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肉牛不明原因的跛行治疗及防治措施浅析

/ 2

对肉牛不明原因的跛行治疗及防治措施浅析

杨玉坤1 詹国顺 2

1.曲靖市麒麟区西城街道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云南 曲靖 655011  2.曲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曲靖   655000

肉牛跛行是指四肢技能发生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肉牛跛行也叫做腿瘸,是一种运步障碍性疾病,病因比较复杂,肉牛不明原因的跛行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瘸腿”,是一个或几个肢体解剖结构或功能性障碍引起的一种症状,不是单独的病。主要是导致四肢及其周围的器官产生疼痛,通常是蹄或者关节发炎,还可由于感染某些疾病而继发跛行。牛群每年都能够发生该病,尤其在连绵阴雨、栏舍过于潮湿、积蓄大量粪尿是更容易发生。如果没有加以重视,会严重损害牛场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多年的基层实践应用取得较好疗效,现对肉牛不明原因的跛行治疗及防治措施浅析如下,供肉牛养殖(场)户和同仁们参考:

近几年来,麒麟区西城街道西山社区、大海哨等社区的肉牛养殖(场)户出现原因不明的牛跛行,经调查该社区26个肉黄牛养殖(场)户的存栏牛168头,有瘸牛29头,据分析和临床试治,认为是由于饲养管理及缺钙等所造成。饲养管理及缺钙的主要原因:一是饲料中含钙不足,二是饲料中含磷过剩。而所调查的地方是由于饲料中含钙不足、栏舍过于潮湿、积蓄大量粪尿引起肉牛不明原因的牛跛行。

1.发病情况

有瘸牛的地方多呈条块状的低洼潮湿地区。在这些跛行病流行区,往往由于在前一个季节中曾发生过严重的强降雨天气,植物根部吸收的土壤磷分增多,同时又缺乏某些含钙精饲料的补充。3~6月为发病高峰季节。病牛多为母牛,公牛很少发病。母牛多发生在产前或产后,而产后母牛比产前母牛发病多。

2.发病原因

牛跛行通常是由于饲料、饮水中磷含量充足或钙含量缺乏,导致钙、磷比例不平衡而发生。据报道,成年动物骨骼中钙占37%左右,磷占17%左右,钙与磷的比例约为2∶1。因此,要求饲料日粮的钙、磷比例基本要与骨骼中的比例相适应,然而当饲料日粮中钙缺乏时,则改变了这种正常的比例关系。

肉牛缺钙的主要原因是日粮正常所需要的钙、磷比例关系发生了改变。多雨、低温地带的植物含磷量高,含钙低。现在广施磷肥,使植物果实及秸秆含磷量高,也使钙磷失去正常比例。含磷较多的精料有高粱(磷0.34%,钙0.19%)、豆饼(磷0.56%,钙0.19%)、麸皮(磷1.0%,钙0.1%)、玉米(磷0.24%,钙0.06%)。目前西山社区的肉牛均以玉米及其秸秆为主要饲料,而谷草、青干草甚少,所以饲料中缺钙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怀孕后期及产乳期的母牛易缺钙,产前1~2个月,胎儿需从母体夺取大量钙磷来满足本身生长发育需要。产犊后的母牛产出大量乳供犊牛吸饮,而乳中又含有充足的钙,在这些时期如果供钙不足会促使本病发生。

3、临床症状

3.1.病牛初期主要表现出消化不良,并伴有异食,如在舍内舔食墙壁、泥土、铁器以及在牛圈吃食污秽的垫草。此时极易造成食道阻塞、创伤性网胃炎等。有的牛粪便时干时稀,粪中有未消化的食物。 在异嗜癖出现一段时间之后呈现跛行,患牛运步不灵活,主要表现为前后肢僵直,走路后躯摇摆,或出现肢体轮跛。背腰强直,拱背站立,经常卧地不愿起立。站立时病肢频频移动,一肢或几肢同时发病,跛行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走动时后躯不稳,往往卧地无法起立,即使站立也会经常移动患肢。运步行走时步态强拘、步态蹒跚,且容易出汗。病牛起立困难,跛行时重时轻,容易反复。一般情况随着运动量的增加会促使跛行加重,最终无法站立,引起瘫痪。

