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脑梗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

宋亭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目的:探究脑梗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集到的150例伴有吞咽障碍的脑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系统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33%,比较可见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将综合、系统的康复护理措施用于伴有吞咽障碍的脑梗患者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梗;吞咽障碍;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引言

脑梗死患者发生吞咽障碍的可能性高达25%~42%,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则可达29%~45%,处于卒中后期间的2~3周的几率为47%。若病人的吞咽障碍不能获得比较好的救治,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状况,影响身体健康,严重的甚至导致肺炎,威胁生命安全。因而针对此类病人的特殊病情,必须要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临床护理体系,使患者的生命得以保障[1]。为了有效研究,现从近年来我院的真实病例中整理出150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出现此类病症的病人进行深入了解,并对其具体的临床护理办法进行归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伴有吞咽障碍的脑梗患者,经CT和MRI检查均已确诊,且符合脑血管疾病相关诊断标准。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每组均纳入病例75例。对照组:男性46例,女性29例,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为(62.52±4.41)岁,病程2h—6个月,平均病程为(26.58±6.04)天;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40例,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为(62.49±4.39)岁,病程2h—7个月,平均病程为(26.60±6.01)天。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并不明显(P>0.05),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

(1)纳入标准:①头部CT检查显示,病灶基底节区及侧脑旁存在点状低密度阴影;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不超过7分,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低于18分;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④临床资料完整,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病情危重,或合并严重白质疏松、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②咽喉部、颈部处有溃疡破损,或患有感染性疾病;③合并循环系统、造血系统或内分泌疾病;④配合度较差,中途退出研究者。本次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

1.2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巡视护理、面部神经护理、口腔护理和营养护理等必要护理措施,同时加强预防护理,指导家属多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改变体位,经常按摩和清洁患者局部长久受压的皮肤。

(2)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①吞咽功能训练:a.呼吸道训练:指导患者掌握深呼吸、憋气等方法,进行咳痰训练,提高咳嗽能力,清空气管;b.吸吮训练:指导患者含婴儿奶嘴,模仿婴儿吸吮,2min/次,2次/天;c.吞咽模拟训练:指导患者通过吸气、屏气、吞咽等过程,模拟练习吞咽动作[3]

②进食护理干预:首先,食物选择侧重于易吞咽且外观能引起患者食欲的。评估患者吞咽困难程度,再根据结果进行康复训练。进食时,可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先喂1勺温开水,将患者口腔、食管润滑,并测试患者吞咽功能,若顺利吞咽,可先向患者健侧舌后方喂1/4勺稠粥,并指导其用舌对食物进行搅拌,再将舌头抬起并顶上腭。告知患者应先产生吞咽意识,再进行吞咽动作。若患者出现呛咳,应暂停进食,待身心稳定后,再继续喂食。若患者呼吸急促,难以平静,则不再进食[4]

③综合发音训练:康复师采用单音节、多音节等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发音训练,帮助患者进行口颊部及舌的主被动运动,刺激口唇部肌肉,加强声门闭锁能力。

④心理干预:饮食时,吞咽障碍患者通常因吞咽困难出现剧烈咳嗽,对吞咽可能出现紧张、厌烦等不良心理,并且多数患者因初次发病,而难以接受生活不能自理的现状,可能出现抗拒进食等行为,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首先主动向患者讲解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干预方式等,纠正患者对疾病的不良认知,引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同时了解患者真实的心理想法,并采取一系列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抚慰措施,消除患者因害怕呛咳而不敢进食的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此外,为患者更好的治疗康复环境,向患者介绍康复训练的必要性,说明正常饮食对身体康复的重要性,继而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5]

1.3观察指标

采用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吞咽障碍程度进行测评,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具体疗效判定标准为:(1)治愈:护理后,患者吞咽障碍完全消失,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检测患者吞咽情况,发现其一次便可将水咽下;(2)有效:护理后患者吞咽障碍已经有所好转,通过洼田氏饮水试验发现患者饮水需分为两次,且尚未出现呛咳现象;(3)无效:护理后患者吞咽障碍未见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100.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数据x2检验;P<0.05时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结果分析: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33%,比较可见观察组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75

33(44.00)

32(42.67)

10(13.33)

65(86.67)

观察组

75

43(57.33)

30(40.00)

2(2.67)

73(97.33)

x2

5.192

P值

0.023

3讨论

脑梗疾病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是吞咽障碍,据统计,约有29%~71%的脑梗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情况。脑梗患者造成的吞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损害皮质脑干束或双侧大脑皮质从而造成假性舌咽和假性延髓麻痹,进而使得核下行或舌下神经核和迷走神经出现损害从而产生真性延髓麻痹现象,通常情况下,假性延髓麻痹出现在临床上。据研究,如果患者发生吞咽功能障碍,需要及早采取恰当的功能恢复训练,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效率可高于70%。依据此方案,我们可进行综合护理工作,优质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强化输入感觉、食物性状改变、练习吞咽、积极的训练计划、代偿性措施,例如改变进食体位等几项功能恢复练习。

通过脑梗后吞咽障碍的150例患者实施分组,采取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可证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33%,比较可见观察组更高(P<0.05)。

综上所述,尽早实施系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更好的提高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患者的护理效果,加快患者康复,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李欣,刘静,等.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床旁评估和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J].饮食保健,2021,4(27):37-38.

[2]曾丽红,陈玉姣,林佩霞.诱导性咳嗽联合咽部冷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的康复作用[J].河北医药,2021,38(24):3823-3825.

[3]张书敏.护理干预对脑干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21,20(4):120-121.

[4]季红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2,38(20):2478-2479.

[5]潘秀凤.50例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社区护理效果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22,43(2):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