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的临床症状与混合感染的诊疗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猪丹毒的临床症状与混合感染的诊疗措施分析

杨大强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龙王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四川 广元  628411

摘要:生猪养殖行业虽然可以给养殖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养殖生猪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一系列疾病,这给养殖户的养殖带来了较大的挑战。猪丹毒病作为其中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疾病,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成为了生猪养殖户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猪丹毒病概述、常见猪丹毒病混合感染以及猪丹毒病混合感染的预防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猪丹毒病;混合感染;诊疗;措施

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病毒的混合感染会导致病菌出现变异的情况,从猪丹毒病的角度来讲,其作为一种较为常发的急性传染病,极易与其他疾病混合,一旦与生猪其他疾病混合感染,那么其在混合感染之后,则会出现一系列异常的临床症状,所以,对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龙王镇的生猪养殖业发展来说,为了避免猪丹毒病混合感染对生猪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养殖人员应当加强对猪丹毒病混合感染的分析,以便于对生猪猪丹毒病混合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进而及时采用科学的治疗方式,对病猪进行治疗,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一、猪丹毒病概述

猪丹毒病是因猪丹毒杆菌引发的一种急性热传染性病症,该病经常发生在生猪身上,尤其是3月龄至6月龄的猪,在鸡、鸭、鹅、麻雀等禽类身上也会发病,甚至还可以通过伤口感染的方式,传染给人类。猪丹毒病的主要传染源就是病猪和带菌猪,在此类生猪生活过的场地、使用过的器具等,都会携带病菌,再借助消化道、皮肤损伤、吸血昆虫等方式进行传播。

猪丹毒病猪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分别为急性型、亚急性型以及慢性型三种。

1.急性型猪丹毒病又被称作为败血型猪丹毒病,极少数病猪会在并无任何临床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发病死亡,多数患病生猪会陆续发病,在发病的过程中,病猪的皮肤、可视粘膜、耳、鼻、四肢内侧等皮肤通常会呈现出紫红色,并伴随着淋巴结肿胀、关节炎、心内膜炎等,甚至出现肢端坏死,在病情恶化的情况下仍会死亡。

2.亚急性猪丹毒病又被称为疹块型猪丹毒病,生猪在发病之后,会先在身上出现疹块,多呈现出扁平隆起的情况,大多数病猪在发病之后都会出现体温升高,可达到41摄氏度,还伴随着活动量减少、呕吐、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表现,在数天之后,病猪身上的疹块会逐渐消退,隆起的部分会下陷,形成干痂,脱落后自愈。但如果病猪的病情比较严重,则会出现大面积的皮肤坏死,甚至会在症状恶化之后转变为败血型猪丹毒病而死亡[1]

3.慢性猪丹毒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心内膜炎或关节炎,在急性症状消失之后,关节会出现变形,导致病猪卧地不起、生长缓慢、体质虚弱、呼吸急促、心律不齐等,经常会因为心脏麻痹而突然死亡。

在发现生猪出现猪丹毒病之后,需要立即对其隔离治疗,并按照剂量标准,使用红霉素、土霉素等药物对病猪进行治疗,还可以结合病猪的症状表现,采用对症疗法对其进行治疗。

二、常见猪丹毒病混合感染

(一)猪丹毒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1. 临床症状

猪丹毒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混合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作为其中另一种疾病,其主要是一种呼吸道疾病,其包含急性纤维素胸膜肺炎或慢性局灶坏死性肺炎两种严重的后果。如果养殖的生猪感染这一疾病,则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龙王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猪丹毒病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时,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其黏膜、皮肤、耳、鼻、唇、四肢等皮肤出现紫红色,部分病猪体温可达41℃,活动量减少,多卧地,出现呕吐等症状。如果是亚急性型病症,那么通常会在病猪的背部、颈部,甚至全身都出现疹块,并且伴随着发热的症状。如果病猪出现了慢性型病症,那么则会导致病猪呈现出四肢肿胀的临床症状,还会引起部分病猪跛行,随着病猪病情的不断恶化,病猪会出现呼吸困难、贫血,甚至导致病猪直接死亡。

  1. 病理变化

在对病猪剖检之后得知,因猪丹毒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而死亡的 病猪,在其胃底部或幽门部位会出现出血的情况,病死猪的脾脏肿大、肺脏肿胀,如果是急性死亡的病猪,那么还会出现鼻腔流血的情况。

  1. 治疗

对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龙王镇猪丹毒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现象,兽医多采用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两种方式对病猪进行治疗。