3.2.病牛因缺钙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姿势,如:脊柱、肋弓和四肢关节疼痛,外形异常;脊椎塌陷或隆起,关节肿大或变形;尾椎骨排列移位、变形,重者尾椎骨变软,椎体萎缩,人工可使尾椎卷曲,病牛不感痛苦。盆骨变形,严重者可发生难产。卧地时由于四肢屈曲不灵活,常摔倒或滑倒。骨骼松动、磨损程度大于正常牛,用针头易刺入病牛额骨骨内,食欲差,贫血,瘦弱,出现前胃弛缓、反刍障碍等。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四肢、腰椎关节扭伤,跟腱剥脱,病理性骨折;久卧不起者有褥疮、胃肠道弛缓、败血症等。

4.检查及判断

4.1.问诊:了解牛病史,得到第一手资料。主要包括询问畜主牛何时发生跛行、发生条件以及病情轻重程度、进程等。

4.2.视诊躺卧视诊,即使病牛在安静环境中躺卧于地面,对其躺卧姿势进行观察。如果病牛一侧或者两侧闭孔神经发生麻痹,会呈跨坐姿势,即有1~2个后肢伸直;如果股神经发生麻痹,则两后肢能够正常向后伸直,且以腹部着地。同时,在病牛从躺卧姿势变成站立时也要对其表现进行仔细观察,重点是检查肢体及肢体部位是否存在障碍。如果无法站立,或者前肢伸直呈犬坐姿势,则表明腰部存在问题,主要是后躯发生麻痹,往往是脊髓出现病症。驻立视诊,即在病牛没有受到任何控制的情况下自然站立,分别在前面和侧面对头颈位置进行观察。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出现低头和伸颈,且重心从后肢转移到前肢,则表明后肢患病;如果屈颈抬头,且重心从前肢转移到后肢,则表明前肢患病;如果只有一侧发生跛行,则从前面或者后面进行视诊时,能够看到无病肢蹄内收,而患病肢蹄外展;如果两后肢发生跛行,往往会卧地不起;如果四肢在站立时都接近躯体重心,同时出现弓背,往往是四肢都发生跛行。运步视诊,即在病牛为保护出现疼痛的患肢和患部而改变躯体重心时进行观察,也是诊断跛行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观察跛行类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肢体的捻转、摆头以及体躯摇摆等情况,查明患肢部位以及跛行轻重程度,从而为进一步确诊提供有效依据。运步视诊可分成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围转运动、后退运动、软地运动、硬地不平石子地运动以及上下坡运动等运步方法,当发现其肢体不敢负重则表明发病。如果病牛肢体能够抬起,但拒绝踏地,则表明患肢下部发生病变;如果能够踏地但无法抬起,则表明患肢上部发生病变;如果在软地运动比较正常,而不敢在硬地不平石子地进行运动,则表明蹄部发生病变。

4.3触诊。最好将病牛放倒后进行检查,首先是检测蹄肢温度,蹄壁上存在裂叉与否,关键是检查蹄底存在孔洞与否,尤其要注意白线发生损伤与否以及蹄底发生感染与否,并检查蹄间隙是否存在其他异物,另外还要检测蹄冠温度以及发生损伤、肿胀与否。系部检查时,主要明确发生肿胀与否,且要注意区分是蹄肢还是系部自身发生肿胀,同时明确球部关节后是否发生脓肿等。检查球节是否发炎症,通常是由于蹄部炎症扩散而导致,主要是通过对球节肿胀的性质、骨关节炎(软肿)进行触诊。掌部检查时,要判断屈腱发生骨裂、骨折等病变与否。判定跛行程度。如果病牛患肢的蹄底面能够完全着地,但只能够短时间负重或者抬举前伸时较慢,无法灵活活动,即可判定为轻度跛行;如果患肢只能够短时间踏地负重,且伴有疼痛,或者抬举前伸时出现明显的跛行,即可判定为中度跛行;如果患肢踏地负重时会产生明显疼痛,或者较难抬举前伸,病伴有明显跛行,甚至患肢完全不能够负重,走动时呈现三肢跳跃,或者完全无法提举,只能够拖拉前进,即可判定为重度跛行。

4.4.特殊检查:是X射线诊断,兽医临床应用诊断四肢病很有价值,广泛用于诊断关节反常、骨折、骨裂蹄的骨病及异物等。

5.疗:及时进行中西医治疗。

5.1.①对病牛静脉滴注1000mL添加有适量青霉素0.9%氯化钠溶液,用于抗菌、消炎;静脉滴注适量的水杨酸钠,用于抗风湿;②肌注,每日1次。维生素D胶性钙20ml;或静脉滴注适量的5%葡萄糖酸钙或者氯化钙,③灌服乳酸钙或碳酸钙口服剂 用于补充钙质。

