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发生的护理管理因素有哪些?如何应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1

医院感染发生的护理管理因素有哪些?如何应对

何利蓉

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1430

护理管理工作中有一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涵盖在临床护理中的所有环节中,所以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从医院感染的角度出发,一起聊一聊关于医院感染发生的护理管理因素都有哪些?该怎么处理?

IMG_256

一、医院感染发生的护理管理因素都有哪些?

(一)护士缺乏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认知

护士缺乏对医院感染工作的认知主要体现在其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认为医院感染的工作是有其他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负责的,这项工作与自身的工作内容无关,所以不了解在自身工作过程中会因为任何一项工作的失误都会加大医院感染的风险性。在医院临床的护理工作中,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充斥在所有的护理工作环节中,每一个护理工作的细节都是预防医院感染出现的具体措施。而这些护士缺乏对医院感染工作的认知都是因为其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知识没有进行严格的学习,且没有对这些知识进行严格的把控和理解。所以才会没有认识到所有不规范、不全面的护理工作都会加大医院感染风险的提升。

(二)医院的缺乏对医院感染工作的监管力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人体健康重视程度的加深,人们对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地提高。但是在目前临床的护理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部分护士或者有的护理管理者在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时,缺乏对医院感染工作的控制,一直延续老思想以及旧方法的使用,缺乏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更缺乏对医院感染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导致在医院的监管工作中不能及时地发现其中问题的存在,甚至在监管过程中即使发现相关的违规操作并没有及时的指正,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批评工作。导致医院感染监管工作形同虚设。

(三)医院的建筑布局存在一定的问题

医院的建筑是医院所有医疗活动开展的载体,所以医院建筑的布局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的发生以及预防和控制等工作,所以对于医院感染来说,对医院建筑进行合理的布局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我国也出台了很多关于医院建筑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一些基层医院存在建筑老化或者由于建筑资金等问题,导致基层医院的建筑在布局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情况。这些不合理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医院感染的风险。

(四)个别护士存在防护不到位的情况

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个别护士在工作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护理防护意识。比如在中午班、夜班等单独值班的情况下出现不戴口罩等行为。这就使其在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时,可能会因为没有防护的原因加大自身感染的风险,同时也就加大了医院感染的危机。

IMG_256

二、护理管理应该怎么做?

(一)完善相应的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的组织体系

针对医院感染的护理成立相应的院内感染质控组,包含针对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质控组以及一些特殊环节的护理质控组。在医院的护理常规流程中加入消毒隔离以及手卫生等环节。用硬性的制度要求来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使其护理工作能够做到规范性,从细节中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同时提高对护理工作的监管力度。

(二)在医院内开展双向的健康教育

所谓的双向教育就是针对护理人员与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在护理人员层面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将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渗透到自身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同时还需要对相应的住院患者进行相应的医院感染预防知识的宣传,在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下,营造良好的医院氛围,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

(三)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重视标准预防工作

在医院的护理人员中存在一些慎独精神较差的情况,这主要受其个人认知或者个人伦理修养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应该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慎独精神差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或者约谈等警示性的工作,针对性地培养相关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使护理人员通过标准的护理工作进行医院感染的预防。

小结

医院感染带来的风险非常大,所以在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中,必须将医院感染的防护工作渗透到自身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避免医院感染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