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同富裕提出的经济逻辑社会逻辑政治逻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论共同富裕提出的经济逻辑社会逻辑政治逻辑

王思武

中共烟台市委党校  山东烟台  264003

摘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本文从经济逻辑、社会逻辑、政治逻辑三个视角探讨了目前我们提出共同富裕的必然性。

关键词:共同富裕 经济逻辑 社会逻辑 政治逻辑

“尚和合,求大同,奔小康,共富裕”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和追求。古人讲“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礼记·礼运》所描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勾勒的“世外桃源”,都反映出当时中国人对社会和谐、富裕的向往。但基于当时的社会制度、生产力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这些美好愿景不可能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曾总结中国历史:“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一、 提出共同富裕的经济逻辑

     世界400多年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在市场发展的早期,为了加快发展生产力,必然选择要将效率作为最核心的目标之上。但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我们看到:公平与效率的统筹成为整个经济循环顺畅的一个基本条件,公平的完成,成为效率实现的一个重要手段。著名的如美国1860年代之后,进入了金融资本与权力的联姻阶段,当时美国社会出现权贵资本化。如当时的摩根财团形成一个超级金融垄断集团,控制了170多家企业集团,同时也控制了美国的政治生活。当时资本家阶层的收入占据整个社会财富近80% ,导致中下阶层的普遍贫困,这就导致了1870至1890年,美国出现了5次大的经济危机和7次工人罢工运动。原因就在于这种效率与公平的脱节,劳资之间出现的严重对立。

20世纪初,美国社会掀起了“进步主义运动”。主要表现在1、政治方面:加强对权力的约束,打击权力与资本之间的联姻,进行反腐。2、对资本进行节制和约束,不让金融资本全面控制实体经济,不能让资本对劳工进行无限制剥削。3、进行反垄断。对各种大财阀垄断各种产业进行拆分,出台了第一部反垄断法《谢尔曼法》。 上述措施包括后来的罗斯福新政等使当时资本无序发展,全面逐利的局面得到扭转,美国经济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进步主义运动实质上是一次缓和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矛盾的一次社会性努力,它为当代美国的发展打下了基石。我们从美国的这段历史可以看到: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是单纯追求效率就能够实现效率,它必须以节制权力、节制资本,解决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等一系列问题才能得到有序发展,才能实现效率与公平之间的良性互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的发展与不平等现象开始加剧。各国经济学者们开始关注研究发展与不平等之间的关系问题。其中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克提出了著名的倒U型曲线:他认为一国收入不平等的问题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先经历恶化再到改善的过程即不平等程度先升高,后降低,呈现倒U型曲线变化。而且当时他认为发达国家已经到了这个拐点。但是现实是过去的40多年来,欧美这些国家不仅基尼系数有所反弹,而且出现中产阶层逐渐减少乃至空心化的状况。随后法国现代经济学家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提出了皮凯蒂定律。他充分论证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由于资本的收益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资本所有者所积累的财富必定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从而导致有效需求的不足,进而导致宏观经济出现周期性的不稳定。这一定律颠覆了库兹涅茨定律。

从这个意义上讲 ,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专门研究共同富裕问题时提出的:要加大再分配的力度,提高目前中国社会大多数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和财富占比,同时使中产阶层倍增,最终形成橄榄型的社会结构,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是有着其坚实的经济逻辑基础的。

二、 提出共同富裕的社会逻辑

一个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必然会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和极化,导致社会秩序的不和谐,进而带来民粹主义的出现,甚至带来社会治理体系的无序乃至崩溃。有关数据表明:目前,美国前1%的富人占据整个社会财富的近26%,而后50%的美国人只占据社会财富的不到9%。这种格局直接带来的是阶层的分化、固化和对立化以及民粹主义的出现。为什么会出现2011年美国民众占领华尔街事件以及随后出现的特朗普当选总统事件? 因为2010年美国贫困率为15.1%,贫困人口达到4620万人,为52年来最高。与此同时,社会财富高度向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少数最富有的美国人集中。有数据显示,最富有的5%美国人拥有全国72%的财富。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必然导致社会矛盾深化。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以中产阶层为主的政体是最符合正义原则的,是最稳定的”。中等收入群体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受益者,他们对社会秩序和主流价值观认同感较强,比较理性务实,一般不希望看到既定社会秩序受到破坏,对社会能起到稳定器作用。贫富差距悬殊和两极分化,必然导致社会的撕裂和动荡,从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最终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可以有效防止贫富差距悬殊和两极分化,有效弥合社会裂痕。因此,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具有“稳定器”或“缓冲器”的社会政治功能。

三、提出共同富裕的政治逻辑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以为全体人民谋幸福、谋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以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标准之一;而追求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这种理念的集中体现。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存在以下问题亟需解决:第一,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大问题 ;第二,居民收入差距大问题;第三,区域发展差距较大问题; 第四,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我们要解决上述问题,共同富裕是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而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追求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