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创新融合模式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3
/ 2

职业院校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创新融合模式的构建

薄昕睿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天津 300162

摘要:推进职业院校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但仅有专业知识的培养是不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同样重要。因此,将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融合起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创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积极心态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中,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主和自律等积极心态,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思政教育;创新融合模式;构建

1职业院校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创新融合的模式

1.1“三进三知”的思政工作模式

通过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交流知识,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建构丰富的精神世界与心理世界,带领学生走进知识世界。这种方式可以使思政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政素质。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处于巨大的人际网络中,每天都会受到各种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通过大学生的人际沟通和交往来传递思政知识,不仅能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在这种思政工作模式下,党员干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思想,更是一种互相倾听、互相理解、互相关心的过程。通过与学生的密切接触,党员干部、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同时,这种思政工作模式也能够促进学生与党员干部、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加强他们之间的信任和友谊。通过走进课堂、食堂和宿舍,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党员干部、教师的关心和支持,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2以心理健康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思政工作模式

职业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社会实践教育时,应该首先调研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关注问题,确定适合他们的主题。这样可以确保教育内容能够真正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此外,实施大学生实践技能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培训,可以帮助大学生控制“思想进口”与“观念出口”,使他们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还可以挖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让大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目前,虽然通过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等方式进行红色教育,但还不够全面系统。因此,我们需要开展思政实践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此外,还需要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红色文化的认同教育,实施正确的价值观教育。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引导大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实现情感认同。

1.3新形势下“互联网+”的新思政工作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在这个背景下,职业院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和自媒体手段为职业院校大学生提供“思政大餐”,推动思政教育的创新。为此,职业院校应该立足于青年的需求,提供青年大学习专题,打造新形势下职业院校“互联网+”的思政工作新模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职业院校应该广泛汲取大数据,调研学生心理需求,开拓思政工作的新思路。互联网和大数据为职业院校的思政工作提供了机会,能直击青年需求,发掘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痛点和难点问题。在推动思政教育创新的过程中,职业院校需要充分了解和尊重青年学生,善用互联网开展思政教育,并创新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鼓励引导青年大学生通过自主搜索、查询获取信息,并汇总思政资料,从而获得学习提升的机会。通过以上措施,职业院校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精准、更符合他们需求的思政教育。同时,互联网和自媒体的使用也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

2职业院校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创新融合的路径

2.1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与心理需求,更新思政教育理念

职业院校应关注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的现状,这是关键点之一。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职业院校需要开展富有深度的思想教育,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追求。此外,还需要持续创新传统的思政教育理念,并整合优化思政教育资源。然而,现有的传统思政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因此需要汲取先进的思政教育理念。这意味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创新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知识渴求,实施思政教育教学。针对职业院校教师来说,他们需要转换思政教学思维,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此外,与学生多维互动、拉近师生距离,并循序渐进、合理引导也是很重要的。最后,为了确保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职业院校应为他们提供安全保障。

2.2巧用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实施网络心理思政

营造良好的校园思政学习氛围,达到浸透式的思政教育效果,是思政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利用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喜爱与依赖,通过思政教育平台渗透思政知识,潜移默化地实施思政教育影响。通过互联网与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可以使思政知识更广泛地传播,更深入地影响学生。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促使他们更主动地学习思政知识。为了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可以鼓励并督促大学生主动利用互联网与新媒体的优势,将被动的思政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思政学习,并成为思政知识的传播者。通过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可以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他们自觉提升自身综合素养。通过个性化学习内容的定制,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相关调查、专题研究等学习活动,可以让大学生主动完成思政知识的建构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精神与创新思维。

2.3创新思政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内心积极力量,构建科学思政体系

现代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应该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创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构建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学习需求的科学教学体系。尤其是思政教育领域,思政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来获得乐趣。为了激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思政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采用图文展示、微课视频、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专题教学等方法。通过这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此外,思政教师的教学风格也非常重要。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可以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问题。同时,思政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言行举止能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3结论

整合心理与思政教育资源,搭建思政教育平台。心理与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是推进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整合学校内外的心理资源和思政教育资源,建立统一的思政教育平台,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和思政教育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发展支持。从学生个人层面、学校层面和国家层面三方面着手,促进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创新。推进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努力。学生个人需要主动参与和关注心理健康和思政教育;学校需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支持;国家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只有三者协同合力,才能实现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耿言海,聂邦军.交往实践观视域下的“三进三知”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2021(1):57-6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515.

[3]王岳飞,李海玲,盛霄飞.以心理健康社会实践为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J].德育研究,2022(2):33,35.

[4]魏斌,巩立超.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模式创新研究[J].智库时代,2020(8):72-73.