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1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要点

刘展志

成都市青白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成都市,610330

微生物检验是微生物检测员的主要工作,然而人们对于微生物检验总会感到有一种神秘感。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微生物检验的技术操作要点。

IMG_256

一、无菌操作的环境

(一)无菌室

第一,无菌室的结构包括:缓冲间、更衣间与操作间;第二,无菌室的消毒与防污染。每天在使用前,需要紫外线照射至少0.5~1小时;每月使用新洁尔灭对地面与墙壁进行擦拭与消毒;每季度使用甲醛过氧乙酸、乳酸进行熏蒸,时间为2个小时,特殊情况下可以增加熏蒸的次数。第三,无菌室使用要求:(1)无菌室内要保持清洁,工作后使用2%-3%煤酚皂溶液进行消毒,对工作台面进行拭擦,不得存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2)无菌室要注意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线,比如利用室内悬吊紫外灯进行消毒,距离1.0m处使用30W紫外灯,照射时间大于30min。在使用紫外灯时,应注意不要在紫外线下直接操作,避免造成损伤,使用酒精棉球每隔两周对灯管进行轻轻拭擦,除去其灰尘与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的影响。(3)处理与接种食品标本时需要在无菌室操作,不要随意出入,若要传递物品,则可通过小窗传递。注意在无菌室内安装空调时,则应安装过滤装置。

(二)超净工作台

超净台的使用和保养:第一,需要保持风速稳定,并符合要求;第二,使用前应开启紫外灯,至少照射30分钟;第三,提前让超净台工作10-15分钟;第四,使用完毕后,使用70%酒精擦拭台面与台内四周。

(三)无菌器材

第一,灭菌器材包括:培养基、玻璃器皿、无菌衣等;第二,消毒器材包括:凳子、天平、工作台、试管架、手套等。第三,无菌间通常只要求放置转椅、无菌操作台等物品;无菌操作台上通常只要求放置以下物品:打火机、酒精灯、接种针、洗耳球、镊子、消毒棉球、油性笔、试管架、灭菌平皿、电子天平、灭菌吸管、培养基、250ml灭菌三角瓶、均质器等。

二、无菌操作技术

无菌操作技术就是在操作实验过程中,避免机体被微生物侵入,使无菌物品与无菌区域免受污染的管理方法与操作技术;在微生物实验中,无菌操作技术是一项基本技术,是确保微生物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一)无菌操作技术的内容

无菌操作技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打造无菌的培养环境,比如培养容器的灭菌、提供密闭的培养容器、培养基的灭菌等;第二,在操作与培养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其它微生物的侵入,比如紫外线杀菌、超净台的消毒和检测、甲醛熏蒸、操作工具、操作方法等。

(二)无菌操作的原则

第一,在实施无菌操作时,一定要明确物品摆放的无菌区与非无菌区,接种时一定要戴工作帽与穿工作服,在进入无菌室前一定要用肥皂洗手,再用75%酒精棉球擦净双手;第二,在操作前20~30分钟,首先需要启动超净台与紫外灯,接种所使用的平皿、吸管与培养基等一定要进行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没有使用完的器皿,不要再放置后再进行使用,金属用具应用95%酒精点燃烧灼3次或高压灭菌。避免用手直接拿取无菌物品,比如瓶塞等,一定要用消毒后的钳、镊子等;第三,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要接触外露的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平皿或试管时,吸管尖不要触及平皿边或试管;第四,接种某种细菌或样品一定要在酒精灯前进行操作,接种样品或细菌时,吸管取出后与试管塞打开后,都要利用火焰消毒;第五,在接种细菌前接种针或接种环应通过火焰烧灼金属丝,必要时还需要烧到杆、环和针的连接处;第六,吸管吸取样品或菌液时,应使用橡皮头吸取,不要直接用口吸。在超净台内操作时应倾倒平板,并在开启与加盖瓶塞时,一定要使用酒精灯进行反复的烧。

IMG_256

小结

总之,微生物检验是一个十分严谨的过程,需要在无菌操作的环境中,采取无菌操作技术。了解无菌操作技术的内容,并掌握无菌操作的原则,才能使微生物检验的过程更加顺利,最终完成微生物检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