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边坡绿化苗木提升存活率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5
/ 2

陡边坡绿化苗木提升存活率技术

韦世寿 罗庆 张玉华 罗雯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方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陡峻边坡作为大型山地建筑环境的一部分,其生态绿化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在此类环境下,苗木的存活率直接影响到植被恢复的效果与稳定性,故而成为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本研究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深入分析了陡边坡绿化苗木存活率低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对策,以期为同类山地绿化工程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陡边坡;种植土质;成活率;土壤质量

边坡绿化的质量受到种植土质、植物种植方式与苗木品种选择等多重因素影响,其中不合格的种植土质,不合理的苗木种植方式,以及不适宜的苗木品种选择成为导致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采用系统的质量管理策略与技术对策,如优化取土源选择、改进种植方式、精准苗木品种选取等,是解决陡边坡绿化苗木存活率问题的关键。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和质量控制措施的严格执行,有助于提高苗木种植过程中的质量验收合格率,从而确保绿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一、项目概述

该工程坐落于地形起伏剧烈的山地,其中建设区域的最大高差为104米,边坡面积总计达到24万平方米,涵盖了1-7号边坡。这些边坡的最大坡度高达1:1.25,展现出极其陡峭的地形特征。因地形条件的复杂性,本工程在格构梁支护以及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显著的技术和安全质量挑战。综合现状调查显示,针对在建的四个边坡进行绿化种植施工质量的评估,共对411个检查点进行了细致检测,结果显示97处检查点不合格。对这些不合格点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统计了问题频次,在累计的97个问题点中,“苗木成活率低”问题最为突出,占到了问题总数的75.26%。

二、现状调查与目标设定

通过对这些数据点的深入剖析,发现存在于施工方法、材料选择、植被配置以及水土保持措施等多个方面的不足。在所有标记的问题点中,苗木成活率不达标的情况最为严重,此状况暴露了当前绿化施工中对于苗木选择、种植技术、后期养护等环节的优化需求。基于上述调查结果,目标设定旨在针对识别出的绿化种植质量问题,制定可行的技术提升方案,目标制定依据了科学的数据分析与现场施工经验相结合的方法,着眼于实现以下几点:(1)提高苗木成活率至行业标准以上,确保植被稳定生长;(2)优化植物种植配比与施工工艺,增强边坡植被对复杂地形的适应性;(3)完善水土保持与管理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目标的实现还依赖于跨学科技术的融合,如应用土木工程与生态学原理,增强绿化工程的系统性与可持续性,通过设立明确的技术参数与评估指标,确保目标的量化与可追踪性。

三、问题原因分析

在进行陡边坡绿化苗木存活率提升的问题原因分析中,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识别出影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针对三级交底的情况,表明工人培训和知识传递机制相对完善,不构成直接影响存活率的主要原因。在质量管理制度方面,已编制的18项管理制度均已宣贯并严格执行,落实率为100%,说明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执行并非低存活率的直接原因。关于坡面排水问题,通过严格的测量放样及监理检查流程,保证了排水系统的合格性,也被排除为直接原因。对种植土质的调查发现,采用外购种植土的苗木存活率显著高于使用现场原地貌土的情况,显示出土壤质量是关键影响因素之一,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外购种植土对苗木存活率的提升作用明显,而原地貌土的苗木存活率低下,表明土质合格性是苗木成活的重要因素。在种植方式上,通过比较狗牙根草皮铺设与草籽喷播的成活率,发现后者更高,指出种植方法的改进有助于提高存活率。苗木品种选择方面,木棉与菩提的成活率在90%以上,远高于香樟与木菠萝,证实了适宜品种选择对成活率有决定性影响。

四、针对主要问题原因的对策分析

(一)种植土质改进对策

确立优质土源的选择标准,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筛选出质量合格的种植土,保证了进场土质的基础性能[1]。进一步的策略包括对进场的种植土实施层层严格的材料筛选,这一过程涉及到细致的质量检验体系,通过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严格的验收程序,确保每一批次的种植土均符合工程质量标准。完善验收材料的管理制度,强化了材料质量控制环节,任何未经验收合格的材料都不得使用于工程中,通过对土质进行改良和管理,种植土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实施措施后的抽查数据显示,种植土土质合格率已提高至93.33%,充分证明了措施的有效性,增强的质量控制流程不仅促进了土质标准化,也为苗木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和验收流程的优化,构建了从供应链到施工现场的全面质量保障体系,为苗木种植创造了更优越的条件,确保土质合格,是提升整个绿化工程质量的基石[2]

(二)苗木种植方式优化对策

综合苗木生长习性与施工环境的具体要求,通过工程技术专家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宜陡边坡绿化的种植技术方案。开展对苗木品种生长需求的详尽研究,包括其对土壤、水分、光照等生态因子的适应性,结合边坡地形地质特征,制订出精准的种植方式计划

[3]。实施现场试验,通过设置对照组,比较不同种植方法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以此来评估和优化种植技术,采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解读,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种植方式优化实验中,针对狗牙根草籽撒播方法进行了专项优化试验,根据不同种植方式下的成活率数据,调整播种密度、覆土厚度等关键参数,实施后的试验数据显示,狗牙根草籽撒播的优化种植方式下,成活率显著高于传统种植方法。

(三)苗木品种选择策略

深入分析本地气候数据,结合历史气候特点,筛选出适应本地气候变化的苗木品种。对历年气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揭示不同苗木品种对气候因子如温度、降水量的响应关系,以此为依据优化苗木品种的选择,结合本地生态习性,优先考虑本地或地带性强、抗逆性好的苗木,确保种植后的适应性和生长活力。在土壤选择上,强化苗木与土壤相容性的研究。土壤特性对苗木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专业检测机构对取样土壤进行物理和化学性质分析,依据土壤的养分含量、酸碱度、重金属含量及其它污染物指标,选取与苗木生长需求相吻合的优质土源[4]。严格的进场材料验收制度确保种植土满足绿化要求,通过不断调整土壤配比,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在苗木种植方式优化上,根据苗木的生长习性及施工图纸的要求,通过模拟试验和实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苗木种植技术进行不断优化,对试验区的数据跟踪调查显示,经过改良的种植方式能显著提升成活率[5]

结语:

陡边坡绿化工程面临的苗木成活率问题,关系到生态修复的效果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科学选取苗木品种,结合土壤特性及地形条件的综合改良措施,以及种植方式的精细优化,确立了一套提升苗木成活率的有效机制,经过多轮的试验验证与数据分析,技术方案确保了绿化工程质量的显著提升,研究成果对提高陡坡地绿化工程的成功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俞力军,陈伯翔,陈超等.两种边坡复绿技术在修复高陡石质边坡中的实际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2023(06):29-32.

[2]何飞,耿林,管勇等.石质高陡边坡柔性生态防护技术[J].中国水土保持,2023(02):17-20.

[3]米拓.打孔点穴绿化法在渭南某高陡边坡生态修复中的应用[J].化工矿产地质,2022,44(03):236-242.

[4]黄朱盛,王稳生,许康.国省干线岩质高陡边坡三联生态修复技术应用[J].山西建筑,2022,48(09):154-157.

[5]王莎,戴礼飞.植生袋在华东地区岩质边坡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22(0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