第一,西医治疗。当地兽医可以将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混合在饲料当中,在混合均匀之后,按照正常的饲养习惯,喂病猪服用。通常来说,在连续使用3天至5天的时候,就可以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每天早上使用青霉素混合饲料喂服病猪,下午在水中混合头孢噻呋钠,连续使用5天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想要对猪丹毒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进行有效的治疗,当地兽医还可以采用氟苯尼考,或磺胺间甲氧嘧啶、阿莫西林与强力霉素药物混合的方式,对混合感染的病猪进行治疗,将以上药物均匀拌于饲料,喂病猪服用,在连续使用6天左右,可以对病猪进行有效的治疗。

第二,中医治疗。针对猪丹毒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的情况,兽医还可以使用中医疗法对病猪进行治疗,可以将240克百部、240克甘草、240克天冬、130克黄连、130克栀子、120克瓜萎子、110克紫苑、110克杏仁、90克桑白皮、70克当归、70克黄柏、70克桔梗、70克沙参、70克黄芪、70克山芝麻、70克葶苈子、60克知母、60克旋覆花进行混合,并研磨成粉末,将其与800g饲料进行混合,按照日常饲养习惯,将混合好的饲料喂食于病猪,连续喂食7天即可

[2]

(二)猪丹毒病与猪肺疫混合感染

  1. 临床症状

猪肺疫作为猪丹毒混合感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是由多种杀伤性巴氏杆菌而引发的一种疾病,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龙王镇的生猪,在出现猪肺疫与猪丹毒病混合感染的现象时,病猪主要会出现精神萎靡、倒地不起、体温上升、呕吐等症状表现,病猪的背部会出现皮肤发红的情况,甚至存在暗紫色的斑块,随着病情的恶化,还有可能会导致病猪呼吸困难。

  1. 病理变化

在对病猪剖检之后得知,因猪丹毒病与猪肺疫混合感染病死的猪,病死猪的腹股沟淋巴会呈现出肿胀的现象,肝脏有白色坏死灶,肾脏有瘀血,脾脏部位肿胀,肺部发炎,在切开肺小叶的时候,会呈现出大理石纹理状。

  1. 治疗

对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龙王镇出现的猪丹毒病与猪肺疫混合感染的情况,想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就需要当地兽医采用恰当的治疗方法。

第一,当地兽医可以为病猪注射20%0.1ml/kg氟苯尼考,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3天,还可以按照每20kg体重0.1g的剂量,为混合感染的病猪注射头孢噻呋钠,还需要按照每10kg体重1ml的剂量,为混合感染的病猪注射氟尼辛葡甲胺,连续注射3天,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第二,当地兽医可以在每500kg饲料中加入1kg替米考星,将其混合之后,按照日常饲养习惯喂食于病猪,可以在其中加入1kg板青颗粒,还可以在每400kg水中加入1kg的电解多维和黄芪多糖,让病猪作为日常饮用水,借此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第三,如果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龙王镇的育肥猪和妊娠母猪发病,那么需要注射混感高效制剂和400万青霉素钾,坚持连续注射3天,并借助口足皮疹康水粉剂杀灭病原菌,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还需要在每吨饲料中加入1.5kg阿莫仙、1kg诺氟沙星可溶性粉、5kg灭菌威的方式,将其喂服于病猪,对其进行有效治疗[3]

三、猪丹毒病混合感染的预防措施

(一)保证良好饲养环境

猪丹毒病混合感染情况的发生通常都是因为传染造成的,为了防止猪舍内部出现病毒和细菌的传染,养殖户应当保证良好的饲养环境,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使猪舍内部的空气保持清洁状态,还需要对猪舍的食具、水源、饲料等进行每日处理,保证生猪食用食物的清洁性,避免其食用的饲料或是水源中含有病菌,导致其出现猪丹毒病混合感染的情况。

(二)落实猪舍消毒工作

养殖户应当保证猪舍消毒工作落实到位,并且对多种消毒剂进行交替使用,避免长时间使用一种消毒剂,导致病毒和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养殖户需要通过每日消毒、每周消毒等方式,采用4%的氢氧化钠溶剂对猪舍进行消毒处理。

(三)健全安全生产制度

想要避免细菌、病毒的大范围传播,就需要养殖户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对进入猪舍的人、车以及生猪等加强监管,如果无必要情况,尽可能不引进猪种,在人进入猪舍之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性的消毒,防止携带病毒进入猪舍。

结束语:

综上所述,猪丹毒病与其混合感染作为危害生猪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想要避免生猪出现这一情况,就需要养殖户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猪丹毒病进行预防,一旦出现猪丹毒病混合感染的情况,那么应当及时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出现更严重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梁正松.猪丹毒病混合感染的综合诊疗[J].兽医导刊,2021(17):31-32.

[2]刘涛,王瑞,王新茹,等.育肥猪猪丹毒与猪链球菌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治[J].猪业科学,2023,40(7):58-60.

[3]邱骏,陈五常,王冬梅,等.断奶仔猪链球菌病和猪副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J].今日养猪业,2023(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