5.2.对病牛用中药治疗,即取60g当归、70g白术、60g党参、60g川芎、70g续断、70g牛夕、60g三棱、70g杜仲、70g秦艽、70g威灵仙、60g黄芪、60g五加皮、30g附子、70g桑寄生、50g木瓜、60g莪术、60g白芍、60g巴戟天、50g茯苓、60g独活、60g胡芦巴、70g槟榔,每日1剂,在早晚各加水煎煮取药液候温灌服。

6、病例介绍

病例:2022年6月19日在西城街道西山社区窦某的肉牛养殖场发现有6头母牛出现姿势不同的跛行,其中有1头跛行严重,强行牵赶才能站立。已请过几个兽医诊治不见好转,前来邀请笔者对该场的6头跛行病牛诊治。主诉:这6头牛都曾有过异嗜癖(在圈舍捡食污秽的垫草,放牧时捡食塑料膜和舔食泥土、石头等),6头母牛中4头为产后泌乳期母牛,2头为怀孕母牛。临床症状:测量体温,2头怀孕母牛温度稍高,分别为39.8℃、和39.9℃,其余4头分别为38.6、38.6、38.9℃、38.7℃,6头牛体温均为正常;病牛食欲差,瘦弱,起立困难,经常卧地不愿起立,患肢频频移动,关节肿大。治疗:.①静脉滴注1000mL添加有适量青霉素0.9%氯化钠溶液,用于抗菌、消炎;静脉滴注适量的水杨酸钠,用于抗风湿;②肌注,每日1次。维生素D胶性钙20ml;静脉滴注适量的5%葡萄糖酸钙。③取60g当归、70g白术、60g党参、60g川芎、70g续断、70g牛夕、60g三棱、70g杜仲、70g秦艽、70g威灵仙、60g黄芪、60g五加皮、30g附子、70g桑寄生、50g木瓜、60g莪术、60g白芍、60g巴戟天、50g茯苓、60g独活、60g胡芦巴、70g槟榔,每日1剂,在早晚各加水煎煮取药液候温灌服,同时饲喂添加含钙高的饲料。连用3天;通过上述治疗,6头患牛均治愈。

7.措施

7.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确保圈舍清洁、干净,通风、光照充足、适当运动晒晒阳光、肉牛饲料日粮中的钙、磷含量比例应接近2.5∶1最为理想,粗饲料多补充谷草、青干草,最好是补充石粉,贝壳粉和蛋壳粉也有效。在本病的流行区,可全年将石粉按5%的比例与精饲料混合,始终维持饲料日粮钙、磷的含量在2.5∶1左右,并保持圈舍內清洁干燥。

7.2. 蹄部护理。修蹄能够有效预防蹄病,即整个牛群在每年春秋季节各进行1次修蹄,且平时注意矫正蹄形,避免蹄部发育异常。另外,还要坚持进行蹄浴,使其保持清洁,避免蹄部发生疾病,也能够有效预防跛行。一般来说,每次蹄浴要进行2次,第一次是用清水冲洗蹄部,接着将其置于高处,促使多于水分排出,然后进入添加有化学药剂的第二个浴池。需要注意的是,浴池内药液深度适宜控制在80~100mm,确保能够浸没蹄部。

8.小结:浅析肉牛跛行

8.1病因主要原因是牛的肢体局部肌肉损伤、中枢神经或外周神经遭受损害时,可呈现跛行,对牛的损害、牛的先天性或后天性畸形以及感染、代谢性疾病、血液循环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等都可引发本病的发生。

8.1.肉牛饲养我们当地畜主主要是以玉米及其秸秆为主要饲料,而玉米和秸秆含钙少,含磷多,因此饲料中缺钙是当地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8.2.我们当地多数养牛户的科技意识薄弱,对母牛的饲养方式还很落后,没有给母牛尤其是怀孕母牛和产后母牛补充含钙多的饲料。

8.3.对于产前和产后母牛,补充钙制剂可促进母畜和胎儿的健康生长,但也不是补充的钙越多越好,应将钙;磷的比例维持在2∶1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