒

秋天的时候,湿度会越来越低,空气也会变得越来越干燥,特别是一天之中的温度变化比较大,早上和晚上都比较冷,中午比较热,再加上学生比较活跃,如果穿的衣服稍微多一些,就会出汗,容易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所以,要做好预防措施,加强保暖,防止着凉,及时增减衣物,多休息,多喝水。

(二)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常见的症状有鼻塞、咽喉痛、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头痛、轻度发热等。要想预防普通感冒,首先要按照气候的改变穿上适宜的衣物,要做好保暖工作;要多参与到室外运动中,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多喝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加强通风,每天在家中及教室内进行半小时至一小时的通风;尽可能避免去公共区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三)皮肤过敏

躲得过感冒,也躲不过秋燥。秋季气候干燥,易导致津液亏虚、损阴伤肺,故称“秋燥”。用水洗脸之后,皮肤会有紧绷感,有的还会出现干痒、脱屑等现象。对于皮肤过敏的预防,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辛辣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洗澡时水温不要太高,洗完澡后可以涂一些润肤乳,起到保湿的作用。

(四)腹泻

腹泻也是学生群体的常见病,容易感染轮状病毒引起腹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一天数次或数十次的蛋花样或水样大便,伴有呕吐和发热。预防腹泻应注意食品和餐具的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加强学生户外运动,增强体质;平时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五)过敏性鼻炎

季节交替时,各种过敏因素就会“招摇过市”,刺激人的鼻腔黏膜,诱发过敏性鼻炎。很多人在早上起床后不停的打喷嚏或者流鼻涕,以为是感冒了,随便吃点感冒药就可以,结果反而会让病情越来越严重。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以预防为主,避免出现呼吸道反复感染的情况。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上述症状,一旦发现,及时去医院检查。

(六)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受很多因素影响,空气干燥,过敏原多,容易侵袭过敏体质而诱发支气管哮喘。症状包括咳嗽、胸闷、喘息和呼吸困难。应尽可能找出诱发哮喘的病因,避免暴露于过敏物质中。床上用品要经常暴晒清洗,去除可能引起哮喘的灰尘、皮屑、螨虫等。

(七)呼吸道感染

由于天气复杂多变,加之环境污染,空气中的杂质增加,这些杂质会刺激学生的上呼吸道,容易得气管炎,感冒发烧也会导致上呼吸道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保暖,多喝水,保持一定的湿度,加强室内的清洁卫生。

(八)水痘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由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表现为发热以及成批出现的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在家中和教室,除了注意空气的流通,重点是对传染源的控制,做好发病学生的隔离工作。

(九)手足口病

得了手足口病有轻度发热,口腔内起水泡,有时伴有疼痛感,出现口腔表面溃疡。发病后1~2天,水泡主要出现在手指、手背、脚背的皮肤表面,一般不会有疼痛感。平时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勤洗手。尽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以降低感染的概率。要注意学生的营养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学校教室一定要做好通风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返校复课时,必须持正规医院开具复课证明方可进班。

(十)流行性腮腺炎

患上流行性腮腺炎可表现为一面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肿胀变形,主要表现为畏寒、厌食、倦怠、头痛、低热等症状,伴有局部疼痛,尤其是吃饭和说话时可产生胀痛,还会影响到相邻的颌下腺、下腺以及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一般会持续5天左右,整个病程在7-12天左右,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及脑膜炎等疾病。对于发病的学生,及时将其隔离,直到消肿。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季节,可注射“麻腮风”疫苗,以增强免疫功能。

总而言之,在校园中多发流行性、传染性疾病,而且由于学生多,更容易传染。所以,要做好卫生清洁工作,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睡眠,加强运动,进而提高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