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派工匠”培养背景下——技工院校课程开发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浙派工匠”培养背景下——技工院校课程开发的策略探究

陈晓磊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 311200

摘要: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提出,文件中强调了高技能人才的作用。为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和社会现代化建设,全方面提升我省企业核心竞争力,迫切需要一支强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因此,创造性地打造“浙派工匠”品牌,创新性地发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个带有使命性的时代命题。本文通过对典型国家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进行研究与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制造业蓬勃发展、行业高速迭代的时代发展新趋势,挖掘技工院校课程开发的策略,以期对技工院校课程开发提供参考,打造“浙派工匠”培养品牌。

关键词: “浙派工匠”  技工院校  课程开发

技工院校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就可以不断创新课程开发,使得培养出的高技能人才资质水平跟社会的需求相匹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多地培养出一批批“浙派工匠”,打造浙江品牌。

一、课程开发的涵义

“课程开发”这一概念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左右在教育学界流行开来,它实际上是由过去的课程编制或者说是课程建设发展而得来的。[1] “课程开发”是通过精心设计计划而得出的一种教育或学习活动形式,最终开发出来的课程提供给教育教学机构中的学生, 将其作为进行教育教学依据的过程。

二、典型国家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经验

我国的技工院校课程开发起步较晚并且以前普遍对课程开发不够重视,教师入职学校后也较少得到课程开发相关的一些培训,对课程开发可以说是一知半解。因而,我国技工院校课程开发的整体水平不容乐观。在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技工院校课程开发的大背景形势下,我们可以尝试着学习德国、澳大利亚和美国这三个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课程开发的一些宝贵经验,为我国技工院校的课程开发提供一些借鉴与指导。

(一)德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经验

德国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领域进行了长期地探索与实践后形成了本国一系列课程开发的研究成果。它的课程开发是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并经历了“同步课程”、“协调课程”、“差异课程”、“自主课程”模式到目前所采用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这五个阶段。

(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经验

澳大利亚在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2]建立了以政府、行业、TAFE学院为主体,社区组织、大学和企业、积极参与的新的职业教育体系。它的课程开发以行业标准为依据,强调以学生的能力为本位,将培训目标与所需要的技能相结合,通过培训,使学生能够达到行业所需要的能力标准。

(三)美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经验

美国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领域经过长期实践探究形成了本国一特色课程开发的研究成果“DACUM”(课程设置的有效方法) ,这种课程开发方法已经成为美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种基本模式,本文将对这一研究成果进行剖析。DACUM (Developing A curriculum)的原意是“某一些课程开发”。[3]这种方法开发方法是让学校和用人单位在一起先对职业或者岗位进行分析,结合真实工作过程中的所需要的各种技能、知识和职业特点,通过提炼总结,最终设计出教学过程。

三、技工院校课程开发的策略与启示

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应当制定技工院校课程开发的编制指导原则,为技工院校的课程开发提供依据。树立基于学生全方位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开发指导思想,[4]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学生全面发展和服务当地产业发展需要为目标,进行课程开发并制定符合技工院校发展的培训包。我国技工院校课程开发的工作可以借鉴澳大利亚职业培训包的相关做法,结合我国地区之间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的实际问题,可考虑按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建立几套不同的技工院校学生能力标准和规范。在制定课程开发指导思想的时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把从业技能嵌入到具体的证书框架中、融入到教学单元进行实施。这些能力标准与规范,是技工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为提升我技工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基本保障。

[5]2.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中各主体可以参与到技工院校课程开发中来,实现开发主体的多元化。首先,社会应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监督和管理中来,参照美国特别是家长和用人单位应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制定中来,加强对课程的监督,促进学校课程的实际开发和实施。其次,社会还应为学校课程的实施创造必要条件,不仅在课程开发中,更要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因为青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社会必须为国家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例如,我们社会可以提供参观工厂的免费机会,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体现开发主体的多元化,[6]可以成立课程开发编制委员会。课程开发编制委员会不仅要包括课程专家和教育专家,还要与行业协会沟通,邀请企业相关员工加入课程开发委员会。

[7]3.从学校层面来看,可以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内容。[8]聘请行业和企业专家会同技工教育研究机构共同开发出既能符合社会需求又能体现行业最新发展成果的课程。课程的设置也要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有区别,要做到具体和细化,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调整与完善,最大限度地贴近当地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尤其重点突出就业技能、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受益终身。在实施工程与学习交替时,应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何应林.典型国家职教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经验与借鉴[J].《职教论坛》;2013-01-10.

[2] 齐莎莎.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会议,山东交通技师学院;《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研究专题研讨会(2020)》;2020-10-16.

[3] 秦娟娟(导师:陈万龙).中德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比较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硕士(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2010.

[4] 徐蕾.美国校本课程开发对我国的启示;《文教资料》;2013-05-25.

[5] 张洪彬(导师:陈俊华;姚杰).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D];西南大学,硕士(专业:学科教学(地理));2020.

[6] 甘宏,潘丹.基于能力标准为基础的职业学院课程体系改革[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0-10-09.

[7] 申文缙.基于校企合作的德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

[8] 陈智刚,杨 琼.浅析以能力为本位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J];《教师观点》;2015.

[9] 张宪立.借鉴美国职业技术课程开发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J].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9.

 


[1] 何应林.典型国家职教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经验与借鉴[J].《职教论坛》;2013-01-10.

[2]陈智刚,杨 琼.浅析以能力为本位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J];《教师观点》;2015.

[3] 张宪立.借鉴美国职业技术课程开发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J].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9.

[4] 张平.中职公共实训中心为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策略。 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2011年度职教教改论坛》;2011-10-01.

[5] 徐蕾.美国校本课程开发对我国的启示;《文教资料》;2013-05-25.

[6] 甘宏,潘丹.基于能力标准为基础的职业学院课程体系改革;《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0-10-09.

[7] 徐蕾.美国校本课程开发对我国的启示;《文教资料》;2013-05-25.

[8] 李琳琳,王咏.天津商务职业学院.澳大利亚职业培训包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启示.《教育探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