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及其冷链物流配送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及其冷链物流配送研究

陈璐

摘要:本文立足于生鲜农产品类生鲜产品冷链运输的现状,对冷链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生鲜农产品运输链优化提供了相关建议,有助于提高生鲜农产品类生鲜产品冷链运输技术水平,为建立更完善的冷链运输机制提供了指导建议。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冷链物流配送

1生鲜农产品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1.1供应链的不透明性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不透明性是影响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整个供应链部门众多,导致供销环节存在信息壁垒。第一,传统个体散户农业经营者资质参差不齐,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我国生鲜农产品类生鲜产品主要采用连锁、盟主型供应链,其中部分中间商占主导地位,使商业活动的充分流转受阻,形成不透明的市场环境。第二,中小型企业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这些企业不具备资源优势,无法通过大规模运营改善供应链不透明状况,与经验丰富的大型企业相比缺乏优势。此外,对于消费者来说,很难通过包装信息真正了解生鲜类农产品,如生鲜农产品的产地情况、产品质量等,这可能会造成消费者对市场信任度下降,最终影响销量。

1.2供应链中距离及物流效率问题

产地与市场的距离及物流运输问题是影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的关键。正安县生鲜农产品的运输主要采用第三方物流,将原有的物流及采购管理服务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减少供应链中管理工作的冗余步骤,缩短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时间,以保障产品质量。其仍存在部分问题:第一,生鲜农产品产销两地间的距离较大致使物流运输成本高、时间长,新鲜度难以保证,产品易纤维化。第二,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通常由农民、采购站、加工厂和销售网点组成,为避免供应链断裂,各方必须有效解决各种问题才能保证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正常运作。然而生鲜农产品生长地区的地形多崎岖,物流运输的线路架构难度较大,且生鲜农产品运输需冷链运输,导致多环节运输下的效率难以保证。简而言之,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高、难度大。

1.3以合作为主的供应链体系不完善

缺乏统一的供应链管理制度是影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的主要问题。从农民生产到消费者购买,整个供应链较复杂,各个部门直接合作缺乏统一的管理,且各项资源不均。生鲜农产品运输需要冷链服务,我国冷链设备缺乏且分布不均,其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和发达城市,而承担了全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批发交易的中西部地区却冷链资源匮乏。另外,我国冷链物流的信息化水平较低,配套设施较少,冷链的运输质量和物流安全控制难度较大,大多数生鲜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得不到规范的保温、保湿,使得产品价格和品质不稳定。

2.完善生鲜农产品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议

2.1降低资金成本

降低资金成本可以帮助供应链链条高效运转,从而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企业收益。在生鲜农产品的冷链运输中,运输规模的安排是影响资金成本的重要因素。如果运输规模过大,则需要更多资源保证冷链的稳定性,如果运输规模过小,就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可能出现运输资源不足,导致生鲜农产品滞销。因此,为了优化冷链运输效率,必须合理安排运输规模,对生鲜农产品运输的需求进行详细地分析和评估。可以根据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和订单量,确定单次运输的规模。再考虑冷链运输的运输距离、运输时间以及需要保证的温度范围等因素,确定运输的难度。然后评估冷链运输所需的人员、设备以及其他资源,确定运输规模的合理范围。

2.2加强质量管理

在供应链中,保证产品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开展产品检测,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产品口碑,扩大品牌效应。

第一,使用高质量的冷链设备。一组高质量的冷链设备应该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良好的冷藏性能,冷链设备的冷藏性能越好,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效果就越好;二是可靠、维护方便,以确保其在运输过程中的正常运作;三是操作简便,操作人员不需要具备太多的专业知识;四是节能环保,冷链设备应该具有较高的节能性和环保性,以保护环境;五是兼容性高,冷链设备应该兼容多种不同的农产品,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第二,在运输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温度对于冷链物流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冷链除了保证低温,还应针对不同产品进行个性化定制。例如,生鲜农产品就适合贮藏在 0—3℃和相对湿度 90%—95% 的条件下,无论温湿度向上波动还是向下波动,都会直接导致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质量降低。第三,建立标准的冷链运输操作流程。制定标准操作规范,明确各个步骤的具体操作,包括冷链设备的使用、农产品的收货、存储、装车、运输、卸车、验收等步骤。通过标准流程可以保证冷链运输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按照规范进行,从而保证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也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2.3开展精准配送

生鲜产品保质期短,产品主要要求新鲜度,而精准配送恰好可以缩短运输时间,减少生鲜农产品等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无系统分配而形成的时间浪费与资源浪费,从而更好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因此本文建议将以下四个技术应用于精准配送。

第一,建立静态及动态温度控制系统。生鲜农产品对运输时间与温度要求很高,静态温度控制系统能够更好地控制电器设备的温度,而动态温度控制系统则可以随时监测农产品的温度信息,从而减少温度升高带来的问题。第二,多部件分拣打包。采用多部件分拣打包技术,分开存放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可以防止发生货物混淆,提高运输效率与准确度。同时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货物装载检查机制,以保证货物装载准确,确保在运输后达到正确的位置。第三,集成大数据技术。集成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实时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基于分析数据以形成智能的精准配送方案,并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提供实时的运输状态,及时发现运输过程中的异常,实现精准配送。第四,云端物流管理系统。云端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物流追踪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控整个运输过程,为精准配送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3 加强供应链技术

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优化生鲜产品资源配置,保障产品到货及时。本文建议将以下几个技术应用于冷链运输。

第一,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冷链物流过程中的信息进行管理与汇总分析,从而告知用户生鲜产品运输时的具体情况,如贮存温度、产原地、生产日期、销售日期,分析得出最佳食用时间,实现生鲜农产品信息的透明化,提高用户信任度,满足用户的高品质需求。同时,系统可帮助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实时物流分析,采用 GPS 技术动态追踪生鲜产品物流信息与生鲜温湿度,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供应链布局。第二,供应链信息化系统。使用该系统可帮助企业将整个供应链架构图形化,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可以看到不同环节的资源流向,有助于企业实时管理和监控供应链资源,从而实现流程自动化。第三,RFID 技术。可以将 RFID 应用于货物调度与运输中,通过安装 RFID 标签的方式存入生鲜农产品信息,如生产地、生产时间、重量等。电子标签进入天线磁场,读写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即可发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RFID 技术的优点在于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以及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并且不怕油渍、灰尘污染,所以适合用于长途运输。

参考文献

[1]周业付.数字化背景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研究[J].科技风,2023(24):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